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完善點,這種新型膠囊內窺鏡符合商業規模,可用於臨床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SIAT)邱維寶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了一款新型微超聲膠囊內窺鏡(μUSCE)。這是一種配備有微型超聲(μUS)傳感器的膠囊,能夠在胃腸道壁表面以下成像。

若再完善點,這種新型膠囊內窺鏡符合商業規模,可用於臨床

μUSCE 裝置由一個微電機、換能器支架和超聲換能器組成,被包裹於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外殼中,並具有透聲窗口。該裝置直徑為 10 毫米,長度為 30 毫米的。

另外,該團隊還專門開發了一個成像平臺,以評估 μUSCE 裝置。

為了證明該裝置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對雌性長白豬進行了體內研究,因為長白豬與人的胃腸道在解剖學和生理上有相似之處。結果表明,利用該裝置評估胃腸道是可行的。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 SIAT 的黃耀才(音譯)博士:“這種膠囊內窺鏡符合商業規模,可用於臨床,但是膠囊長度和外殼需要更精心設計,以進一步開發更完善的超聲波膠囊內窺鏡。”

該研究為膠囊超聲設備的實現打開了大門,並通過高分辨率、橫斷面的體內成像論證了膠囊的可行性。

本節參考資料: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3-finger-size-ultrasound-capsule-endoscopy-effective.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