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復工復產當好“店小二”

3月9日,瀘州沱江新城市政道路及綜合管廊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運輸車來回穿梭。

兩江新城管委會工作人員胡政、朱永梁,每天蹲點這個佔地5051畝的大體量項目,協調解決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施工企業親切地稱他倆為“店小二”。

“店小二”,如今成了瀘州市一些幹部的“新人設”——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瀘州以“店小二”姿態作答,主動服務,解決企業復工復產的痛點、堵點和難點,給企業的穩定生產經營提供堅實保障。

防控擴能兩手抓政府靠前服務企業復工復產

“例會採用現場與遠程會議相結合形式進行,再晚、再遠也要開,要解決問題不過夜,千方百計推動企業儘快復工復產。”2月20日,瀘州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召集經信、住建、交通、農業農村、商務會展等部門人員開例會,共商解決當天全市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

為主動、靠前、優質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瀘州成立科學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綜合協調,建立每日例會工作制度,根據不同企業、項目特點,分類制定服務工作計劃。進工地、入車間,一企一策,巡迴服務指導企業解決要素保障問題。全市組建綜合服務隊10支,各區縣、園區成立服務組218個。

到現場充分了解情況後,對症下藥。瀘州先後制定支持企業穩產穩崗共渡難關16條措施、鼓勵農民工就業創業置業10項措施等。截至3月6日,全市128個在建市重點項目,已復工126個;除因政策和季節因素不能復產的企業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產。

為解決企業用工難題,2月27日,新建敘畢鐵路(川滇段)項目部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方式,從雲南接回項目一隧道開挖作業班組全體工人。

為加強企業疫情防控,瀘州幫助企業織密防控網,扛起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主體責任。

每到上班時,四川古藺郎酒廠有限公司二郎基地大門外,即將進場的工人自覺按照安全距離排成長隊,等候體溫測量和消毒。“我們每4個小時量一次體溫,每天定時更換新口罩。”釀酒工人胡奇兵說。從2月13日復工起,二郎基地釀酒班長鬍海進出車間都必須使用通行證。通行證上,記錄著員工的基本信息、每日上下班時間和通過每個卡點的時間。

2月27日,世界最大鑽石型三塔斜拉橋——瀘州長江六橋及連接線工程復工。這個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建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部,因地制宜採取防控措施:租了一批集裝箱,讓工人錯時分餐、分散就寢。

3月4日,瀘縣,四川阿斯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廠區內,全自動焊接機揮著臂膀焊接輪椅車架,工人忙著打磨、烤漆、組裝。“復工後,接到大批訂單。”副總經理劉天英介紹,公司生產線已馬力全開。要保障如期交貨,還將規劃打造500畝醫療器械健康產業園,進一步擴大產能。

化危為機抓機遇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大招商招大商

疫情帶來挑戰,也帶來機遇。2月28日一大早,瀘州國家高新區江南科技產業園,四川金歐科技有限公司,測體溫、檢查口罩是否佩戴正確、泡霧消毒後,工人依次進入生產車間。公司在原有智能穿戴產品線基礎上,新增體溫槍產品線。瀘州極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極智人臉識別熱成像測溫系統,可針對人流密集場所,進行快速口罩佩戴檢查、體溫篩查、異常情況預警等。

3月1日,瀘州高鐵站房建工程建設啟動,渝昆高鐵、川南城際鐵路、瀘遵高鐵也將在此共站。3月5日,瀘州把首場投資推介會“搬”到網上開,“打捆”推出88個重點產業招商項目、總投資逾1800億元,吸引國內外700多家企業和商協會在線參與。從“面對面”到“屏對屏”,招商引資方式之變,折射出瀘州加快發展的行動力。

2020年,是瀘州的“開放合作、產業突破”之年,瀘州提出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大招商、招大商,將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的“一號工程”,突出一大批100億級、50億級、20億級的重大工業項目和重大交通設施項目復工復產。

目前,中國電子、華為公司、江蘇恆力、綠地集團等一大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落子瀘州,“點燃”瀘州千億白酒產業、千億電子信息產業和千億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引擎”。

“機遇是流動的資源,機遇也有保質期。”瀘州市委主要領導說,瀘州要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等重大戰略機遇,貫徹落實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在區域競爭的浪潮中追趕跨越。

羅森波 記者 魏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