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懂事,可以說是一位家長對於孩子的最高要求和誇獎了。當有個人誇你家孩子真懂事的時候,你心裡肯定美壞了,畢竟孩子懂事,就意味著家長可以少操點心。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其實,我們都懂得“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的這個道理,有些孩子太過於“懂事”的行為和表現,其實是在暗示情商低,家長要開始注意情商培養了。

l 老實聽話

當你所有的要求和指揮,你家孩子可以一件不落的完成並且不帶任何牴觸情緒時,也許你會感覺到順心和寬慰。

但當你滿足於自己的教育成果時,也要仔細思考一下,在孩子成長髮育的時候,他自我意識是非常強的,對於自己的物品、空間還有規則是十分維護的,如果家長破壞了他的規則,小孩子是會通過發脾氣來表現自己的。

所以,家長想一下,當你要求你的孩子去做違背孩子天性的要求時,你的孩子是否有什麼牴觸的情緒,如果沒有表現出來,這就是情緒隱藏了起來,極其不利於情商的發展。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l 逆來順受

乖乖的接受一切安排,沒有反抗,沒有任性,這樣的孩子其實是最可憐的。因為沒有安全感,生怕自己的行為惹怒對方,所以只能壓制自己,接受安排。

長期下來,孩子就會形成“討好型人格”缺失了自己的真性情,所有外在表現都不再真實,孩子也不再會用自己的情商去判斷了。長大後,孩子也會因為“討好型人格”不善於拒絕對方,陷自己與不義當中。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l 不爭不搶

孩子總是自覺的照顧弟弟妹妹,把“大的讓著小的的孔融之道”深深印刻的心裡。

許多家長常常教育自家孩子要懂事,要把最好的留給別人,甚至喜歡的東西也是如此,看上去是情商培養,其實是對孩子情商的一種壓制。

在孩子把自己的心愛的東西“送”出去之後,才誇讚孩子說“寶寶真懂事”,一旦孩子拒絕,大人們就會以 “你不乖,爸爸、媽媽不喜歡你了”這種話來威脅孩子。

過分讓孩子學會謙讓,而孩子的真實需求永遠處於“無法滿足”的狀態。長時間積攢下來,就會讓孩子形成“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是不是我不夠好”一系列的卑微負面情緒,導致孩子情商低。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那我們有什麼解決方案呢?

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家長需要先尊重孩子,在這個基礎上,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注重情商培養,而不是一味的讓孩子妥協。

改變應該從家長做起,家長應該順應孩子們的一些正常行為,甚至有時一些小任性也應該容忍,這樣可以為孩子營造出有安全感的氛圍,讓孩子在這種氛圍中健康成長,為情商培養打下基礎。

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孩子,去維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也可以維護孩子自我意識的正常發展,只有自我意識發展的好,孩子們才可以正常的與同伴及外界接觸和交往,他才會發自內心的想要分享。

情商培養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情商牽扯到孩子們長大以後的交往和社交能力。但家長切記不要太過於揠苗助長,想要迫切的孩子培養成“情商小天才”,只有當孩子真正享受到分享的快樂時,情商才能得到發展。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所以當孩子的表現太過於“懂事”時,家長要注意起來,不要讓孩子“栽”在看似懂事的行為裡。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可是對於那些懂事的孩子來說,哭代表著不乖,家長的厭惡,想要糖吃只能乖乖的等爸爸媽媽給。毋庸置疑,很大部分懂事的孩子,內心絕對是不快樂的。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

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孩子如果得到不合適的教育方式,會讓迷茫的孩子陷入到更巨大的不解與痛苦之中,這將讓他們逐漸失去對這個世界、身邊的親人、熱情的朋友的信任,從而喪失社會行為能力。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在愛中成長,勇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而不是被迫忍讓,被迫討好。讓孩子自己選擇,在過程中品嚐自己的喜怒哀樂。這裡提醒各位家長,注意孩子的情商和行為習慣的引導。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更有意義的,而不是單純的誇獎和依據成人的意思評判對錯。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在這裡小朗媽咪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套連續多年榮登亞馬遜兒童教育類圖書《探索自我的孩子》

一本為孩子打造的工具書

這是一套由英國PSHE教育專家為3-10歲孩子打造的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書,特別適合孩子和家長共同閱讀哦。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其中《我為什麼不高興》繪本中從認知常見的情緒,清晰描述各種情緒帶來的感受,面對情緒如何管理和處理,最後讓孩子理解和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等4個步驟來幫助孩子建立情緒管理模型,從而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其中《我能和你做朋友嗎?》繪本讓孩子明白在交友過程中的12個重要事項,教會孩子察覺自我情緒和他人情緒,再讓孩子學習64個提升社交技能的好辦法,幫助孩子積極思考和行動,從而幫助孩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積極模型。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全書在功能性、知識性、可操作性上,做到遇事隨手可查,能夠在簡單有趣的語言傳遞正確的、重要的交友知識。且作者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學得會的方法來解決具體問題,使用科學使用的圖表工具,讓孩子更加了解自己。在家長層面詳細貼心的做好了家長指南,讓親子共讀互動交流變得更有趣,更深入,更有效。

關於繪本的評價

關於這套繪本在知名的教育專家張怡筠博士口中是“一套對孩子情商發展有益的工具書”。美國兒童發展協會會員、兒童教養類暢銷書作家陳忻博士口中更是一本“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教科書”。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全套書共4冊,分別是《我是什麼會煩惱》、《我能和你做朋友嗎》、《我是從哪兒來的》、《我為什麼不高興》,中信出版集團出版,原定價為:159,現在購買只需要97,一頓麥當勞肯德基的錢就能讓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擁有更快樂自主的童年。

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情商和交際能力,還不快快行動!

孩子有這三種“懂事”表現,可能暗示情商低,家長可別瞎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