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悅:專心打造供應鏈 構築核心壁壘

導讀:強大的生鮮初加工能力,是家家悅開展生鮮自營的依託,也構築起家家悅區別於其他商超的行業“護城河”。

活法 | 家家悅:專心打造供應鏈 構築核心壁壘

“南永輝,北家家悅”的說法由來已久,與永輝並列的家家悅向來以完善的供應鏈體系為業內人士稱道。日前,招商證券發佈了家家悅2019年業績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家家悅自2016年12月上市後明顯加快了門店擴張速度,並由山東膠東向全省及省外市場擴張。2019年起,受益於門店的升級改造及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漲,家家悅同店銷售表現亮眼,上半年整體同店銷售增長達4.42%。

自1995年開始發展連鎖商超以來,家家悅就在供應鏈上下功夫,既積極整合原有糖酒採購站的商品供應資源,還不斷上溯源頭,與廠家、基地建立合作,實現“農超對接”。目前,家家悅已經建立了全球統一直採、集中生產加工、物流統一配送的供應鏈模式,供應鏈能力具體主要體現為標品與生鮮直採佔比高且深加工能力強、倉儲物流設施完善等。

起家于山東省威海市的家家悅,現已成為山東省膠東地區超市龍頭,以大賣場和綜合超市為主要業態。截至目前,家家悅已經擁有直營連鎖門店760多家,網絡拓展到山東省內威海、煙臺、濟南、青島、濰坊、萊蕪、臨沂、棗莊、淄博、泰安、日照等地的40多個市縣及河北、安徽、內蒙古、江蘇。

生鮮直採比例超80%

做超市最難做的一塊就是生鮮,利潤薄損耗高,要想做好就得要在保證品類豐富度的同時,做到新鮮。

生鮮食材在離開土地的那一刻起,新鮮度就隨著時間流逝而遞減,待商品到達顧客手中時,品質會大打折扣。所以,若能在食材“瓜熟蒂落”的第一秒起甚至在種子沒進土壤起就進行科學化的管理,使新鮮度從田間開始就能被科學、專業的方式得以保留,那麼,產品質量就有保證。

活法 | 家家悅:專心打造供應鏈 構築核心壁壘

“在生鮮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前,影響其品質優劣的因素主要有兩個:第一,土質、日照、氣候等對生鮮食材生長產生的影響;第二,生鮮食材在運輸流通環節的損耗度。”招商證券專注零售行業的分析師鄭方軍告訴龍商網&超市週刊記者,“而農產品源頭直採的方式恰好能有效解決這兩個問題。”

家家悅在源頭直採上做得有聲有色。

家家悅從外資大舉入華的20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實行生鮮自營。從那時起,家家悅生鮮產品就堅持“源頭直採”的經營模式,並逐步建立起了遍佈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直採網絡。目前,家家悅已與200多個合作社及養殖基地建立直接合作關係,與100多處基地簽訂5年以上的長期合同,與全國2500多家廠商建立廠家直供模式,實現所有品類的源頭直採。

標品方面,由於家家悅是糖酒批發站起家,上游一直直接對接各地廠商,相當於承擔了一級經銷商角色,減少了中間環節溢價,提升了商品毛利率水平,同時也使得家家悅對貨源的把控能力更強。

一位接近家家悅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家家悅商品直採比例80%以上,其中標品的直採比例約在90%以上,生鮮直採比例超80%,遠高於同業。以西瓜採購為例,從海南島到山東,再到內蒙古、新疆,隨著季節更迭,家家悅的採購大軍源源不斷將各基地的新鮮西瓜及時送上超市貨架。”

活法 | 家家悅:專心打造供應鏈 構築核心壁壘

近些年,家家悅的基地發展模式也延伸到了國外。從2011年開始,家家悅按照“買世界、品世界”的全球直採理念,不斷深耕供應鏈體系,積極拓展國際化採購渠道,採購範圍涉及到歐洲、美洲、大洋洲、東南亞等地的20多個國家,還建有專門的國外採購團隊,形成了進口商品資源優勢。

比如,家家悅在新西蘭盤下一個面積為600公頃的牧場,專門用來養殖幼牛和羊,還在牧場種有麥盧卡紅茶樹,養有麥盧卡蜂蜜。一大批優質實惠的進口商品從海外基地直達家家悅各連鎖超市。記者瞭解到去年開業的家家悅濟南大明湖店,進口商品比例已經達到了50%。

“基地直採優勢明顯,通過與產地直接對接,家家悅能夠從產品生產源頭入手,對產品品質進行把關,使產品朝著品相均勻、成熟度適當以及高質量等方向生長。”鄭方軍分析說,“同時,直採模式越過了多級批發商,避免層層加價,削減掉眾多中間環節,降低時間成本與產品損耗,優化了流通環節,最終為消費者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商品,提升顧客滿意度。”

僅水餃就有70多種

在家家悅的賣場僅速凍水餃,就有機器水餃、手工水餃等70多個種類。

這得益於其強大的生鮮加工能力。

在安全放心的農產品集散和監測基礎上,位於威海市文登區宋村鎮的家家悅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和生鮮加工物流中心建立起了強大的生鮮統一加工能力,年加工能力50萬噸,產品包括淨菜、海產、主食、禽產、畜產等六大系列1000多個品種。

