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掀桌”成功?兆新股份董事長辭職或藏玄機

靠取消股東大會“阻擊”三股東罷免董事僅3天后,兆新股份收到了董事長的主動辭職報告。

對市場來說,這似乎不是個好消息。董事長“主動下臺”,被視為股權爭鬥緩和。兆新股份3月16日股價高開低走,收跌6.67%,與此前三股東提議罷免全部董事的3月11日股價漲停相比,可謂雲泥之別。

董事長辭職後,兆新股份將何去何從?頻頻要求罷免董事的三股東究竟有何訴求?背後玄機值得關注。

匯通正源“掀桌”遭阻擊

3月15日晚間,兆新股份發佈公告稱,3月13日收到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文提交的辭職報告。由於個人原因,張文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總經理及董事會各專門委員會的相關職務。該辭職生效後,張文將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張文可謂意外離職,其2018年9月才就任董事長、總經理,至今僅有1年半的時間。此次離職是否和上週三股東要求罷免全部董事有關?

兆新股份3月10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9日收到股東匯通正源罷免包括董事長在內6名董事的議案。從持股情況來看,截至1月6日,匯通正源持有6.45%的股份,為兆新股份第三大股東。

至於罷免所有董事的理由,匯通正源認為,根據2019年業績快報,兆新股份虧損2.32億元。近兩年公司的資產規模逐年下降,業績不但沒有增長,甚至主營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其主要業績均靠變賣資產實現。董事會及管理層完全不顧中小股東的利益,靠變賣資產大幅增加自己的薪酬,完全脫離了公司業務發展實際,助長了管理層的人浮於事,嚴重損害了各方特別是全體股東的利益。

來者氣勢洶洶,兆新股份選擇“取消召開股東大會”來應對。由於匯通正源的提案資格和程序符合相關規定,兆新股份3月10日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上述臨時提案事項。不過,3月10日晚間,兆新股份宣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減少人員流動、聚集,防止疫情傳播,董事會同意取消原定於3月20日召開的公司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

參與定增近4年仍浮虧

股東要求罷免,董事長立刻辭職,居然如此乾脆?況且,這不是匯通正源第一次對兆新股份的董事會施壓,此前還“指責”了3名獨董、1名監事,他們都沒有辭職。

2019年11月29日,匯通正源向上市公司發函,要求在2019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上罷免張文等3名董事,並調整部分董事薪酬。該提議被當時的董事會否決。同年12月17日,兆新股份又收到匯通正源的函件,後者認為3名獨董“不具備擔任獨立董事的能力、未能獨立履行職責或不能維護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今年1月22日,兆新股份發佈公告稱,匯通正源和另一股東中融信託提請公司董事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罷免獨立董事肖土盛和監事會監事黃浩。該提議獲得了兆新股份董事會通過,而審議罷免上述獨董和監事的臨時股東大會,就是上述被取消的股東大會。

兆新股份此次表示,為保證公司經營工作的正常進行,在公司選舉新的董事長之前,暫由公司副董事長翟建峰代為行使董事長職責。但翟建峰也在上述被罷免的名單中。

匯通正源何以如此“積極”?據查,匯通正源是一家深圳投資公司,實控人為王軍。2016年5月,匯通正源斥資約2.97億元參與了兆新股份(當時該公司名為“彩虹精化”)定增,成為其持股6.44%的重要股東,該定增股份鎖定期為3年。

2016年,彩虹精化實施10轉30的分配方案,匯通正源持股數量增至如今的1.21億股,總體持股比例不變。按如今市場股價而言,匯通正源持股近4年的定增,並沒有浮盈。按照當年9.78元/股的定增價格,除權之後,其如今每股持股成本約為2.44元,公司最新股價為2.24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