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線————負債率100年

在真正的財務模型中,“負債率”應該取22%左右。

一)貸七成

人的一生中,大約只有一次機會,負債率可以到70%

看什麼看,說的就是你。


這“一次機會”,說的就是你現在買房。

譬如你買一套100W的房子,首付30W,貸款70W。負債率=“負債/總資產”=70%

這個就是極限了。往前三十年,往後三十年,再也不可能達到。

為了達到這個70%的“負債率”,你還需要一些額外條件。

1)你是按照“上限”貸款的。很多人買房時其實貸款完全不貸足。

2)你沒有“其他”任何資產。而一般人總還有一點儲蓄,股票,基金。此外契稅和裝修費其實也是“資產”。所以總負債率是到不了70%的。

3)僅限於“剛買房”第一天。


關於第3點,讓我們看一個展開說明。

假如你五年前買了100W的房子,首付30W,貸款70W。那麼僅有“交易中心”過戶那一天,你是70%負債率的。

此後,房屋是“不斷”在升值的。

在通貨膨脹的大環境下,任何物資價格都在上漲。80年代一個饅頭5分錢,現在則要5元。

五年之後,一般京滬100W的房價都漲到了300W。而你的貸款在不斷歸還。

假設等額本息貸款還剩下66W。

則“五年之後”你的負債率是66/300=22%


二)長線負債率

現在我們要問一個問題;

“在專業人士的眼裡,樓市實際可以達到的槓桿率是多少”。


關於這個問題,沒有規範的答案。我只能給出一個基於經驗和“實戰”,切身經歷大致實踐的答案:

長線負債率在22%左右。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

很多文科生小編一張嘴,“樓市充滿了炒作和泡沫,炒房客都是90%的負債率”。

通常文科生的數學都不太好,智障也有問題。90%這種事俺早就不提了。坦白說,連50%都不提了。

50%這個目標,今生無望,下輩子再怎麼努力也沒有希望。

為什麼,因為50%負債率就意味著負債:淨資產=1:1

假設你有5000萬淨資產吧。5000W淨資產在多軍內部不算太有錢的特例。

則你的負債也要有5000W。

而負債5000W是什麼概念呢。大概是月供50W。

我敢打賭在座的沒有一個經歷過“月供50W”。你們也不可能開得出這樣的收入證明。

有5000W淨資產的人很多,但他們一般都對應1100W多一點的“負債”額。月供在12W左右。


同樣道理,如果你的負債率是33%,則意味著淨資產:負債=2:1

負債率25%,意味著淨資產:負債=3:1

負債率20%,意味著淨資產:負債=4:1

就連20%也是千難萬難,萬難百萬難。絕大多數的多軍負債率在9%以下。


三)負債率不變

僅僅是保持著“負債率不變”,就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


以前我們舉過一個“螞蟻變大象”的例子。但是,其實各位只要想一想,假如你從A6789升級的過程中,始終“負債率不變”,會發生什麼情況。

答案是:貸款必須和淨資產一樣速度增長。


而淨資產的增長,是非常非常迅速的。在最初的幾年,淨資產很有可能是五倍,十倍的增長速度。

相應的,貸款幾乎沒有增長的方法。

當你躺在家裡睡大覺,“內環線最美麗”一覺醒來,你的房產或許又升值了一百萬元。

可是貸款是需要你“一筆筆去辦”的。需要你一筆筆去申請的。

  • 攢幾百萬貸款,和攢幾百萬首付一樣困難。
  • 貸款趕上增長的速度,和打工趕上房價速度一樣困難。


閒話少說,如果你想“促使”你的負債增長,你基本上只有幾種方法。

1)新買房子,按揭貸款70%

2)抵押貸款

3)信用卡

4)私人借款

讓我們看一下,“按揭貸款”的借貸率是70%,但是“按揭”嚴格地受“限貸”限制。

基本上,每個身份證就只有一次機會。到了後期完全可以忽略。你的房子肯定遠遠比身份證多。

而“抵押貸款”理論上是可以貸七成。但在實際操作中,銀行的普遍一種實踐就是“估不足價錢”。

好比你一套1000W的房子,銀行估價一般就是700W。然後在700W的基礎上再借給你490W。除非你姓趙。

這事是如此地習以為常,氾濫到我們都已經完全習慣了。

因此我們做預算的時候。通常“抵押”就是五成。預計五成,計劃五成,接受五成。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常常有一道幼兒題。你拿一杯“50%鹽含量”的水去兌另一杯“10%鹽含量”的水。請問鹽濃度上限是多少。

毫無疑問,上限就是50%。

所以抵押貸款你申請得再多,無非“以鹽兌水”。再怎麼辦也不能令你的負債率超過50%的。


而從另一個角度,因為房價是不斷上漲的。假設在一個“年漲幅20%”的環境中,你的負債率會不停被稀釋。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房價

100

120

150

180

210

250

300

360

貸款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負債率

50%

41%

32%

26%

22%

18%

15%

12%

如圖,大約只要三週年的時間,你的負債率就會由50%急劇下跌到26%左右。此後再逐漸走平。

而如果你想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再次”把你所有的房產擄新一遍。其人力和交易成本又是不可接受的。


四)平均貸款年限

你的“平均貸款年限”是多少?

