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轉戰OTT:流媒體市場迎來“TV+”時代?

彭博社轉戰OTT:流媒體市場迎來“TV+”時代?|德外視窗

來源:Drum,Variety,Mediatel,YouGov,Wrap,Adweek

作者:Ian Burrell,Todd Spangler,Arif Durrani,Matt Lopez,Sara Jerde

編譯:唐心閣

日前,媒體大亨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宣佈退出美國總統競選,被美國媒體嘲笑“花了5億美元,就得到了這樣一件糟糕的‘T恤’。”

不過另一方面,他一手創辦的彭博傳媒(Bloomberg Media)卻雄心勃勃,力圖在2020年的流媒體大戰中,憑藉Bloomberg TV+和Quick Take雙管齊下,壟斷OTT商業新聞市場。

此外,彭博傳媒將佈局聚焦氣候變化業務,於今年年初推出全球首個跨渠道資訊平臺Bloomberg Green。Bloomberg Green利用全媒體消費閉環,覆蓋全球受眾,側重發布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新聞資訊以及提供環境解決方案。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Bloomberg TV+的流媒體轉型:

美國商業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的一份報告指出,彭博社在2018年創造了超過100億美元的收入,彭博傳媒的年收入增長16%。其中,數字廣告收入增長13%,電視、印刷、廣播、直播和授權分銷的收入下降了1%。雖然彭博76.6%的利潤來源於彭博終端,但非彭博終端的23.4%收入仍然主要來自新聞業務。彭博電視臺(Bloomberg Television)始終是彭博傳媒的一個重要業務板塊,而近年其市場動作頻繁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彭博電視臺成立於1994年,後漸成為歐美增長最迅速的商業和金融新聞頻道之一。但如今在流媒體的衝擊下,彭博電視臺面臨著收視人群老齡化與廣告收入下滑的雙重困境。

YouGov Rating歷時一年(從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對美國7735位受訪者進行調研,報告顯示,22%的受訪者對彭博電視臺持積極的態度,這些擁抱彭博電視臺的用戶以X世代(1966年到1980年出生的一代人)和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人)為主,且男性受眾佔比更高。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注:與嬰兒潮一代(美國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一代人)相比,彭博電視臺更受X世代和千禧一代歡迎(數據來源:YouGov發佈的調查報告)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注:在性別分佈上,彭博電視臺更受男性用戶的喜愛(數據來源:YouGov發佈的調查報告)

相較於其他的財經廣播公司,如CNBC和Fox Business Network,彭博電視臺提供了更多的現場直播節目,但相應減少了娛樂節目。此外,它還為受眾提供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彭博財經頻道,如去年2月推出了早間旗艦節目“Bloomberg Markets: China Open”,為觀眾提供中國的即時商業和金融新聞報道。

去年8月,彭博推出了數字流媒體電視服務Bloomberg TV+,攜手廣告合作伙伴Verizon,進軍OTT市場。該服務提供HD高清和4K超高清畫質,可在PC、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三端收看。據悉,它的用戶平均每天會在Bloomberg.com上,花4到5個小時收看Bloomberg TV+。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圖注:彭博通過Bloomberg TV+進軍OTT市場(來源:Adweek)

除了財經節目,Bloomberg TV+還增加了一系列商業原創節目,重點關注太空、交通、科學、健康等領域及其帶來的經濟影響,以吸引更廣泛的商業受眾。

如:宇宙探索系列節目《巨大的跳躍》(Giant Leap),科學突破考察類節目《登陸月球》(Moon Shot),關注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節目《加速》(Accelerate),前沿醫學療法節目《斯坦福大學醫療保健支持預測》(Stanford Health Care-backed Prognosis),用非傳統的視角看待個人理財的節目《生財有道》(Good Money)等。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圖注:Bloomberg TV+的原創節目(圖源:Bloomberg TV+)

彭博社全球視頻主管兼執行製片人Tre Shallowhorn表示,雖然經歷了從有線電視到流媒體平臺的轉換,但這一系列原創節目展現了彭博對優質內容一如既往的堅守。與此同時,關注更廣泛的業務主題也能夠使現有的受眾圍繞不同風格的相關內容進行互動,增強內容對用戶的吸引力。

