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區“防疫復產聯盟”顯神通

疫情在“控”,春耕正“動”。目前,春耕生產正當時,雨湖區實施“科技特派員+本土農技骨幹”的防疫復產聯盟聯絡機制,將科技專家、農技骨幹結成對子,深入田間地頭,下沉到全區農業企業、規模種養殖戶中,進行聯絡、指導,為疫情防控助力,為農民農業生產“會診”解憂。

“本土農技骨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熟悉農村總體情況,擅長從宏觀層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而科技特派員是農民農業生產的‘家庭保健員’,對於農業生產遇到的具體技術難題和新農產品推廣,能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組建‘科技特派員+本土農技骨幹’的防疫復產聯盟聯絡機制,就是為了幫助農民更好地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各方面問題,成功達到增產增效、豐富市民‘菜籃子’的效果。”雨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提供更加全面、精準的幫助,科技特派員和本土農技骨幹“結伴”,對全區蔬菜、生豬、家禽、水產等農業企業、規模種養殖戶基本情況以及各生產基地、農資店種子種苗、農藥、化肥等供需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根據摸底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疫情防控與春耕備耕、復工復產相結合的應對方案。他們還根據各農業企業、規模種養殖戶的實際情況,精準地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科技特派員與本土農技骨幹走進田間地頭、大棚菜地,實地查看已復工的36家農業企業生產情況,“零距離”提供技術指導。同時從資金、農資供應等著手,幫助農業企業、規模種養殖戶積極申報支持應對疫情加快復工復產的相關補助項目,確保農業傾斜政策及時送達“田間地頭”。據統計,目前共幫助申報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等項目80個,採購複合肥6200噸、尿素2400噸、鉀肥1500噸、早稻種子200萬斤,利用設施大棚搶播小白菜、莧菜、空心菜、油麥菜、生菜等1500畝,農業生產呈現出欣欣向榮景象。

為破解受疫情影響而致使農產品滯銷的困局,暢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科技特派員和本土農技骨幹“各顯神通”,巧用線上交流平臺、營銷小程序等,積極組織農業企業參加農業農村部“滯銷賣難熱線信息”線上產銷對接專項活動,加強與步步高等大型商場、加工企業的對接,引導協助綠豐、瑞豐等國省龍頭企業發揮優勢,幫助銷售滯銷的農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