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孫儷的救贖,孩子對家庭的憧憬!“幼齡化”父母教育悲劇

每天都有話題的《安家》

《完美關係》等多部電視劇對於人物的刻畫越來越細膩,其中關於原生家庭的問題引起了大多觀眾的關注.

其實在之前“原生家庭”這個話題就已經開始被廣泛討論,《都挺好》《歡樂頌》中統統有與之相關的例子。

不論是《安家》中孫儷所飾演的房似錦,還是《完美關係》黃軒所飾演的衛哲,可以看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不負責任的父母本就該被批判,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問題讓大家統統選擇為孩子發聲。

《安家》孫儷的救贖,孩子對家庭的憧憬!“幼齡化”父母教育悲劇

《安家》中孫儷飾演房似錦

迂腐“低幼化”父母,自己三觀還未形成,何論去教育孩子

許多家庭不是一家三口,而是有著兄弟姐妹,正完全體現了普通家庭中的溫馨和矛盾。上有大姐受重視,下有弟弟要謙讓,作為老二總被忽視。

父母即使再好,再體貼溫暖,也無法做到個個都照顧周全。總是有遺失錯漏的地方,更何況是三觀有偏差且“低幼化”的父母呢?

房似錦的母親可以說是“幼齡化”父母的代表,潘貴雨自私偏心缺乏良心,不注重教育方式,只懂滿足自己。

重男輕女的想法迂腐而嚴重,瞧不起閨女非打即罵,卻恬不知恥的以“母親”的身份要挾女兒養家餬口。

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不要臉”的媽!

《安家》孫儷的救贖,孩子對家庭的憧憬!“幼齡化”父母教育悲劇

《安家》房似錦媽媽

“低幼化”父母言行舉止正常表面上看不出問題,剝開外殼卻可以發現三觀殘缺思想不正,猶如“巨嬰”冠上了父母的名頭而已。

將自己的過錯推卸到別人身上,同時伸手便要企圖從別人那裡得到所有,完全忘記了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有的責任和義務,毫無羞恥之心。

自己都活得稀裡糊塗的,嬌慣蠻橫習慣索取,這不是 “巨嬰”還是什麼?三觀都不健全的父母,又怎麼能夠教出正常的孩子呢?

《安家》孫儷的救贖,孩子對家庭的憧憬!“幼齡化”父母教育悲劇

《安家》房似錦與潘貴雨斷絕關係

“缺愛”的孩子為何滿滿負能量?父母因“將就”相守,愛的教育更無法談起

電視劇《完美關係》黃軒所扮演的男主,雖然人前精英模樣氣場強大,私底下卻有嚴重的焦慮症。

焦慮症嚴重影響到了黃軒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甚至導致了不健康的婚戀觀,難以和女生接觸。

一切的源頭正是因為兒時父母頻繁爆發家庭矛盾的緣故,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變化。

“將就型”父母在與彼此相處的時光中磨光了愛,為了孩子而維持現狀。

將自己的憤怒公然化作了家庭爭吵,甚至把孩子當作情緒發洩的途徑,又打又罵。

到處充斥著家庭“冷暴力”的氛圍,對於孩子來說如同地獄,滿滿的負能量被孩子吸收成為了壓迫內心的“魔鬼”。

沒有愛的家庭讓孩子早早的懂得了冷漠,在揹負著壓力的情況下長大,內心深處總是渴求親情關愛。

《安家》孫儷的救贖,孩子對家庭的憧憬!“幼齡化”父母教育悲劇

《完美關係》黃軒

“原生家庭“與“心理健全”,如何保全祖國的花朵,任重而道遠!

時代在進步,日子也越來越好了,大家對於物質滿足的需求紛紛轉移到了精神上。追求健康快樂,渴望心理健全。

而心理健全更離不開家庭完美的基礎,即使社會在逐步發展“原生家庭”的問題仍然沒有減少,甚至越來越容易產生“問題兒童”。

孩子是一塊白布,父母在白布上塗抹了五顏六色。長大有了自主意識之後才發現,小時候的顏色會伴隨一生,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

父母應該用“愛”引導孩子自己作畫,而不是成為不負責任的“塗鴉者”。良好的教育才能甩脫“原生家庭”的標籤,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國家的基礎,大家的未來更要看向這群幼小的孩子,家庭教育問題迫在眉睫!

《安家》孫儷的救贖,孩子對家庭的憧憬!“幼齡化”父母教育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