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應當觸及孩子的靈魂!記一個初二青春期女孩的故事


這是一個發生在青春期的女孩身上的故事。

有一次和一個初二的女孩聊天,聽她說起,她現在非常討厭她們的班主任老師,本來以前挺喜歡這個老師的,覺得他數學課上的挺幽默,課堂氣氛挺活潑。當她們犯錯的時候也很有耐心,寬嚴相濟,很受大家愛戴,可是有一件事卻讓她在心裡耿耿於懷,對這位老師產生了不好的印象,以至於現在她常常跟老師對著幹,數學作業直接不交了,老師問她為什麼不交作業啊,都是一句不會將老師直接頂了回去,上課也不聽講,班主任聯繫家長也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情況,總之孩子對老師的態度很冷漠,跟之前判若兩人。

真正的愛,應當觸及孩子的靈魂!記一個初二青春期女孩的故事


自這件事完了之後這個孩子就變了,她認為老師那天對他媽媽不夠尊重,讓他的媽媽很難堪,雖然在家她和媽媽的關係也不是很好,甚至很少說話,可是那也是她的母親,她不會允許一個外人對她的母親大聲吼叫,而班主任這種行為嚴重地損壞了她的這種自尊界限,讓她無法忍受,所以才導致了她和老師之間關係的突然惡化。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呢?

老師在這個問題中對學生認真負責,對於家長的行為很憤怒很無奈,可以看出老師真的是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為了學生著想,可是學生的家長卻使不上勁,對孩子聽之任之,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在孩子小小的時候就給孩子養成了一些壞毛病壞習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時候養成的壞習慣,現在已經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骨子裡面,又豈是那麼好改的?家庭教育的失衡往往是造成孩子問題的根源。

真正的愛,應當觸及孩子的靈魂!記一個初二青春期女孩的故事


作為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如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第一、尊重孩子尊重家長

作為老師,我們能做的就是去認同孩子這種差異性的存在。然後想辦法根據孩子不同的特點去引導教育。那麼首要的就是要尊重家長,尊重孩子。教育是平等的,對於孩子和對於家長來說,都有被教育的權利。平等的教育本來就是教育的一種最基本素養。雖然有的時候對於家長的行為很憤怒,如果將這種怒火直接發洩到家長身上,那不僅於事無補,還會引起家長和孩子的反感,對於自己的教育工作效果反而會越來越差。因此無論什麼樣的孩子和家長,尊重是第一要素,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和家長的尊重,才能進行教育的開始。

真正的愛,應當觸及孩子的靈魂!記一個初二青春期女孩的故事


第二、尋根問題,究其源頭

在後續的聊天當中,老師才發現女孩的問題真正出在哪裡,為什麼她如此迷戀手機

她的父親經常在外面跑車,母親經常上夜班,回家以後,父母都很累,基本上沒有時間陪她說話,也沒有時間看她寫作業都是靠她自己。而且父親的脾氣特別暴躁,她稍有做到不對父親就經常訓她吼她。從她小時候開始一直就是這樣,到了現在她長大了,當父親再吼她的時候,自然就跟父親進行頂撞。父女關係惡劣,往往好幾天互相都不說話,有的時候她看到父親被自己頂得說不出來話的時候,心裡竟然有一種莫名的快感。現在放學以後,直接回到自己的房間,跟父親一句話都不說。

其實這個女孩有這樣的表現,根本原因還是家庭教育有問題,父親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一直以簡單粗暴的說教為主,並沒有真心細緻的為孩子考慮過,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她的問題,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他認為對孩子的吼叫訓斥就是對孩子的嚴格要求,也是一種對孩子的愛

真正的愛,應當觸及孩子的靈魂!記一個初二青春期女孩的故事


第三、給孩子愛,讓她有溫暖。

在這之後這個老師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他跟這個孩子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將孩子的問題都表達出來,然後把家長的問題也表達出來,然後給他們提了一些跟孩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以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為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多理解孩子的感受

作為老師,在知道孩子問題的根源以後,老師對這個孩子也進行了特殊的關照。剛好要臨近期中考試了,老師就專門給這個孩子準備了一些考試用品,修正帶,2b鉛筆,尺子,圓規,練習本,筆芯等,然後用一個袋子裝起來送給這個孩子。並給她加油打氣叮囑她好好考試。雖然是一些很微小的物品,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確實很感動,從他的眼神當中你就可以發現不一樣。在以後每天上學放學時間,只要碰到老師,她都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叫一聲老師好,那樣的表情是老師以前從來沒有見到過的。

真正的愛,應當觸及孩子的靈魂!記一個初二青春期女孩的故事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孩子雖然在行為上有所改變,但是其實成績並不是很好。這位老師又給她專門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老師有一段話是這樣跟她說的:

你現在學習並不好,可能你現在覺得學習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你要為自己的將來想一想,在你工作的時候,你能夠做些什麼?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你將來有沒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現在的生活呢?


其實老師的意思就是在關心孩子學習生活,跟孩子保持親近的關係之時,去嘗試喚醒孩子學習的慾望,讓孩子去認真思考一下。無論孩子有沒有增強對學習的慾望,但這封信無疑又拉近了孩子跟老師的距離,增加了孩子對老師的信任和親近感!

再後面,老師就邀請這個孩子和其他同學到自己的家裡去做客,在家裡請他們吃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濃濃的愛和關心。

就這樣通過老師的一系列舉動,孩子的行為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至少當老師要求她做什麼的時候,她都會很順從很懂事的去完成,並且上課在努力回答問題,認真完成作業,這對於她來說就已經是一種非常大的轉變了。

真正的愛,應當觸及孩子的靈魂!記一個初二青春期女孩的故事


結語:

你對孩子的愛,孩子肯定會看在眼裡,化在心裡。當你真正的關心並真正的為孩子去著想的時候,她一定會能感覺到,你對她的愛和關心,若感覺到那種愛的溫暖。那麼她能回饋你的,也會是你所希望她能改變的地方。

對於每一個孩子的教育,都要好好尋找問題的根源在哪裡,然後對症下藥,在關心愛護孩子的基礎上,用正確的方法,就一定能夠起到改變孩子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