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小時候的讀書祕訣:“三到”書籤

魯迅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小時候不僅天資聰穎,還非常刻苦呢!

魯迅12歲那年,被父親送進了一所叫“三味書屋”的私塾讀書。

魯迅小時候的讀書秘訣:“三到”書籤


初入學時,魯迅對百草園中的那些“小精靈”非常感興趣,他在園中想起古人東方朔說過,有一種蟲叫“怪哉”,用酒一澆,便會消失不見。

魯迅非常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便悄悄地問先生:“先生,這‘怪哉’蟲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生卻板著臉,很不高興地回答:“不知道!”

後來,魯迅逐漸感覺到,學生應該多讀書,先生不喜歡學生問各種古怪問題。

於是,魯迅開始刻苦讀書。

後來,十分嚴厲的先生也開始喜歡魯迅的聰明刻苦,態度漸漸和藹起來。

魯迅為了勉勵自己學習,還製作了一張小書籤,書籤上有10個正楷小字:

“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讀書時,他把書籤夾在書裡,每讀一遍課文,就從上往下蓋掉書籤上的一個字。

讀過幾遍之後,就用默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練地把課文背出來了。

後來,同學們也都向魯迅學習,紛紛製作“讀書三到”的書籤。

有一次,塾師先生出了上聯“獨角獸”,讓學生們對下聯。

塾房立刻就活躍起夾了,有的孩子對出“九頭鳥”,有的孩子對出“三腳蟾”,有的孩子對出“百足蟹”等等。

惟獨魯迅一語不發,等課堂安靜下來後,他站起對出“比目魚”。

先生在一一評論了前者之後,最後稱讚魯迅對得最好。

因為“獨非數字卻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數字,卻相當於“二”。兩者雖俱無數字卻都有數的含義,真是恰到好處。

經先生的點撥,同伴們佩服得五體投地,魯迅雖小卻語驚四座,想必和他之前好讀書的積累是分不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