彭博傳媒計劃,未來會將更多的廣告資金投入從傳統領域轉移到OTT市場,欲在這一變局完全成型之時,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產品和更高的市場滲透率。隨著彭博傳媒OTT產品品類的不斷豐富,這類原創節目不但成為彭博傳媒利用新興分銷平臺擴大全球業務、整合創新資源的成功範式,也為它的合作伙伴提供新的廣告機會。

彭博預測,在Bloomberg TV+上觀看傳統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節目的受眾群體有可能擴大,尤其是那些很少收看有線電視的18歲到35歲的年輕群體。

如今OTT流媒體戰場已然迎來了“TV+”時代。例如:近年,歐洲電信和媒體巨頭Altice推出本地頭條新聞頻道“News 12+”,連續播報新聞並提供交通和天氣服務;迪士尼於2018年4月推出“ESPN+”“Disney+”的訂閱服務;蘋果的“Apple TV+”今年2月宣佈將投入60億美元開發原創節目……

宏觀來看,在這個每家媒體公司都試圖重塑品牌形象的流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TV+”將出現在人們面前。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從TicToc到Quick Take:

搶佔OTT商業新聞的年輕人市場

Quick Take的前身是彭博社於2017年12月在Twitter上建立的全天候新聞賬號TicToc,2018年該賬號的發佈渠道全面覆蓋Instagram、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媒體平臺。該賬號全渠道的月均全球瀏覽量曾達到9000萬,54%來自美國,46%來自海外。2019年12月,TicToc為避免用戶將其與TikTok混淆,便更名為“Quick Take by Bloomberg”。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圖注:TicToc更名為Quick Take,整合長篇數字視頻進軍OTT流媒體(來源:Variety)

不止於更名,Quick Take還將TicToc的短視頻業務與中長格式的數字視頻業務合併,整合成OTT流媒體新聞頻道推出。目前看來,轉型相對成功。今年1月,Quick Take的視頻播放量達到1.37億次,坐擁94.6萬Twitter粉絲。Quick Take承繼了TicToc的特點,以“社交優先”(social-first)的原則推送科技、商業和文化主題的突發新聞和評論等。

彭博傳媒首席執行官Justin Smith表示,流媒體是彭博傳媒增長戰略中的優先事項,雖然Quick Take的商業戰略與推出TicToc時相同,但目前公司更傾向將資源集中用於擴大“數字原住民”的覆蓋面。

他認為,現有的全球新聞提供商仍把重心放在傳統媒體領域,但新聞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彭博品牌應該向更年輕的下一代受眾推廣。Quick Take將目標受眾描述為“新衛士”(new guard),代指二三十歲即將步入更高的職業生涯階段的商業人士。

目前Quick Take處在節目微調階段,集中精力完善9到10小時的原創節目,最終目標是實現全天候的全球新聞播報。與此同時,Quick Take的期望是打造一個讓年輕受眾喜聞樂見的平臺,吸引優質的內容製作方入駐,併為Bloomberg TV+提供創新的節目形式。彭博數字視頻原創團隊將與Quick Take合作,為了“將中長格式的紀錄片和解說風格帶入這個新的流媒體頻道。”

彭博傳媒全球數字總監Scott Havens在去年8月的一篇採訪中談到,TicToc與Bloomberg TV+的區別主要在內容和受眾上。推出TicToc是因為公司想創建一個依託社交平臺的全球商業新聞網絡,不僅侷限於金融市場,而是讓更廣泛的商業內容以客觀的、數據驅動的方式接觸年輕受眾,因為他們有著旺盛的求知慾,想知道世界上正在發生什麼。

社交媒體上的視頻新聞流,時長通常是30秒到60秒;但如果用戶在家裡觀看流媒體視頻,通常的視頻時長則會持續1小時到2小時。後者給了媒體更多的時間,來展開故事敘述。彭博社擁有豐富的內容庫,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背景介紹和事件分析。

隨著Bloomberg TV+和Quick Take逐漸融入OTT生態系統,彭博在試水SVOD與AVOD的同時,也不斷與其他正在向流媒體轉型的傳統電視公司交流,力圖讓這兩個流媒體項目走得更長遠。Havens透露,彭博有望在2020年底,讓Bloomberg TV+和Quick Take這兩項流媒體服務實現全球佈局。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聚焦氣候變化的戰略佈局:

