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檔 文化自信

這得多沒文化自信啊

說實話。因為日本友人,引用古文的幾句詩詞而引起全國人民關注。我覺得有些悲哀。特別是剛開始看到網上到處都是一副慚愧的樣子。其中不乏大學教授和博士生。

這本來沒有什麼。隨便一個小學生都可以背誦無數古詩詞。但為什麼大家還羨慕日本友人傳達感情用古代詩詞呢?因為即便是一個大學教授,大多數缺乏日常的審美。

我們向來缺乏審美。羨慕別人用古漢語更加說明審美的缺失。因為對於很多嚴肅的漢語作家和詩人而言。大量使用成語,甚至容易引起誤會的詞語,是缺少藝術表現的。我們缺少的恰恰不是背誦古代詩詞歌賦。而是基於現代漢語的美的表達。

而可悲的是。現代漢語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詩歌和小說走到什麼地步了,藝術在表達什麼?大多數人是缺乏基本的常識。不要說文化水平,即便是博士生除了文學相關專業的,有幾個人知道中國文學史,中國藝術史。

有幾個人讀過於堅,韓東,李亞偉,柏樺這些20年前就聞名的詩人的詩歌。更不要說伊沙,西毒何殤等人的口語詩歌。中國漢語的探索並不落後於世界,甚至具有超前性。但是,大家並不關注。即便放到你跟前,也被嗤之以鼻。反而古代詩詞大家知道得多些。

為什麼?因為我們從來不關心審美。只關注影響力,牛逼,並且裝逼。只喜歡皇阿瑪加愛妃。男人恨不得人人當皇帝,女人恨不得當貴妃娘娘。

這其實也沒什麼。生存最重要。不一定非要審美。

可是,硬把暴力當審美,硬把一種標準強加給所有人。這就有點弱智了。

看到網上長江日報的文章,頓覺悲哀。氣憤,但又無話可說。畢竟很多人可能就是這樣想的。吃飽飯最重要,活著最重要。所以有那麼多無聊的網絡穿越小說,可以傳達一種被追捧的觀念:回到古代完全不講節操,不講理性,只要活著什麼都可以做。而古人都是傻逼。這種思想是很有群眾基礎的。

更可怕的是。還有某高大上公眾號發佈:只有歌頌英雄的戰狼等等電影才是符合中國的。什麼奧斯卡,戛納,諾貝爾文學獎沒什麼了不起。我呸。你還就能代表中國了。反正作為資深的中國人,我是不願意被你代表。

我就覺得諾貝爾文學獎了不起。

凡是有點常識的人,有點現代化理性的人,都會認識到,承認價值多元化,是一個起碼的智力水準。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吃饅頭,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吃米飯。

中國和其他國家交往還要和平共處呢!

其實,現在教育的發展。技能水平越來越高,有知識,有信息的人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各個領域的牛人。但是為什麼常常會做出沒有理性的思考和言論呢?

因為,只學習了信息,學習了知識,但是卻沒有成為個人的生命體驗。在這一點上,學習古文是有用的。至少要看下孔子他老人家論語中的,人應該有點嚮往君子的理想。哪怕是偽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