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繼續做實“有土”“離土”兩篇脫貧文章

海原:繼續做實“有土”“離土”兩篇脫貧文章

近年來,海原縣結合當地實際大做“有土”“離土”兩篇脫貧文章,在“有土”文章上全力發展種草養畜、馬鈴薯、枸杞中藥材、瓜菜等與土地有關的四大有土產業;在“離土”文章上著力打造勞務輸出、交通運輸、剪紙刺繡、清真餐飲等與土地“絕緣”的四大勞務品牌。今年,海原縣將繼續做實“有土”“離土”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據瞭解,今年海原縣將緊盯貧困群眾穩定增收這個目標,在全程聚焦產業這個根本上下足功夫。目前,“有土”產業上,海原縣強化了農業春耕生產資料供給保障,建立縣外到縣城、縣城到鄉鎮、鄉鎮到農戶三級春耕農資調運、配送管理體系,確保農資足額、及時、安全配送。在突出農資供給主渠道的同時,積極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採購、統一儲備、統一配送,全面保障農資供應。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為了打消老百姓顧慮,減少出行,我們合作社一班人積極行動,全力做好春耕備耕各種物資的調運和配送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海原縣砂甜寶硒砂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丁曉龍說,硒砂瓜是海原縣關橋鄉的支柱產業,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也是春耕備耕關鍵期,合作社統計了農戶需求,積極採購各類農資,以滿足春耕需求,不耽誤農戶的施肥與耕種。

此外,海原縣加強扶貧小額信貸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力度。縣內各金融機構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和區市相關政策,認真落實續貸、展期等政策,加大對貧困戶的支持力度。目前,海原縣扶貧小額信貸新增貸款1170戶5315.62萬元,到期展期276戶1200萬元。疫情期間銀行通過手機銀行APP、網上線上業務、創新“惠農e貸”“黃河e貸”等金融產品、採取“不見面貸款”方式辦理扶貧小額信貸1094戶4805萬元。

在“離土”產業上,為做好疫情期間群眾外出務工工作,海原縣通過“輸前、輸中、輸後”三項準備,強化組織引導和管理服務,組織農民工返崗就業。輸出前精細摸排,通過電話聯繫、微信二維碼填報等多種方式掌握就業意願,及時發佈各類務工信息,掌握務工需求底冊。輸出中精準對接,與輸入企業密切聯繫,為一定數量規模的外出務工群體承包車輛,採取全面消毒防控措施,降低疫情傳播風險。輸出後持續跟蹤,對接企業就農民工到崗後的管理措施、工作安排等方面進行多次協調,做農民工返崗就業的堅實後盾。

截至目前,海原縣集中組織輸出務工人員7批,輸送員工28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05人。此外,海原縣閩寧紡織製品有限公司等4家提供扶貧崗位的公司已復工復產,4個扶貧車間已復工復產。為切實把疫情對貧困群眾的影響降到最低,海原縣還在全縣設置農村保潔員、防疫消殺員、值班值守員等270個崗位,按照公益性崗位每月給予800元補貼,直至疫情結束。(記者張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