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震盪市中的確定性

第一:國家消息面:

1、舊基建:水泥,基建:無法增加就業

2、新基建:5G、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無法增加就業

3、生物醫藥(補短板),無法增加就業

4、房地產行業的放開:應城施策


分析值得參與的點:

5G:

為什麼?主要是國家投資,國家戰略,國家花錢,不受國際環境的影響


水泥:

兩個點,舊基建+房地產的放開,主要是增加就業,

最近的消息面,土地流轉試點放開,什麼意思?試點農業用地進入房地產或者建築用地行業,土地供應增加對房地產行業來說並不是好事,但是對於水泥來說,是件不錯的事情


生物醫藥:

第一:主要是創新藥,至於政策方面,在我寫的那篇cro+cmo中有,

第二點,主要的就是,口罩,防護用品,醫療器械,國家也說了要把這些東西作為戰略物資進行儲存,尤其是口罩和防護服、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品,這次全球的大疫情明顯可以看出,我國和全世界各國醫療衛生器械在遇到重大事件後,是非常短缺的


特高壓,但是我之前也分析過特高壓了,業績影響不大,基本沒有

國內工業互聯網+車輛網,概念偏多,同時疫情下全球的電子產品、汽車的銷量必然會下滑,因為都不出門了,也不上班,哪來的工資來幹這些事兒呢?


第二:國產替代:不讓國外人卡脖子,尤其是國家的電腦系統和硬件,涉及到政府的機密+全球雲辦公的業務猛增

國產芯片、操作系統、國產電腦、

航空航天新能源領域一批國家重點工程穩步推進。


第三:由於國際疫情的持續發酵衍生出來的產業,帶動行業增長,

注:2020年可能是週期年,玉米,白糖,重點關注,科技股在今年的下半年復甦的幾率不大


一、有業績的確定性的,消費產業鏈,吃、喝、拉、撒,需求端的增長

1、需求端:超市火爆是肯定的了,速凍食品會擴大規模(出口國外+人們會有意識的屯糧)

2、供需端:國際上現在的問題:草地貪夜蛾+沙漠蝗蟲+疫情的影響,導致春季播種出現問題,夏季的農業種植出現問題,那麼糧食會出現大問題

分析:最後直接影響的結果就是:人們吃的糧食,有國家儲備糧, 沒問題,飼料會出現很大的缺口


二、宅在家中,就是玩遊戲,上網,看電視,在家辦公

1、雲公司的機器會超負荷運轉,那麼雲基礎器件的需求會大幅上升,服務器、處理器、顯卡、存儲器、芯片,光模塊

2、網上醫療會大幅增加


第四,確定下跌的消費電子

摩根士丹利表示,特斯拉今年的銷量可能會減少10%左右。
據臺媒報道,供應鏈傳出蘋果減少對臺積電AirPods芯片下單預估量,降幅或高達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