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職場抱怨,快看這裡!

職場上我們經常會聽到不同的抱怨聲,真是怨聲載道。。。。

A說:憑什麼他能升職,我不能?

B說:憑什麼他能漲工資,我不能?

C說:工作太無趣了!簡直受不了!

D說:工作做完就行了,哪還管得了那麼多?”

E說:煩死了,真受不了.....

..............................................


遠離職場抱怨,快看這裡!

抱怨是一種負面情緒,會傳染給其他同事,也會給別人留下不夠職業化的印象,從而影響了自己的職業發展。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有時又稱為負面情緒,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情緒,是因為此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身體也會有不適感,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傷害。

我們發現職場成功人士從來不在職場上去抱怨,他們知道抱怨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自己的情緒更差,同時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與其有時間去抱怨,不如去做一些自己能夠影響的事情,他們知道做比說要重要。

在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提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影響圈和關注圈,我們每個人都被這兩個圈包圍著。

關注圈指的是自己關注的東西的總和。比如,股票、國家大事、自己的健康和事業等等。

影響圈,顧名思義,指的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可以影響或改變的東西,比如學習成績、工作表現等等


遠離職場抱怨,快看這裡!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關注圈太大,說明把精力過多的花在了和自己無關的事務上。如果把精力更多的花在影響圈上,屬於自己的影響圈就會慢慢變大。那麼職場上很多抱怨的人,更多的把精力放在關注圈上,受外界的變化帶來的影響,而自己無法改變,越來越怨天尤人。職場上成功的人更多的把精力關注在影響圈,通過自身改變去影響,讓自己影響圈越來越大,越來越成功。


遠離職場抱怨,快看這裡!


比如一家公司,內部分工目前不太明確,員工小A,經常私下抱怨,總覺得自己做多了,但是又不敢跟領導溝通,面對這些額外的工作,不停的抱怨,同時面對工作,也就隨便應付了,最後出現問題了,又抱怨是工作分工的問題,最後導致領導對他的能力和態度及人品有想法。而反觀員工B,再分工不明確的情況下,從心態上積極的去面對,面對多出來的工作,他認為可以鍛鍊自己提升能力,最後領導越來越信任,有些重要的工作交給他去完成,最後在部門越來越受重用。員工A和員工B最後的差異在於,員工B把精力放在自己能控制得事情上,專心做好自己,做自己能影響得事情。

那怎麼分辨我們關注得事情是關注圈還是影響圈呢?那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問題來區分:

  1. 這個事情完全無法把控?比如今天天氣不好,這個我們掌控不了,屬於關注圈。
  2. 這個事情是否是自己能夠掌控?但是今天今天的行程安排、穿什麼衣服,帶不帶傘我可以掌控,屬於影響圈。
  3. 這個事情是否是需要他人配合的?這個自己也無法確定,屬於關注圈。

那在職場上,面對公司客觀的因素或領導的決定我們是掌控不了,我們應該更多的精力關注自己的影響圈,通過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夠使影響圈不斷擴大、擴張和成長。

最後,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