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四年虧損過億 人保財險清盤東海航運保險

2020年初,背靠“財險老大”的東海航運保險正在上演“易主”大變局。

3月13日,東海航運保險公司(以下簡稱“東海航運保險”)辦公室相關人士張傑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公司的發展規劃需股東大會審批,目前仍停留在股權變更階段,尚未召開股東大會,雖已將變動信息提交監管部門,目前還沒有收到銀保監會批覆,所以沒法開展後續動作。

3月3日,東海航運保險的第一大股東人保財險出清所持的40%股權,轉讓給2家寧波企業,接盤方為寧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開發集團”)和寧波市金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金江投資”)。

作為發起股東,人保財險原副總裁王和曾表示,投資東海航運保險是開展專業化經營的一種全新且積極的嘗試,但為何僅4年時間,人保財險就選擇清盤退出?東海航運未來的命數又將如何?

截至發稿,人保財險未回應時代週報記者的採訪。

四年鉅虧業務交叉

東海航運保險作為首家航運保險法人機構,背靠寧波舟山港、上港集團的行業龍頭地位和豐富的客戶資源,自2015年成立之初便被寄予厚望。

彼時,人保財險原副總裁王和曾公開表示,投資東海航運保險,是人保財險開展專業化經營的全新積極嘗試,將為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的專業化發展探索一條新路。

但時代週報記者查看東海航運保險年報發現,2016-2019年其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0.75億元、1.74億元、1.89億元、2.97億元。

從淨利潤來看,該公司2016-2019年,分別虧損381萬元、3383萬元、3228萬元和3480萬元。成立不到五年,已累計虧損超億元。

對此,東海航運保險曾公開直言:“受自身經營範圍限制,我公司2018年僅經營船舶保險、船舶建造保險、航運貨運保險及航運責任保險四個險種,且全部承保虧損。”

東海航運保險並非人保財險在航運保險唯一佈局,3月15日,航運保險資深人士鄭先生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早在2010年,人保財險便已獲得監管批准,在上海設立“航保中心”,以“事業部”的形式開展航運保險業務。

鄭先生表示,人保財險“航保中心”面向全國經營船舶保險、船舶建造保險、貨物運輸保險、保賠保險及集裝箱保險等各類航運保險業務,與東海航運保險的主營業務有交叉。

據公開信息顯示,東海航運保險業務經營範圍包括船舶保險、船舶建造保險、航運貨物保險、航運責任保險;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3月9日,針對此番清盤東海航運保險,人保財險此前也曾公開表示,“是為減少未來潛在的同業競爭風險。”對於具體風險,時代週報記者3月13日欲對其進行採訪,截至發稿,該公司並未回覆。

地方國資加碼方向待定

東海航運保險成立於2015年12月,總部設立在浙江省寧波市,人保財險在清盤前持有東海航運保險40%股權,位列第一大股東,其餘3家企業各持股20%。

此番股權“易主”,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寧波市金江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東海保險30%股份。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東海保險20%股份,寧波地方國資企業將擁有60%的股權,這也意味著東海航運保險將更加具有寧波地方特色。

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此次股權轉讓中,作為接手方的新任第一大股東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本就是作為東海航運保險的創始股東之一,其屬於寧波市國資委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50億元。其經營範圍為項目投資、資產經營,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房屋租賃;建築裝潢材料、機電設備的批發、零售等。

另一接盤者寧波市金江投資是由寧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一家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經營範圍包括資產經營、項目投資;財務管理技術開發、服務。

據天眼查,寧波金融控股也屬於國資企業,由寧波市財政局100%控股。此次股權完成轉讓後,東海航運保險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地方國資控股的財險公司。

地方政府股東積極加盟保險業已不是新鮮事。“在一些保險公司股權轉移的過程中,地方國企比較活躍,因為保險作為金融牌照還是比較稀缺的。很多地方國資在構建自身的金融體系,希望形成金融生態圈和產業鏈,保險作為其中重要一環參與當地金融佈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院副主任朱儁生公開表示。

宋俊生認為,目前來看,東海保險發展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區域優勢;一個是股東優勢。“寧波市場化程度很高,港口經濟為東海保險主營業務航運險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綜合來看,航運險應該還是公司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雖然這可能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