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課堂”實現“不停學”萬千師生網課背後有一支強大技術團隊

“空中課堂”實現“不停學”萬千師生網課背後有一支強大技術團隊

“同學們上午好,讓我們開始今天的網絡公益課堂……”每個工作日上午8點和9點開始,我市所有中小學生分別準時地守在電腦或手機前,等待一堂堂“空中課堂”開播。“空中課堂”實現了“停課不停教、不停學”,而日復一日網課順暢播出的背後,市教育局電教館加強技術支撐和構建培訓、錄製、審核、後期製作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模式功不可沒。

“空中课堂”实现“不停学”万千师生网课背后有一支强大技术团队

每位“主播”教師接受培訓

金菲菲是上盧初中的一名教師。前不久,她成為“網課大軍”中的一員,開始網課的錄製。

雖然經過電教館的集中網絡培訓,但在實際操作上,問題仍然接踵而至。“首先就是電腦安裝不上錄屏、補丁軟件。”於是,金菲菲向電教館工作人員張家華求助。不出5分鐘,張家華通過遠程控制解決了問題。

“空中课堂”实现“不停学”万千师生网课背后有一支强大技术团队

“錄好課後,原以為可以鬆一口氣,誰承想更糾結的事情還在後頭。”視頻如何轉換格式?錄課視頻如何剪輯?這些都是擺在金菲菲面前的難題。得知此事後,張家華抽出時間,忙到晚上11點多,一遍又一遍幫其剪輯視頻,並陪她一同校對視頻中的差錯。

“有問題隨時找我們。”這句張家華常掛在嘴邊的話,像是一顆“定心丸”,給了金菲菲莫大的動力。最終,所有難題迎刃而解,金菲菲的網課如期錄製完成並且順利播出,她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

金菲菲的經歷是電教館做好教師錄課前培訓的一個畫面。“據前期瞭解,很多老師對網課錄製並不熟悉,為此,開展集中網絡培訓必不可少。在這方面,電教館注重‘抓大抓小’,既做好系統性的集中培訓,也兼顧‘私人訂製’般的一對一幫扶。”市教育局電教館館長厲先光告訴記者。

截至目前,東陽市延遲開學期間初中段開展了381節市級名師網絡公益課堂,小學段開展了194節市級名師網絡公益課堂。

後期剪輯師學起“針線活”

昨日上午11時許,電教館工作人員杜明剪輯完手中的課件視頻後,走出辦公室稍作休息。延遲開學以來,杜明、王謹仁與其他5名同事一起全天候為名師網絡公益課堂提供技術支持,做好直播課程的錄製及後期剪輯工作。“後期製作是細緻的‘針線活’。”杜明感慨道,它需要一個人耗費大量時間進行“編織”。

“空中课堂”实现“不停学”万千师生网课背后有一支强大技术团队

“縫縫補補”,將視頻拼湊起來顯然不是杜明他們的追求,錦上添花才是。在視頻處理上,他們死盯細節,常常在讓音質更好、色調更討喜等細節上傾注大量的時間和心血,以至於半天剪輯一個網課課件的事情時有發生。“雖然速度不快,但勝在勤能補拙,慢工出細活,希望這些努力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

記者獲悉,早在2013年,我市便開始嘗試名師網絡公益課堂。近年,我市遴選名師,讓其從“線下”走向“線上”,並通過開設網絡專欄平臺實現跨市、跨校、跨班“帶生”,將東陽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名師資源向更廣範圍、更多人輻射。

目前,我市部分走在信息化教學前列的“先行軍”教師收穫了不菲的成果:吳紅花老師在浙江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之江匯教育廣場開設的網絡同步課程《紅花老師講童詩》獲學生關注達16437人次,網絡學員909名;許小鴿老師的網絡同步課程獲學生關注達44584人次,網絡學員638名;陳剛亮老師的網絡同步課程獲學生關注達36334人次,網絡學員995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