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信託陷"多事之秋"?訴訟不斷、高管出走,2019年業績“大變臉”預虧30多億

近日安信信託公告稱又添4宗訴訟,浙商銀行、長城資產等加入了“討債”隊伍。

據披露,4宗訴訟案件的原告分別為黑河農商行、三峽資本、長城資產和浙商銀行,涉訴餘額分別為2.325億元、4.978億元、4.148億元、11.246億元,被告均為安信信託,目前均已立案,處於審理階段。相關涉訴案件主要因安信信託向信託受益權購買方提供遠期轉讓或者出具流動性支持函等保底承諾而引發糾紛等,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完成貸款債權的處置清收工作也是被起訴的原因之一。

安信信託陷

事實上,去年以來,安信信託已披露的涉訴案件已有多起。2019年12月16日,安信信託公告稱,公司收到三份起訴書,涉及安信信託的給付義務,公司受讓信託計劃受益權及承擔相關訴訟費用合計約12.2億元。

另據去年11月15日安信信託披露的訴訟公告,公司受讓信託計劃受益權及承擔相關訴訟費用合計約84.7億元,其中已判決案件的金額10.2億元,達成和解的案件金額9.1億元,尚在審理中的案件金額65.4億元。

2019年10月11日,安信信託收到上交所有關產品兌付風險4大問題。問詢函直指安信信託的延期兌付產品或違約產品數量及金額,這些產品是否存在底層資產風險

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止6月末,安信信託作為被告涉及訴訟案件12宗,訴訟金額50.23億元,其中公司主動管理類信託計劃相關訴訟的涉訴金額50.22億元。

安信信託陷

值得注意的是,曾經是信託龍頭的安信信託在2019年經歷了業績大“變臉”。1月22日,安信信託發佈業績預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30億元到35億元。對於業績預虧的原因,安信信託在公告中表示,一是按照財務部的會計準則,對部分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二是因受行業政策調整及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業務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安信信託陷

壓力之下,高管首先坐不住了,紛紛先撤為敬。從2018年開始,高管陸續出走。安信信託董秘武國建、負責財務工作的副總裁趙寶英、總裁楊曉波、合規總監朱文、三位獨立董事朱榮恩、邵平、餘雲輝紛紛離職。2019年,安信信託董事長王少欽、副總裁兼董秘陶瑾宇辭職、監事馬惠莉、馮之鑫離職。

二級市場上,安信信託的股價也是不盡如意,那個曾稱霸行業的安信信託如今股價每股只剩下兩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