紫禁城東第一座行宮,有關帝廟、戲樓、兩座門樓、天齊廟、火神廟

燕郊行宮

燕郊自古即為京畿要衝,早在金、元、明、清各代,就是皇親貴胄出巡東北的必經之路。尤其是清朝,進關後就在燕郊建起了出北京紫禁城東行的第一座行宮,即燕郊行宮(在今日燕郊鎮政府所在地行宮村,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改叫“東風大隊”,現恢復行宮村原名)。

紫禁城東第一座行宮,有關帝廟、戲樓、兩座門樓、天齊廟、火神廟

紫禁城東第一座行宮,有關帝廟、戲樓、兩座門樓、天齊廟、火神廟

燕郊行宮是清朝皇帝、后妃、王公、貝勒及文臣武將出京東巡、遊覽、拜謁清東陵和盛京(瀋陽)北陵駐蹕( 帝王出行時沿途停留暫住)的第一座行宮。據當地老人講,行宮的建築,規模宏大,富麗堂皇,飛簷斗拱,金碧輝煌,與北京紫禁城的建築相仿:中軸線從南到北三座大殿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樣式前後排列,兩側建有偏殿,均用上等楠木、漢白玉石和黃琉璃瓦等皇家專用材料建成。大殿通往宮門、偏殿的御道均用彩色卵石鋪就,路旁植有松柏和喬灌花木,空地和宮門廣場一色的青磚漫地。行宮的西北角建有一座五層高的跳遠樓,供帝、後登高賞景之用。宮門外,東、西各有一眼水井,深7丈5尺,井水清冽甘甜,當地人稱之為“龍眼”。硃紅色的行宮大門嵌有88顆鎦金銅釘,熠熠生輝。四周宮牆紅壁筒瓦,四角建有更房。行宮大門外兩側還建有建築。

為確保帝后出行安全和行宮建築免遭侵擾破壞,行宮建有內、外營房,分別由八旗兵丁和漢軍把守。據乾隆二十五年《三河縣誌·建置志·行宮篇》中記載:“一在煙郊(燕郊),乾隆二十年移址向南十六丈,重建內營房,設立滿洲官兵看守,千總一員,其各員名姓、升調、期日隸盤山總管;外營房設立漢員經制外委一員、兵八名,看守官房三間,兵每名房兩間,共計十九間。看守煙郊(燕郊)、大新莊(現屬平谷區)兩處行宮外委把總(漢員,正七品武官)各一員,於乾隆十年由通協(通州大營)派撥。每處守兵八名(漢人),燕郊由本營分派,其大新莊由寶坻營派撥五名,王慶陀派撥三名。”①

自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至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的151年間,清帝共有11次“東巡”(此後國事漸衰,但謁陵未斷),除有4次自京城北行,出古北口,經內蒙古前往瀋陽外,其餘7次都是自北京向東,經通州,然後駐蹕燕郊行宮再東進。尤其是乾隆,這位儒雅風流的皇帝就曾多次駐蹕這裡,並留下了許多詩文和楹聯。例如:

樹色溪光成靜賞,花香鳥語絕塵緣。

目同碧宇朗無盡,心與白雲散以間。

這是乾隆皇帝為燕郊行宮跳遠樓御題的楹聯。從此聯中可見當時燕郊行宮之勝景:行宮院內,松柏參天,草綠花鮮,假山披翠,碧水漣漪。登樓遠跳,朗朗乾坤,日麗風清,溪光樹影,鳥語花香,別有一番情趣。

乾隆十年早春,乾隆皇帝東巡遇雪,駐蹕燕郊行宮,當晚雪霧風停,皓月當空,君臣登樓,月下觀賞雪景,引得乾隆一時詩興大發,作《御製燕郊行宮晚坐詩》一首:

春宵雪後寒,古月望前潔。

雪月成雙清,幽齋景殊絕。

瓷檠焰花落,竹灶茶煙歇。

託好常有因,即事愜靜悅。

去歲將今夕,不起心分別。

每當皇帝、親王、貝勒及皇差(皇家官差)拜謁清東陵(河北省遵化市境內)及北陵(遼寧省瀋陽市境內),燕郊是東行御道的必經之地,時常傘蓋如雲,信使不斷。此御道與今橫貫三河市東西的102國道平行穿越三河全境,在西柳河屯、馬起乏、夏墊、白浮圖、大棗林、錯橋、石碑、大趙莊、段甲嶺一線(今已廢)。

皇帝已成為歷史過客,隨著辛亥革命的成功和清王朝的滅亡,燕郊行宮歷經200來年滄桑歲月也隨之敗落。1929年,行宮被拆毀,僅留下一堆砌石、幾多瓦礫和兩口無言的“龍眼”御井(建行宮市場時被填埋)。眾多守宮官兵沒有了俸祿,也只好解甲歸田,就地務農,以宮定名,形成了今天的行宮村。②

改革開放後,勤勞智慧的燕郊人民在行宮舊址上建起了行宮市場,市場南口牌樓上遒勁的“行宮市場”四個錦金大字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成武將軍所書。在清初朝廷所圈佔的土地上,建起了燕郊開發區,現已發展為全國文明小城鎮的典範,成為京東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紫禁城東第一座行宮,有關帝廟、戲樓、兩座門樓、天齊廟、火神廟

臨泃君注:


從此乾隆二十五年《三河縣誌·建置志·行宮篇》中可看出,官方典籍中漢籍官員需單獨標註,如同現在的少數民族及女性。其中提到的寶坻今屬天津,通縣今屬北京,王慶陀今屬天津武清區。那時期沒有現在的限制戶籍制度,你進北京四九城都不用帶身份證,也就是戶籍名冊什麼的,你有錢想在哪買房置地都可以,想上私塾學校,隨便安置,在看看現如今...

除了行宮,燕郊原來燕郊的關帝廟、戲樓、兩座門樓、天齊廟、火神廟、清真寺、九聖廟等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