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對材料極致性能的追求一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材料的力學強度是材料眾多性能中被人類極為看重的一種性能。

魏飛教授帶領團隊在超長碳納米管生長機理、結構可控制備、性能表徵和應用探索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團隊曾製備出單根長度達半米以上的碳納米管,並具有完美結構和優異性能,創造了世界紀錄。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此外,團隊首次發現了宏觀長度碳納米管管層間的超潤滑現象,並實現了單根碳納米管宏觀尺度下的光學可視化及可控操縱。

碳納米管有許多神奇的力學、電學和化學性能,特別是它的抗拉強度是鋼的一百倍,密度是其六分之一,這使得人們可以建造超長的梯子,架起一座通向太空的天梯。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大家下午好,我給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大家知道碳是一個非常普通和非常常見的材料,SP2碳有金剛石,是大家都喜歡的東西。但我要告訴大家,大家通常用的鉛筆裡面的石墨碳,它是比金剛石更結實的東西。可能很多人不信,但是事實上來講,在過去30年的時間裡面,隨著納米研究的深入,從剛開始的碳60到碳納米管,再到石墨烯,其中已經有兩個碳60和石墨烯研究是得了諾貝爾獎的,可以想像在納米領域對於碳的重視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我今天要講的是碳納米管,實際上是單層石墨烯捲起來的材料,這樣卷的話有好幾個卷法,這個卷法稍微有點不同就會帶來金屬性和半導體性。

在十多年前,美國克林頓政府提了一個納米創新計劃,在前言裡面講,你想象可以看到我們用一個普通的碳做一種材料,這個材料的強度是鋼的一百倍,密度是鋼的六分之一,這種材料能夠大量生產的時候,對美國的國家安全、科技進步和人文是什麼?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事實上來講,大家就在做一個夢,就在說用這個東西搭一個通往太空的天梯,其他材料是做不到的,只要是用其他的材料做一根繩子長十四萬公里,它自身的重量就會把它拉斷了,只有碳納米管可以。所以我在跟大家分享我們的夢是什麼,我們能不能實現在這個夢。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由於這個原因,在過去的二十多年時間裡面,碳納米管的研究,無論從論文、專利和產量來講,基本上是按照摩爾定律在增長,增長的非常非常的迅速,一年一萬多篇文獻。其實不光是科技界熱鬧,你仔細看一看世界上著名的大馬士革軍刀,這個刀非常鋒利的原因是有這個結構,在體育器材、輪胎,在超強材料等等都做了廣泛的應用。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最近還有一個比較廣泛的應用是智能手機,大家知道現在智能手機都是用觸摸屏,我們清華大學的範守善院士通過十幾年的工作,把碳納米管可以非常整齊的排列出來,然後拽成一個膜,這個膜做成手機觸摸屏,在我們國家已經每年有兩千萬的產量,這是第一次碳納米管在通用電子產品裡面有了大規模的應用。

最近(美國)NASA準備做一個碳納米管的火箭,預計明年發射,代替碳纖維,可以影響世界。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是NASA已經提了六七年時間了,就在談一件事,你做一個頭髮絲直徑的材料,長度20cm就夠,你只要把這個材料的強度比現有的最好的材料,也就是碳纖維再提高一倍,(獎勵)200萬美元,到現在為止誰也沒有拿到過,我們有沒有可能做成這件事,理論上來講應該是可以的。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在過去的很多年時間裡面,我們總在做一些工作,從原子的自組裝開始把它裝得很精密,然後控制它的聚集體,控制它反應的核心過程,控制整個的生產,最後把它服務於社會。在整個這個環境中,不僅要利用它的好處,也不能有它的壞處,這是一個核心的想法。

在過去的十四五年時間裡,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想辦法規模化地應用這種材料,實際上來講,我們現在用我們的技術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碳納米管生產廠,咱們國家生產的鋰離子電池裡面80%都用了我們的材料。

