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其實“思”的好處遠不止學習。

擁有獨立思考和質疑的“鑰匙”,才能打開真正的精彩人生的“大門”。

——虎媽


作者 | 粟言

來源 | 男孩派(洞見旗下賬號)


孩子們上網課以來,真真發生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

一名一年級小男孩就整整齊齊地上了一堂高二化學課。不僅聽課一絲不苟,筆記也做的極其專注。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看到這筆記,大概會以為孩子開小差了吧!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看了化學課的內容才知道,孩子真是太難了。

原來男孩上網課選錯了臺,誤打誤撞上了化學課。

爺爺奶奶發現不對勁,讓孩子換臺,孩子堅決不換,還氣爺爺奶奶打擾了他。

“真是個好孩子”

“這孩子將來肯定是個學霸。”

然而,我卻滿腦子的擔憂。

孩子聽不懂為什麼不說呢?

這樣毫不質疑的“偽學習”真值得稱讚嗎?

明代學者陳獻章曾說:“學源於思,思源於疑”。

疑是人類打開宇宙大門的金鑰匙。

敢質疑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才能獨立思考,不斷創新。

敢質疑,會質疑,孩子的未來才會發光。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更多彩

陸九淵曾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前不久,一群小學生就因質疑教輔書,被大讚。

孩子們發現數學教輔書上有問題,就給編者寫了一封信。不僅指出了問題,還想到了解決辦法。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這道題,兩個答案都是7×7=49,孩子們覺得沒有意義。

“我們建議把一個乘法改為除法。”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這道題,往前推20分鐘,就算出了答案。這是用數學方法計算出的“理想結果”。

可孩子們覺得,生活中,常常會發生一些狀況,比如堵車、檢票排隊。為了避免誤車,人們一般都會提前到達車站。

所以,孩子們建議改為:“最晚__時__分之前從家出發”。這樣表達既考慮到時間推算問題,更關注到實際生活運用。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在回信中,主編大讚孩子們:

“大家能夠將數學課中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是真正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意義。”

“學習就是這樣,敢於挑戰教材,敢於挑戰權威。”

敢質疑是提出問題的第一步,提出問題才能創新。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力和想象力。”

前不久,山東的王雨舟在“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全球總決賽中奪冠。

這個獎被譽為“華人青少年的諾貝爾獎”,是國內中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最高獎。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然而,他的論文選題就來自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生活問題:“外賣路線怎麼規劃能送的更快?”

帶著這個問題,運用相關知識,王雨舟給出了最優決策。

獨立思考和問題意識,使他脫穎而出。

創新意味著對舊事物的否定,一個人首先對舊事物具有懷疑精神,才能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才會有新發明,新辦法,新理論。

《學習力》一書中寫道:

“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人,就在於他們具有懷疑精神,具有提出問題的意識,沒有在知識和權威面前停止思考,從而走出了自己的天地。

所以,是否具有懷疑精神,是否具有問題意識,是創新思維的標誌。”

敢質疑的孩子,才能有質疑意識,提出問題,尋求突破。


會質疑的孩子,才能慎思而明辨,理性判斷,不斷創新。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孩子不敢質疑,更不會質疑

“哪兒有那麼多為什麼,聽著就行了。”

“專家說的有錯嗎?就你能。”

當孩子的質疑意識萌芽時,常常被這樣無情地掐斷了。

網上有個頗具諷刺意味的視頻叫“2+2=5”。

視頻中,老師在黑板上寫下2+2=5,帶著同學們大聲朗讀。

一個同學站起來說,2+2=4,老師嚴厲地呵斥他坐下。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又一位同學站起來,說二加二就是等於四,並據理力爭。

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老師竟然找來三個高年級男生,威脅男孩認錯。

男孩不向脅迫低頭,依然堅持,結果被打倒了。

再沒人敢質疑老師,老師洋洋得意地領著同學們一遍遍念著2+2=5。

視頻的確有些誇張,卻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我們總習慣於讓孩子鸚鵡學舌,死記硬背。

