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媽媽會“滿腹怨氣”?都說帶娃辛苦,其實是這3點在作怪

“媽媽,我今天穿什麼衣服呀?”,“媽媽,你什麼時候才能帶我去圖書館呀?”……自從有了孩子,媽媽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清閒又自由的生活瞬間變得忙碌起來,每天不僅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更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有時候甚至還要辭掉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生活當中,可謂是有了孩子之後孩子就是自己的世界

但是放眼國外,很多媽媽都是一人帶多個娃,而且也不會顯得很勞累,但是在中國,媽媽們往往只是照顧一個孩子,就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為啥中國媽媽會“滿腹怨氣”?都說帶娃辛苦,其實是這3點在作怪

寶媽帶娃,婆婆也來幫忙,為啥還會這麼累?

同學芬芬生完孩子後就做起了全職寶媽,由於自己初為人母,帶娃也沒什麼經驗,於是就把遠在鄉里的婆婆給接過來了,這樣可以幫著一起照顧孩子。

原本以為有了婆婆的幫忙,日子會好過不少,沒想到這只是自己的錯覺。

剛開始,婆婆是很會照顧孩子,而且還會教給芬芬一些育兒經驗,可是沒過多久,芬芬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看不慣婆婆的一些育兒方式。

比如,孩子的奶瓶婆婆經常是用冷水沖洗一下,從來不知道要高溫消毒,孩子的衣服只要不是特別髒就不換也不洗。

為啥中國媽媽會“滿腹怨氣”?都說帶娃辛苦,其實是這3點在作怪

雖說這些行為芬芬特別看不慣,但是礙於老公的面子,芬芬也不便說些什麼,實在不行就自己多幹點,省得鬧出什麼矛盾。

可是好景不長,因為是第一胎,芬芬帶娃確實是經驗不足,有一次差點讓寶寶嗆奶了,為此婆婆經常批評芬芬,說她毛手毛腳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的,這讓芬芬心裡很不舒服。

更讓人生氣的是,老公就算在工作之餘,也從來不會幫一點忙,可如果孩子有點什麼小問題,他就會指責芬芬沒有照顧好孩子。

有時,芬芬會很懷念生孩子以前的生活,那時候不但有自己的工作,還不用看人臉色,雖說現在收穫了當媽媽的喜悅,但是自己一點兒都高興不起來,因為她不知道現在的自己為什麼會這麼累,不只是身體上的勞累,更多的還是心理上的乏累。

為啥中國媽媽會“滿腹怨氣”?都說帶娃辛苦,其實是這3點在作怪

為啥中國媽媽帶娃時常會“滿腹怨氣”?其實是這三點在作怪

1、丈夫對家庭的漠不關心

很多丈夫因為每天要面對繁重的工作,所以一回到家就會叫苦連天,更沒有多餘的精力幫助妻子照顧孩子了。但是有時候,寶媽們還會發現,本來自己已經身心俱疲,照顧孩子也是盡心盡力的,可是丈夫只會批評妻子哪哪做得不好,這就會讓寶媽認為自己總是吃力而不討好,進而產生情緒低落。

其實,照顧孩子身體上的勞累挺挺也就過去了,可更多的還是不被他人理解的心累。

為啥中國媽媽會“滿腹怨氣”?都說帶娃辛苦,其實是這3點在作怪

2、婆婆參與其中引起家庭矛盾

一個家庭當中,如果婆婆能夠參與帶娃本是件挺好的事兒,畢竟多一人分擔,寶媽也要輕鬆不少,可是由於兩人之間的生活理念以及育兒觀念的不同,所以常常會發生矛盾。

婆婆嫌兒媳沒有經驗,笨手笨腳還愛擺臉色;兒媳嫌婆婆不愛乾淨,思想守舊還說不通,兩人就為一個孩子而彼此僵持著,最後鬧得誰都不痛快。

其實,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老人幫忙帶孩子是理所應當的,但事實是,老人並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

對於那些肯幫忙的老人,也是出於對自己孩子的關心和對孫子的關愛,才會放棄本該清靜的晚年生活,跑來照顧孩子,這是一種情分所在。所以說,當老人幫忙帶娃時,我們要多加理解,相互體諒,這樣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為啥中國媽媽會“滿腹怨氣”?都說帶娃辛苦,其實是這3點在作怪

3、寶媽帶娃失去了正確的定位

長期以來,女主內男主外是人們所認同的主觀思想,所以在很多家庭當中,丈夫出去工作,妻子安心在家帶娃是理所應當的,這也是造成中國媽媽感覺力不從心的原因之一。

其實,在照顧孩子上,夫妻雙方都是有義務的。

雖說在特殊情況下,很多寶媽不得不全職來照顧孩子,但是這種做法還是不被建議的。

因為不管你是有萬千理由,單單是和社會脫軌這一點就足以讓你身心俱疲。比如,你會經常聽到別人問:“孩子都上學了,你怎麼還不去上班?”“帶孩子就不能上班了嗎?那個誰誰誰帶兩個孩子還不是照樣上班。”這些閒言碎語就可以讓你無言以對。

為啥中國媽媽會“滿腹怨氣”?都說帶娃辛苦,其實是這3點在作怪

都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身為孩子的媽媽,雖說一些家庭瑣事會時常讓我們感到不滿,但是我們也要學會適當的調整自己,凡事想開一點,看淡一點,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我們更要找到正確的定位,讓自己成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女人,這樣一來,孩子也會以你為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