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據。許多人甚至從未意識過。

對於文科生小編來說,肯定張口又吹“30年”。

對於許多普通人來說,大致心裡有概念,約26~27年的樣子。因為還了幾年。

而我們給出的答案是:“8年”。


順便普及一下算法。假設你有N套房子。

首先,把你名下所有的負債加起來,算一下總額。

其次,把你所有月供加總額。

公式是:NPER(4.9%/12,總月供,總負債)

如果我們猜測沒錯的話,這個數字是96月。


為什麼,還是那個“鹽水兌水”的問題。

“按揭”貸款是非常偶然,特例,一輩子只有一次的事。“30年期,七折,七成”絕對是政府的福利。

大寫的二個字:福利


而真實的情況呢,絕大多數時間,你只能獲得“五成,1.2倍,十年期”的上浮抵押貸款。

根據“鹽水兌水”的原理,你的“平均貸款年限”上限就不可能超過10年。


而另一方面,你又不可能“剛剛”辦好抵押貸款,剛從銀行大門出來。

假如你手裡有N套房子,並且成一個梯次運作的話。則你手中五套房子,剩餘“貸款年限”很有可能是10,9,8,7,6年。

這樣平均下來就是8年。


五)財務遠景圖

綜上,我們拼湊出了一幅“長期”的財務遠景圖。

假設一個人是堅定的多軍,他盡了一切力量來融資,來“活化”去角質化,則最終他能夠達到的財務狀態,也不過是:負債22%,貸8年。


設想一下,假設一個人擁有5000W資產。則:

  • 淨資產3900
  • 負債1100
  • 貸款8年,月供12W
  • 房租假設1.5%,每月6W
  • 虧空6W

這個已經是極限了。負債率只能到22%,再也上不去了。這裡面有二個原因,

1)貸不出

2)還不起


六)財務的分析

“長期負債率”告訴我們幾個道理。

首先,文科生小編天天倡導的“房地產泡沫”“房貸泡沫”,是根本都不成立的。

只有實戰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辛苦。

“增加貸款”此事千辛萬苦。嚴格地說可以認為是沒有任何現成通道可以增加貸款。而讓貸款和房價保持“同步增長”,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一個人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能夠達到“負債率70%”。

而這個“負債率70%”恰恰不是在多軍手中完成的。相反是由“傻空”完成的。

只有“傻空”第一次買房,他們買房的第一年,他們才是最脆弱的。最有可能負資產的。

而對於多軍,“負資產”這種事我早已絕望。甚至連負債率33%也已經絕望。負債率25%我都懷疑這輩子能否達成。

一般認為,即使是“香港97”這種級別的大跌,最多回撤也就-30%。天塌下來有傻空頂著,政府會優先照顧燒炭的人的。


其次,“第一個1000W”最容易賺。第二個,第三個,就難賺得多。

因為人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負債率70%”,在這個狀態下,只要房價大漲一輪,分分鐘資產爆倍。

但在後期,在老牌多軍手裡,槓桿負債率只有22%。

第一個一千萬最好賺。新人和資深炒家的相對距離拉近是很容易的。


第三,我們算一算多軍“保持隊伍”有多不容易。

“保持隊伍”的定義,是隨著社會財富的不斷增長,維持著“階層等級”不下降。社會精英位置不退後。

這個速度要多少呢。在《向上爬 #2120》一文中說是24%

在卷2列篇中說是25~30%


但是我們要注意另一件事,這個25~30%的“財富增長率”,你是必須在22%的極低槓桿率之下取得的。

許多人都有財富幻覺。他們剛結婚的幾年,財富翻倍非常快。動輒50W變成500W。

但其實這是建立在“一生一次”70%負債槓桿率之下的。在“貸款七成”的情況下,樓價翻一倍,你就翻了400%


但是,如果你的“長線槓桿率”只有22%,再要獲得如此回報,就殊為不易。

假設:

  • 資產1000W
  • 負債220W
  • 淨資產780W

一年後:

  • 房價1200W
  • 負債220W
  • 淨資產980W,+25%

可見,你所處的“城市”大勢必須做到+20%的增長,這樣你在微弱槓桿的情況下,才能勉強做到25%的複合增長。

而這個增長,還要求你把全倉都押在房產上,並且克服利息和房租之間的差額。

然 後 你 還 要 幹 活 每 年 新 增 +25% 的 借 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