今天我不講這事,今天還是講我們的夢想,這個夢想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能不能夠通過納米技術,把這樣一個碳納米管的生長的精度控制在亞納米級,長度上來講,想辦法做到米級長度,原子排列完全是完美的,這樣的條件下很可能它會有一些獨特的性質。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這樣生長的時候其實挺簡單的,第一個就是它的

催化劑,其實就是我們普通用的鐵,你把它做成納米級,催化劑多大,它就長多粗,我們照著一兩個納米去,就是頭髮絲的萬分之一的水平。我們想辦法用碳源,這個碳源其實就是天然氣。然後再在1000℃的條件下生長,有兩個基本的生長模式,一個是頂部生長,一個是底部生長,長短的時候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長長了是不一樣的,有什麼不一樣呢?長長了的時候,這裡面有氣流和各種作用力,這樣作用的時候,所有碳納米管的作用力最後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樣的話永遠都是帶缺陷的。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所以全世界的人做了二十年的工作都會發現,我可以長得挺長的,但是沒有強度,沒有性能。有沒有本事長得很長,又有很好的性能呢?這是我關心的,只有做好了性能之後,我們才可能做成一個通往太空的天梯,這個天梯真正是有強度的。

我們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裡做了大量的工作,就是怎麼樣想辦法長,我們首先發現其實加點水進去就可以長得很快,大約是每秒80um,也就是說每秒長人的一根頭髮絲的距離,大家不要認為這個小,你算算跟你的頭髮生長的速度相比的話,高出去一萬倍的樣子,跟工業生長的一些東西相比的話,可以高出一百萬倍。

這是一個相當快的速度,而且它還可以很穩定,但是我們會發現你要想長長,永遠是短的多,長的少,然後就在想有什麼本事控制住這件事兒,我們仔細研究會發現有的時間長的長,有的時間長的短。

這裡面到底是什麼在控制?

實際上你想一下就知道了,就是鐵顆粒在這個地方,碳是原子一個一個壘上去,壘上去只有兩個狀態,要麼就是這個碳上去以後接著長,要麼就是這個碳上去以後就死了,不長了。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如果我們認為這兩個狀態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是不變的,那麼就只有一個因素控制著它,也就是碳的生長因子,它的生長因子越高活性越好,我們仔細看會發現,這條線就是生長因子線,如果你的生長因子比較高,你馬上就能長的很長,能長多長呢?我們仔細看生長因子由很多東西控制,主要是溫度、濃度、流速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它,你要能控制在最好的點上,我們就用這樣一個移動的爐子,它在1000℃的條件下長,只要溫度在生長得過程中不超過1℃的誤差。其他的指標控制好了,你會發現可以長的很長,至少長到半米長沒有問題,我們現在可以長到700mm的樣子。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長的時候都符合這樣一個分佈的關係,長到這樣一個長度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要長三百億的碳原子只能有一個碳原子在搗亂失活了,你才能長這麼長。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控制過程,幸好我們有比較出色的學生,非常認真地工作,在原子級的條件下,看見了這個規律。

然後你會發現它不僅超長,而且是沒有缺陷的,測量的結果大家會注意到,其實它的強度可以做到理論強度,因為我們所有一般的鋼材它的強度很難到1個GPA,我們這個可以達到100GPA。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在這之前全世界的人很多時候也做過這個測量,都發現在微米級的長度下可以到30個GPA的樣子,我們這樣長出來的管子,就能做到100個GPA。不僅是這樣,它是不是結構完美呢?我們的學生又做了一個非常仔細的工作。長了一個100cm長得碳納米管,把它掰成了幾塊,看一看這一根碳納米管是什麼樣子,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碳納米管是個三壁的,打個電子衍射可以確定它的結構。我們做了50mm以後,再取出另一塊看看,打個電子衍射出來,我們打了好幾個,50mm是什麼概念呢,大概長50億個碳原子,

我們發現其實它都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碳納米管的結構,它的螺旋角是不變的,這個裡面都是六元環,沒有一個缺陷。

大家開玩笑說,你要做到這件事兒的話,至少是13億人裡邊沒有一個壞人,做到這個就實現了。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實現了又怎麼樣?

