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兩億的青花瓷,被村民挖出後,用來醃了十年鹹菜

價值兩億的青花瓷,被村民挖出後,用來醃了十年鹹菜

宋瓷緣


大家好,我是小編小宋,聊起青花瓷,大家會想到元代極為稀有的青花瓷器,像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就是一件元青花,今天在南京博物院它已經成為了那裡的鎮館之寶。但在上個世紀,我國文物界正處於蕭條期,許多寶貝埋沒在了民間,其中就包括一件價值兩億的元青花。

每次提到這件青花瓷瓶的來歷,都會讓人感到意外,不是因為它的做工不夠精美,而是它曾經被農民挖出後,放在家裡當罐子整整醃了十年鹹菜。

當時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我國江蘇地區湖溪村,當地農民在參加政府的水利建設時,其中一夥人被派去負責挖掘溝渠。正在大傢伙們都乾的起勁的時候,突然間有人有人喊了一句,“挖到寶貝了。”這句話立即讓在場所有的工人都圍了過去,原來在泥土中人們挖出來了一個模樣奇特的瓶子。

村民當即將這件瓷器送上來,很快他們又挖到了一些瓷器,有些還是罐狀的,當時就有不少人把這些東西拿回家去,用來儲水或者醃製菜餚。很快,南京考古所也聽說這件事,他們專程派人過來,挨家挨戶地走訪,向他們說明文物的價值,最終收上來了五十多件瓷器。

但是其中有一位村民,當時拿回來了一個青花瓷瓶,當天他的妻子就拿過來醃上鹹菜了,現在雖說研究所要收回去,可一時間,家裡去哪找一個容器來盛放鹹菜。加上那時候農民弄點菜很不容易,就這麼糟蹋了,心裡總覺得不舒服。於是,這位農民乾脆就沒有交上去。

就這樣,他用這件青花瓷瓶醃製了整整十年的鹹菜,期間有很多朋友到他家裡做客,總會被眼前這個鹹菜缸子吸引住,十分驚奇地過來看看。久而久之,會有很多朋友來問他這東西的來歷,那個農民則閉口不談。

但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湖溪村有個農民家裡用花瓶醃鹹菜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南京考古研究所,當年那些負責下鄉宣傳的人員,對這個地方也比較熟悉。他們經過分析後,認為自己當年可能疏忽了這個人,還是過去一趟看看為好。

於是,考古研究所立馬派人到那位農民家裡,查看這個鹹菜缸子,不看不知道,看完以後工作人員十分驚訝。原來這個所謂的鹹菜缸子,正是一件稀有的元青花。他們當即派人將文物運送回去,並且還對當地村民進行了宣傳教育。

在回去以後,考古所專家開始對這個元青花瓶進行研究,他們發現在底部花瓶已經出現了一些破損,並且有大量的鹽分殘餘,應該是被拿來醃鹹菜多年留下的破痕。很快他們就組織人員進行清理,並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成功將這件元青花修復。

如今這件元代的青花瓶被南京博物院所收藏,由於博物院裡面國寶數量眾多,因此這件元青花也只能被當做一件珍貴文物保存,不能享受鎮館之寶的待遇。但今天有專家對這件花瓶給過一個估價,大概在兩億元以上。回想起當初它曾被用來醃鹹菜,也不知道今天,那位農民的心裡會是何等的滋味。

小編寄語:今天小編的講解就到這裡,希望對所有的文玩愛好者以及古董收藏者有所幫助。另外廣大藏友朋友們,如果認為小編寫的還可以的話,請浪費一下時間,點擊一下文中的小程序。您的點擊,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