活法 | 家家悅:專心打造供應鏈 構築核心壁壘

同時,為了保證門店銷售的產品質量,家家悅還通過自開工廠方式,從大米、花生油到購物袋,都實現了自產自銷。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位於榮成的榮光工業園,家家悅從黑龍江產地直接採購來的不是成品大米,而是帶殼的稻穀,隨時可以加工成新米。這也確保了家家悅超市供應的自有品牌大米一般都是在7天時間裡碾好的新米,在口感和品質都是上乘的。”

2018年,家家悅自有品牌營收佔比達9.83%,遠高於同業,自有品牌產品的開放使得家家悅具備了差異化商品的經營能力,同時也有助於毛利率提升。在自建食品工廠發展自有品牌基礎上,家家悅也加強了與優秀供應商的合作,引進福建蠟筆小新、深圳一町等國內知名企業從事食品加工生產,建立更為緊密的零供戰略合作關係,有效利用並整合各種資源,降低採購成本和商品價格,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按照連鎖網絡的佈局,家家悅建設了中央與區域互補、常溫與生鮮結合,智能聯動的立體化物流體系,高效的物流服務形成‘最後一公里’的競爭優勢。”鄭方軍告訴記者,“通過物流的佈局,家家悅實現了2.5小時的配送圈,能夠保證城市1小時配送到店,農村則是2小時到店。”

活法 | 家家悅:專心打造供應鏈 構築核心壁壘

記者瞭解到,家家悅已投入使用的常溫物流中心有威海、煙臺、濟南萊蕪、青島4處,總倉儲面積約12萬平米,日均吞吐量約22萬件;生鮮物流中心有威海、煙臺、青島、濟南萊蕪、文登宋村(不含PC加工面積)5處,總倉儲面積約4萬平米,日均吞吐量約 1734噸。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為商品供應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外,家家悅積極進行生鮮加工中心的建設,其中威海生鮮物流中心具備中央廚房功能,宋村生鮮物流加工中心具備農產品加工功能。生鮮加工與熟食的生產能力為家家悅建立了產品壁壘,帶動了家家悅生鮮毛利率的進一步提升。

“強大的生鮮初加工能力,是家家悅開展生鮮自營的依託,也構築起家家悅區別於其他商超的行業護城河。”鄭方軍分析說。

留住顧客的嘴才能留住顧客的腿

家家悅董事長王培桓曾開玩笑說:“家家悅把威海婦女變懶了,因為她們都不做飯了,直接從家家悅買熟食。”

走進家家悅超市,花樣繁多的膠東大饅頭、自營的各類熟食,如今已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家庭廚房。而在超市內的小廚房背後,是一個強大的城市中央廚房,家家悅配餐中心就是所有家家悅顧客的後廚。

家家悅配餐中心是一處集農副產品生熟加工、配送於一體的規模化中央配餐系統。2013年投入使用,總投資3億元,佔地3.5萬平方米,包括醬滷製品、中式麵點、西式麵點、快餐、粥湯、涼菜加工區六大功能區域,年生產能力達到2萬噸。現在,整個配餐中心做到了統一原料,統一配方,統一加工,統一品質,統一配送。

活法 | 家家悅:專心打造供應鏈 構築核心壁壘

“配餐中心內設有饅頭、包子、滷製品、米飯、壽司等主食以及熟食生產線,其中光饅頭生產線就有8條,採取機器生產與手工生產相結合的生產方式。”上述接近家家悅的業內人士分析說,“完備齊全的中央廚房為家家悅近3年的省內和異地擴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保障食品質量與安全,家家悅通過管控體系,對整個生產環節進行嚴格管控。因此,家家悅從五大體系入手,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分別是源頭關、檢測關、配送關、監控關和追溯關。

2018年,家家悅對威海宋村鎮的生鮮物流加工中心進行了擴建改造,整個宋村生鮮加工物流還增加了分揀功能。在宋村生鮮配送加工中心,家家悅還建設了生鮮PC加工中心和配送中心,對生鮮成品、半成品、自助熟食進行統一加工製作,為門店提供了統一的配送服務。

生鮮配送加工中心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降低了門店的經營成本,提升了門店的盈利能力。如今,這些產品在家家悅旗下門店的銷售佔比已超過10%,這印證了王培桓曾說過的一句話“要想留住顧客的腿,必須留住顧客的嘴”,以差異化商品來提升顧客到店頻次。

從企業管理角度來看,源頭直採、生鮮加工中心可以讓企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使整個供應鏈更具有可控性。鄭方軍向記者透露,“招商證券數據報告顯示,家家悅整體毛利率處於行業平均水平,但顯著高於山東省內的利群與銀座(均為超市業態),且生鮮品類毛利率高於同行。家家悅2018年整個淨利率為3%,高於高鑫零售與永輝超市。”

很顯然,這歸功於家家悅一流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注:PC為物流業專業名詞,意為拆零、包裝、分揀作業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