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福建南靖土樓:神奇的“土樓王國”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來了,樹葉綠了,花朵綻放了,一些景區在確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分區分級,有序開放。新華網旅遊頻道推出《“疫”後花開邁向詩和遠方》大型融媒體專題,關注景區有序開放,展示華夏最美春色。

  “福建土樓·故里南靖”,彙集了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小、最奇、最古老、最壯觀的福建土樓,堪稱“土樓王國”、“藝術殿堂”。近日,福建土樓(南靖)景區正嚴格對照國家文旅部關於《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緊鑼密鼓地部署開園籌備工作,即將和廣大遊客見面。

【“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福建南靖土樓:神奇的“土樓王國”

  福建南靖土樓為國家5A級景區,由田螺坑片區、雲水謠片區和河坑土樓民俗文化村片區等三大片區組成。其中,田螺坑片區擁有福建土樓標誌性建築“田螺坑土樓群”、東歪西斜“裕昌樓”、太極水鄉“塔下村”、“張氏家廟德遠堂”等景點;雲水謠片區擁有“雲水謠古鎮”、建在沼澤地上的奇樓“和貴樓”、最精美的雙環圓土樓“懷遠樓”、“千年古榕樹群”、“古道”、“古街”、“情人橋”、“古戲臺”、“斷壁殘垣火燒樓”、“濚洄樓”、“廣居樓”等景點;河坑土樓民俗文化村片區擁有福建土樓中最密集的土樓群,7座明清時期建造的方形土樓和7座近代建造的圓形土樓構成兩組地上“北斗七星”的星象奇觀。

【“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福建南靖土樓:神奇的“土樓王國”

  福建南靖土樓,古樸純真又不失靈動有趣,厚重的黃土牆訴說著祖先遠遷至此的家國情懷,任春去秋來,巍巍而立,見證了千年的祈盼和守望。

  福建南靖土樓以其“是東方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的原因,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日本建築學專家茂木計一郎譽為是“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汶斯·安烈稱“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中國文物、古建築保護專家羅哲文評價“看似千篇一律,實則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葩”。(陳延特)

【“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福建南靖土樓:神奇的“土樓王國”

【“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福建南靖土樓:神奇的“土樓王國”

【“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福建南靖土樓:神奇的“土樓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