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01

今天寫的這篇文章,可能會被人罵。


但是我憋不住。真的不吐不快。


事情起因是前兩天,博主“你好竹子”因為微博發的不當言論,被網友罵上了熱搜。


下面是她發的微博。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新型肺炎是來自中國的病毒,病因是人吃了不該吃的動物”;

“但目睹了發生在歐洲的一切,我還是忍不住在心裡說了無數聲抱歉”。


上面的言論一擴散開,微博立馬炸了。


網友們一窩蜂湧入她的微博。


有人質問病毒起源到底在哪裡還沒有定論,為什麼要對歐洲說抱歉?


這還算溫和。


更多的,是有人開始極盡惡毒的人身攻擊,說她是“慕洋犬”,崇洋媚外,是外國的走狗。

有人因為她嫁了個英國人,說她“被老外睡出了英國貴族的優越感”;

還有人翻出她以前的“黑歷史”,用來佐證她人品低劣。即使跟這次的事件完全無關。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還有很多難聽的話就不截了。


有罵她孩子的,罵她父母的,罵她丈夫的。那種仇恨的勁頭,幾乎要把她家祖墳都掘了。


說實話,她的言論確實有謬誤和疏忽的地方。


但是問題在於,我們單憑自己不認同覺得不對的幾句話,就真的能上升到給博主本人人品定性嗎?就能心安理得的侮辱她的家人,孩子,對她進行蕩婦羞辱嗎?


即使有她的粉絲不停在評論裡解釋,說她在疫情期間為弱者說了很多話,說她是愛國的,說這次武漢蒙難她還給捐了20萬。


即使你我心裡都明白,她可能就是腦子沒轉過彎,說錯了話,不應得到賣國賊這麼重的評價。


又有什麼用呢?


罵她的人太多太多了,這樣的“洗白”被迅速淹沒在一片指責聲中。


一個月前,很多人還在歧視武漢人,罵著吃蝙蝠的憨批;一個月後,就因為別人說了一句“心懷抱歉”就把她打入十八層地獄。


多麼魔幻的網絡。


02

剛好前段時間,鈴鐺在豆瓣看見的po主 @流星雨 發了一篇帖子。


《給你們看看以前明星的各種神奇微博發言》。


打開這篇帖子,就像打開了一扇塵封已久的門。撲面而來的都是回憶的屍體,和時代的灰塵。


裡面有吳莫愁罵街。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有井柏然抱怨。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有馬天宇轉發“艾薇兒語錄”。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有那姐的名場面。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有張馨予在微博懷念前任。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有姜潮在線對楊冪表白。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總之嬉笑怒罵,什麼內容都有。


開玩笑,抒發心情,寫日記,網上罵街……每一條都讓人忍俊不禁,感覺有血有肉。


可是上面這些微博,換成今天。


任意一條,都可能成為爆炸新聞,上負面熱搜。

任意一條,都能成為黑子用來攻擊人品的道德靶點。


說自己想親嘴的姜潮=死流氓,性騷擾。

懷念前任的張馨予=綠茶,噁心,婊。

轉發艾薇兒語錄的馬天宇,會被架上傻逼的恥辱柱(?)。

至於吳莫愁?難道這麼說話不就是在炒作嗎?


所以在幾年後的今天,這些微博再也看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只有工作人員在運營的明星微博,不帶任何語氣的發自拍和最近行程。評論區整齊劃一的控評,看不到其他任何東西。


大V的微博都謹言慎行,頂多發發風花雪月的段子。任何時候都不會洩露情緒,內容更不會有明顯觀點性。


因為太多偏激的人,會因為你一兩句話就定義了你這個人。會因為觀點不同,就把你罵成篩子。


沒完沒了的扒墳。

上綱上線的輿論。

無孔不入的黑子。


在越來越緊張的輿論環境下,首先沉默的,是明星,是大V,是我們能看到的一切公眾人物。


然後會是你,是我,是更多更多的普通人們。


三、


今天這篇文章不是為了給誰洗白。


只是我總感覺很害怕。


害怕總有一天,一個國家裡只有一種聲音。它們整齊劃一,容不得一點刺耳的部分。


會有渾水摸魚的人在人群裡,拿著放大鏡。對你每一句話做閱讀理解。只要你踏錯一步,就能理直氣壯給你扣上賣國的帽子,排除異己。


當政治正確成了真理,公眾人物成了靶子。大家越來越無法忍受不同意見,網絡暴力成了扭曲的正義。


到時候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不是說做錯事不應該受到懲罰。


可是請你冷靜下來想想。一個人,他過失傷人,輿論有理由判他死刑嗎?


把法律擺在哪裡?


鈴鐺寫這篇文章,是希望未來每一個我們,面對自己不同意的觀點,都不會直接生硬攻擊,網絡暴力。


而是溫和探討,理性糾正。


希望每個人都能換位思考,當我們自己犯錯的時候,會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待遇?


是直接落鎖下地牢,午後滿門抄斬。


還是起碼能給個改正的機會?


因為幾句話定義一個人,是霸權,不是人權。


扼住別人的喉嚨,讓對方再也不能發聲,是恐怖主義,不是正義。


我希望未來,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不會因為害怕說錯話而再不開口。


我希望未來,我們看向每一個人,眼睛裡不是隻有一片無盡曠野的沉默。


我希望未來,我們生活在一個更加善意的、兼容幷包的世界。


我這樣真誠的希望著。




作者簡介: 搖鈴鐺,長沙射手女,資深情感作家。微博:搖鈴鐺eno。公眾號:搖鈴鐺。著有暢銷書《姑娘,你活的太硬了》


吳莫愁罵街、張馨予懷念前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敢說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