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懦弱,經常受欺負不敢反抗,教孩子這3點才能自我保護

由於父母工作較忙,小若平日上學都由爺爺接送,她最近每天纏著爺爺,不給錢不進學校,爺爺問她要錢幹什麼,她一會要買吃的,一會要買文具,要的錢也不多,每次兩塊,爺爺想著幾塊錢,要就給她吧。

孩子性格懦弱,經常受欺負不敢反抗,教孩子這3點才能自我保護

就這樣持續了差不多一個月,直到媽媽接到老師的電話,爺爺才突然明白孫女為什麼每天要2塊錢。原來小若班上有一位同學看小若平時比較老實,總是膽小怕事,她捉住了小若這一弱點,威脅小若每天帶2塊錢給她,而且不能告訴老師和家長,小若被嚇到了,不敢告訴爸爸媽媽,肯定也不能直接張口問爸爸媽媽要錢。

媽媽被驚呆了,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怎麼就甘願這樣被人威脅?這也太沒用了?媽媽氣得七竅生煙,回去就把小若打了一頓。可這是孩子的錯嗎?孩子的懦弱是孩子自己造成的嗎?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孩子打一頓就能解決問題嗎?懦弱的孩子其實都是家庭的受害者。

孩子過於老實,小心被人當成“軟柿子”

1. 性格自卑

性格自卑的孩子總是活在自我否定中,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強。一個同樣聰明優秀的孩子,但由於缺乏自信,他很難表現自己,這樣就會白白錯失很多的機會,有才能也很難施展,懷才不遇才是人生多最大的悲哀。在面對問題時,

他們往往表現得過於老實,不願去爭取,更別提反抗。

孩子性格懦弱,經常受欺負不敢反抗,教孩子這3點才能自我保護

2. 容易妥協

性格過於老實的孩子,他們很容易妥協。他們害怕與人發生不愉快,哪怕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人與人交往中,經常會出現得寸進尺,一味地退讓只會讓別人更加的過分,所以才會有一種說法:人總是撿軟柿子捏。你越好欺負,就越會被欺負。

3.喜歡逃避

孩子的性格過於老實,一般膽子都比較小,他們都害怕競爭,遇事第一反應就是害怕,想著要怎麼妥協,或者逃避,其實這都是習慣造成的。有時候他們寧願選擇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換取短暫的安寧。在困難來臨的時候,他們會像鴕鳥一樣,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他們缺乏直面困難的勇氣。

這樣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很不起眼,他們都是默默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可這樣就可以避免麻煩嗎?其實情況往往不是這樣的,越是這樣,越能成為別人的“獵物”,這樣性格的孩子才更好控制,

他們很容易被威脅,從而選擇妥協,被人所用。這對孩子是極其不公平的,對他們的性格和未來傷害極大,但這些都是孩子自己造成的嗎?當自己的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時,父母應該反思的是自己,從家庭中找出問題。

孩子性格懦弱,經常受欺負不敢反抗,教孩子這3點才能自我保護

孩子性格懦弱,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1.父母過於強勢

一個家庭裡,父母在孩子面前過於強勢,不管是對親子關係,還是孩子的性格發展都是極大的傷害,過於強勢的父母,總是想著如何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任何想法,行動都要得到他們的許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就會變得逆來順受

3. 不尊重孩子

從來不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總覺得孩子的做法是不對的,孩子長期生活在消極否定的環境中,如何能成長為一個勇於表達的人,在他們的世界裡,是沒有被尊重的感覺,他們如果受到一點尊重,就會受寵若驚。所以就很容易形成孩子懦弱的性格。

4. 威脅式教育

父母缺乏耐心,在對待精力旺盛,想法奇特的孩子面前,總是顯得很不耐煩,從來不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只會一味的苛責孩子,當孩子不聽訓斥時,就用打罵和威脅的手段,再聰明活潑的孩子,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

性格也會一點一點地被改變,以後做任何事情都會變得畏手畏腳,不敢輕易反抗。

孩子性格懦弱,經常受欺負不敢反抗,教孩子這3點才能自我保護

性格懦弱,遇事不敢抗爭的孩子,其實都是家庭的受害者,他們長期生活在被打壓,不被尊重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就養成了老實,懦弱,逆來順受的性格,當他們獨自開始面對社會時,就會被強勢的孩子所欺凌,這是所有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

面對孩子過於老實,父母用這3招完美化解

1. 相信孩子

當孩子過於老實,而被別人欺負時,家長第一反應不要責怪孩子,“怎麼這麼沒用,平時都是怎麼教你的?臉都被你丟盡了?”這時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幫孩子分析,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錯,應該是做錯事的人受到懲罰。要對孩子絕對的信任,讓他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力量,他在處理這件事時,不是孤立無助,而是有堅強的後盾。

2. 鼓勵孩子

平時要鼓勵孩子勇敢嘗試,不要總是打壓孩子的想法,哪怕失敗了也要鼓勵,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養成遇事不怕的性格。更要鼓勵孩子多溝通,遇到問題,要勇敢地與父母溝通,尋求幫助,不要總是用自己幼小的肩膀獨自承受。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他們才敢於勇敢。

孩子性格懦弱,經常受欺負不敢反抗,教孩子這3點才能自我保護

3. 不要過多的干涉

面對過於老實的孩子時,除了鼓勵,支持,家長更應做的是放手,不要過多的干涉,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放心大膽地去嘗試,從平時的生活學習入手,不要包辦,培養他獨立自主的習慣,讓他從生活的實踐中學會面對,學會擔當,學會為自己的利益據理力爭,家長在初期負責監督和指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與其父母總是衝在前面,幫著孩子遮擋風雨,不如教會他們學會獨立,學會自我保護,同樣父母也不要打著愛的名義,總是對弱小的孩子施加“暴力”,讓他們總是“臣服”在父母的管控之中,這會對孩子造成無形的傷害,讓他們以後在面對哪怕只是稍強一點的勢力時,只會選擇妥協。

各位寶爸寶媽有沒有遇到類似的問題呢?當孩子因為性格懦弱,而被人欺負時,你們都是怎麼解決的?在平時育兒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把孩子培養成懦弱的性格,父母們都需要注意什麼呢?歡迎分享寶貴的經驗,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