卻聽不到孩子的聲音,斬斷了孩子的思考。

於是,服從的孩子太多,敢於質疑的孩子太少。

海姆斯在《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一書中,把這種教育方式稱為“知更鳥媽媽”法。

我們用自己的思想替代掉孩子的。“把什麼都為孩子嚼碎,放進他們知識的鳥嘴裡,讓他們吞下。”

她說,父母更是“知更鳥媽媽”法的忠實簇擁。

父母做孩子的保險槓和護欄,給孩子過度的保護,讓他們隨時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之內。

父母指揮孩子,告訴他們玩什麼,學什麼,追求什麼,要達到什麼水平。為他們解決問題,塑造他們的夢想。

在“知更鳥媽媽”模式下,很多孩子陷入惰性思維模式,失去了寶貴的問題意識,他們只是“知識的掌握者”,有知識,卻不能找出問題。

在《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中寫道:

“我們以這種方式養育孩子,對孩子來說,童年沒有成為他們學習獨立思考的訓練場,他們只是做著童年清單上的事情。

如果我們沒有教他們思考,也不允許他們思考,我們就沒有幫助孩子做好在大學,職場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準備。”

孩子們不敢質疑,更不會質疑了。

笛卡爾曾說:“我思,故我在。”

不會質疑,不會思考的孩子,如何能走的更遠呢?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做到這三點,培養孩子的質疑精神

孔子說:“疑是思之始,學之端。”

1.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嘗試。

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色弗蘭斯,一位9歲的男孩竟然質疑法律,並改變了法律。

男孩名叫戴恩,他想扔雪球,可是當地嚴禁扔雪球的規定已有百年。

“不讓扔雪球,真的合理嗎?”孩子充滿了疑問。

媽媽沒有嘲笑戴恩,而是鼓勵他:“如果你要扔雪球,那你可以嘗試一下去改變法律。”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於是,戴恩真的行動了起來。他和小夥伴們尋找支持者,蒐集簽名,準備演講資料,進行歷史調查。

最終,他極具說服力的演講,征服了每個人。

電影《殘次品》中說,比金錢更珍貴的是知識,比知識更珍貴的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鑰匙。

認真傾聽和回答孩子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問題。

面對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鼓勵他們:“你最好試一試”。

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好奇的種子,讓探索的熱情和慾望萌芽、成長。

2. 鼓勵孩子大膽提問,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

財富雜誌報道,在世界500強企業中,華裔擔任中高層管理層的比例僅為5%,印度籍的比例佔10%,而猶太人的比例則高達41.5%。

猶太人會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不無關係。

猶太人的教育中,特別重視引導孩子提問。

他們盡最大努力和孩子對話交流,鼓勵孩子討論爭辯,引導孩子自己尋找問題。

在無數的提問,無數的思考和思想碰撞中,孩子們的大腦飛速發展,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獨特個性的人。

蘇格拉底曾說:“問題是接生婆,他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

孩子提問時,多多反問他“為什麼?”“那怎麼辦呢?”

多和孩子談論有深度的話題,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

促使孩子思考,激發其探究慾望,引其思辨。

3. 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學會放手。

老鷹教小鷹學飛翔,面對害怕的小鷹,老鷹會直接把小鷹趕出巢。剛學會飛的小鷹總飛不遠,老鷹會一次次把小鷹推下去。才有了搏擊長空的雄鷹。

孩子的思想也是如此,須經歷千錘百煉,方可有自己的獨立思想。

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學會獨立思考。

既不在權威的重壓下懷疑自己,也不人云亦云,喪失堅持的勇氣。

敢堅持自我的孩子才能走出獨特的步伐。

一年級男孩上了一堂高二化學網課:敢質疑的孩子,人生會更加多彩

羅素說: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權威,因為你總能找到相反的權威。

不拘泥於標準答案,不迷信權威,懂得分辨。讓孩子學會思考,尋找自己內心的答案。

孩子不是父母精心修剪的盆栽,而是種屬不明的野花。

給與合適的營養與環境,且待他們綻放出獨特而瑰麗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