跨渠道新聞資訊平臺Bloomberg Green

在今年1月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彭博推出了一個備受矚目的子品牌Bloomberg Green,創始合作伙伴包括亞馬遜、惠普等。該品牌已於1月21日在BloombergGreen.com和彭博終端正式上線。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注:Bloomberg Green是全球首個聚焦氣候變化的跨渠道新聞資訊平臺(來源:Bloomberg Green)

作為全球首個聚焦氣候變化的跨渠道新聞資訊平臺

,它將整合數字視頻、Bloomberg TV+、Quick Take、Bloomberg Radio和Bloomberg Live的內容,側重發布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新聞資訊以及提供環境解決方案。

彭博傳媒首席執行官Justin Smith表示,Bloomberg Green力爭打通全媒體消費閉環,與廣泛受眾建立聯繫,同時也將藉助彭博傳媒的全球網絡覆蓋全世界的受眾。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都面臨這樣一種壓力:要制定對環境產生積極且可測量的影響的發展戰略。WARC在其2020年營銷商工具包中指出,在750個受訪者中,有84%表示,“有意識的消費主義和可持續性”將對2020年的營銷策略產生重大或部分影響。

2018年9月,聯合國組織全球84家主要新聞媒體公司簽署SDG(可持續發展目標)媒體契約,推動媒體公司更積極地推進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報道。本次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風險報告列舉了未來十年的全球風險,其中包括“極端天氣”和“改善氣候變化遇到挫折”。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圖注: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圖源:Mediatel)

那麼,Bloomberg Green平臺有哪些亮點呢?

1.數據面板:帶有環境和能源指標的動態界面,將以高度可視化的方式幫助讀者瞭解最新的氣候發展情況,實時數據點可以跟蹤植被流失、空氣汙染、無碳能源等變化。

2.每日新聞簡報:每個工作日由不同的記者彙編,重點關注氣候影響、科學、零排放技術、可持續投資和能源轉型等主題。讀者可註冊接收此類郵件。

3.BloombergGreen.com網站和彭博APP:網站提供原創報告、長篇故事報道、豐富的可視化數據、圖表以及視聽專題。Bloomberg Green也將整合在彭博移動APP中。

4.雜誌:Bloomberg Green還將出版雜誌,第一期將於4月22日地球日發行。該雜誌每期將聚焦一個標誌性主題,形式不限於融合新報道、專題報道和一系列首要氣候新聞。

5.直播活動:彭博直播將策劃Bloomberg Green大型活動,Bloomberg Green欄目也將納入彭博直播全年的全球性活動中。

6.視頻和音頻:彭博電視和彭博電臺將在其全球節目中定期播放Bloomberg Green的內容。彭博電視推出周播節目Green Power,專題報道氣候議題的思想領袖;彭博電臺推出周播節目Green Business,從商業機遇的角度關注可持續投資、清潔能源等方面的發展。此外,Bloomberg Green將整合Quick Take的數字視頻系列,而Bloomberg Green播客也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首播。

7.思想領袖:三位簽約專欄作家將定期發表文章,包括科幻小說家Kim Stanley Robinson、氣候研究員Kate Mackenzie和紐約大學教授Gernot Wagner。此外,Bloomberg Green也計劃刊登來自世界各地的精選文章。

8.社交媒體:Bloomberg Green將啟用Instagram和Facebook賬號(“bloomberggreen”)以及Twitter賬號(“climate”)。通過Datagrams平臺,彭博將利用深度數據集打造高度共享、易於理解的新聞分析。

如彭博社主編John Micklethwait所言,媒體常常會反映社會,回顧新聞業的發展歷史以及文化的變革等,這往往會導致媒介相應屬性的變化,使媒體成為時代的縮影。氣候變化——以及它正推動的全球政治、商業、技術和人類行為的轉變——是這個時代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

請原文轉載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數據、結論及數據說明,並註明來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與解讀均不代表CTR觀點,對由此產生的不良影響,CTR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彭博社转战OTT:流媒体市场迎来“TV+”时代?|德外视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