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網友修一塊破碎的“和田玉”, 拿到貨後成了玻璃,頓時傻了

幫網友修一塊破碎的“和田玉”, 拿到貨後成了玻璃

,頓時傻了

前幾天有個網友寄過來一塊和田羊脂白玉讓我幫忙修一修,說是他的好哥們去旅遊花高價買來送給他,沒戴多長時間就摔裂了,意義非凡讓我務必好好設計一下。一般這樣的玉石可以進行金銀鑲嵌或者根據現有形狀進行打磨修飾。

我收到貨頓時傻眼了,這樣的“羊脂玉”不知道怎麼與此網友商量,但還是耐住性子用修飾多次的語言與他溝通,希望他能夠淡定沉著。

說到這看恐怕很多朋友都看出來了,這樣的乳化玻璃冒充和田玉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產地非常氾濫,大多遊客們帶回家的特產好東西真心不多,其實只要大家稍微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這樣的“羊脂玉”無結構、無玉感、有點輕甚至表面有磕碰的劃手的小豁口,就不會盲目的入手啦。

這貝殼狀的斷口再模糊的圖片也是一眼玻璃製品,世面所說的“蒙料和田玉”其實也是乳化玻璃,雖然這樣的文玩市場蒙人現象已經大眾知曉,但是每年依然有很多人上當不知這是為何?

還有這種作色的黃皮子原石(有的純石頭有的其它石英岩),甚至開一個口裡面填充一塊玉石或者乳化玻璃,不過現在能夠上這樣當的人已經不多了。

這些仿玉石玻璃主要是乳化玻璃,是通過在熔融狀態下的玻璃質中添加一些無機礦物質粉末或通過充氣並快速攪拌產生細小而密集的氣泡,來降低玻璃的透明度,而模仿玉石似透非透的特徵。也有個別乳化玻璃做的非常漂亮,甚至一眼就是頂級的羊脂級別了!

幫網友修一塊破碎的“和田玉”, 拿到貨後成了玻璃,頓時傻了

如果不懂玉石還是謹慎一些,管好自己的錢包與衝動,千萬不要聽故事,文玩行業凡是有故事的東西都有相應的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