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一座:高州

高州市,是茂名市代管縣級市,在古代高州一直是郡(高興郡、高涼郡、南潘郡)、州(高州、潘州)、府(高州府)、路(高州路)的治所,明清時期的高州府一直是廣東下四府之首。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一座:高州


第二座:連州

連州市, 是清遠市代管縣級市,在古代連州一直是郡(小桂郡、宋安郡、陽山郡、熙平郡、連山郡)、州(連州、桂陽州)、路(連州路)的治所。清朝時期,連州升為直隸州,直屬廣東布政司;連山則升為綏瑤直隸廳。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二座:連州


第三座:新會

新會區,是江門市轄區,古稱岡州。在古代新會一直是郡(新會郡)、州(封州、允州、岡州)、治所。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三座:新會


第四座:平海

現在的平海,只是一個鎮——平海鎮,隸屬惠州市惠東縣管轄。歷史上的平海其實也不大,明朝時期實行“衛所制度”,在今平海鎮地域設置平海所(千戶所),清朝時期改設平海司。現存平海古城。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四座:平海


第五座:佗城

現在的佗城,也只是一個鎮——佗城鎮,隸屬河源市龍川縣管轄。然而歷史上的佗城卻很大,歷史上佗城是龍川縣的治所,因南越國開國皇帝趙佗而得名,龍川縣隸屬南海郡管轄。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五座:佗城


第六座:碣石

現在的碣石,也只是一個鎮——碣石鎮,隸屬惠州市汕尾陸豐市管轄。明朝時期設立碣石衛,是全國36個衛之一,“衛”在明朝時期是一個很高級別的軍事機構,碣石衛與著名的天津衛、瀋陽衛等齊名。碣石衛轄中、左、右、前、後5個內所及甲子、捷勝、平海、海豐4個千戶所,內5所旗軍共5600人,全衛旗軍10100餘人。明清時期的碣石衛,是廣東海防七鎮之一,與天津衛、瀋陽衛、威海衛合稱中國明清四大衛。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六座:碣石


第七座:揭陽

揭陽市,是廣東省21個地級市之一。揭陽曆史悠久,因秦戌五嶺之一的揭陽嶺得名。揭陽在古代一直是揭陽縣,秦朝時期設揭陽縣,隸屬南海郡管轄。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七座:揭陽


第八座:揭西

揭西縣,隸屬揭陽市管轄。秦漢三國時期乃至後面的多個歷史時期,今揭西地域隸屬南海郡揭陽縣管轄。直至1965年7月19日,析汕頭專區揭陽縣西部始設置揭西縣。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八座:揭西


第九座:南雄

南雄市,是韶關市代管縣級市。在古代南雄一直是州(雄州、南雄州)、府(雄州府)、路(南雄路)的治所。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九座:南雄


第十座:羅定

羅定市,是雲浮市代管縣級市。羅定古稱瀧州,又名龍鄉,在古代一直是門庭巨防、撫綏重地,是廣東鎮守嶺西南的軍事重鎮,在明代還有“全粵要樞”的美譽。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十座:羅定


第十一座:德慶

德慶縣,隸屬肇慶市管轄。德慶在古代為德慶府、德慶州。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十一座:德慶


第十二座:韶關

韶關市,是廣東省21個地級市之一。韶關古稱韶州,有2100多年的城建歷史,被譽為“嶺南名郡”。地處五嶺山脈南麓,北江中上游地區,內聯珠三角,外接湘贛,是中國南方的交通要衝,廣東的北大門、內地連接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孫中山先生曾兩度率國民革命軍在韶關誓師北伐。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十二座:韶關


第十三座:英德

英德市,是清遠市代管縣級市。英德在古代一直是郡(真陽郡)、州(英州)、府(英德府)、路(英德路)的治所。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十三座:英德


第十四座:海豐

海豐縣,隸屬汕尾市管轄。海豐縣是潮汕地區中最接近珠江三角洲的縣,而且海豐縣是分了又分。清朝雍正時期,海豐縣劃出石帆、坊廓、吉康三都設置陸豐縣;1988年3月成立汕尾市,海豐縣劃出沿海7鎮為汕尾市城區;2011年2月,劃出海豐縣的鵝埠、小漠、鮜門、赤石四鎮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十四座:海豐


第十五座:東莞

東莞市,是廣東省21個地級市之一。於東晉時期,東莞始立縣,初名寶安。唐朝時期寶安縣更名東莞縣,縣治置於湧(今莞城街道)。南宋時期,分東莞香山鎮設立香山縣(今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門)。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十五座:東莞


第十六座:惠州

惠州市,是廣東省21個地級市之一。惠州處在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幷蓄。秦朝時期今惠州地域設置有傅羅縣,漢朝時期改稱博羅縣。五代十國時期循州析置禎州,宋朝時期禎州改名惠州。惠州在古代一直是郡(博羅郡)、州(惠州、循州)、府(惠州府)、路(惠州路)的治所。


廣東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第十六座:惠州


廣東省原來是有1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後來惠州升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因此現在廣東有15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