如果我們把這個管劃一個縫,這個縫是毫米級長度,我們想辦法在縫上面燻上一些二氧化碳,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二氧化碳是個微米級的,這是咱們的白顏色,這是這根碳納米管,這樣的話用肉眼就能看見這根納米級的碳納米管,實際上強度也很高。

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各種各樣的碳納米管,納米級的玩意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了,不光是這樣,這個碳納米管可以隨著音樂跳舞,不僅能跳舞,我們發現其實它可以隨動的條件下振動兩億次不斷,可以很大的幅度像一個超級的彈簧,它不會壞,實際上掛的這個二氧化碳的重量是這根碳納米管的兩萬倍的樣子,根本不彎曲,只有吹氣的時候它才會動。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這樣的辦法我們就可以測毫米級的長度上,碳納米管的強度到底怎麼樣,我們發現還是100個GPA,17%的斷裂伸長率。一般來講鋼3%就會全拉斷了,我們可以17%,這是一個超級的橡皮筋,這個橡皮筋到什麼程度,用它去做機械儲能,它可以做到這樣的級別,大家對這個級別沒有印象,但是大家知道鋰離子電池,它的儲存的機械能的能量是鋰離子電池的五倍。

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你用手指頭粗的碳納米管繩子,把350公里時速的兩公里長的高鐵拉住,把它的能量全吸收回來,然後鬆開以後它會再彈出去。它有這麼大的能力。大家可以注意到,這樣能力的原因都是因為完美超長的結構所帶來的。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這樣的話我們有了這個材料,我們用這個材料去做天梯的時候,就比美國人設想的好,你可以看到,他們是30個GPA的強度,是微米級長度測量的,他們想做到的是1m寬,0.1個mm厚的帶子,這樣的話要20噸重,花一百億美元,他希望快速的做出來,現在還不容易。其實我們發現,我們有120個GPA的強度,可以做到半米,這樣3-6噸就行了。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又往這個夢想前進了一步。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實際上還不止這些,最近拿著這樣的材料去做實驗還會有更大的發現。

在宏觀尺度下大家知道永動機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微觀情況下是存在的,比如咱們的氣體分子運動,它永動了你根本就不用給它加能量,它不會耗散掉。

有沒有辦法讓我們宏觀上永動機可行呢?

這個看似不可想象,實際上來講這件事在過去一些年裡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其中一種是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兩個固體的表面上,比如石墨,它有兩個基本的模式:一個是如果材料相同排列也一樣在滑動的時候,竟然有一個公度的關係,這個時候它的阻力會特別大,這也是我們的軸瓦從來不能用同一種材料來做,軸瓦和軸一般是分開的,但你要錯個角,它就是非公度狀態,主要是原子與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問題。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1990年的時候一個日本人就提出來,如果是非公度的固體表面,有可能它的摩擦力很小,但小到多少大家沒數。

我們就去做了個實驗有沒有可能這樣,讓碳納米管在裡面滑,如果你能保證這兩根管的螺旋角是不一樣的是結構完美的管,它就有可能永遠振動下去。我們在做實驗的時候發現其實有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話我們毫米級長度的管,砰一下就彈起來了,我們仔細做測量就發現可以拽出很長很長來,基本上沒有作用力,小到什麼程度呢?釐米級的長度拽出來,拽出十億個碳原子出來只有一個納牛,也就是一個共價鍵的力量都超過這個。它只是克服了石墨表面的力量,我們測得的摩擦力比現有所有的報道小四個數量級,大家想我是不是在釐米級長度上做到了只有克服表面的力量,雖然這和永動不永動沒關係,但從這個角度講給大家帶來一個希望,將來我們有可能做成以前我們夢想實現的東西。

碳納米管,架起通往太空的天梯

總的來講大家會注意到,如果我們追求卓越,追求完美,把材料做到極致,那麼我們可以實現我們的夢想。

作者 / 魏飛(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