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購房量8年低點:病毒嚇跑購房者和賣家,億萬富翁表示危機重重

點擊收聽今日海外置業資訊



美購房量8年低點:病毒嚇跑購房者和賣家,億萬富翁表示危機重重

美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13日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近期全球衛生事件。他表示,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將允許獲得500億美元的資金。未來8周是關鍵時間,他希望可以儘早結束緊急狀態,而他本人很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接受病毒檢測。

特朗普稱,衛生部將可免除部分醫療保健設備提供商的許可要求。他要求醫院啟動應急計劃,並表示將移除一切障礙,為民眾提供醫療服務。

特朗普表示,鑑於英國出現新的病例,未來可能需要把英國也納入旅行禁令範圍,當數字合適時,將放開對亞洲國家的旅行限制。

他還表示政府與私營領域企業合作進行檢測,谷歌(GOOG.US)正在幫助開發用於檢測的網站,但不希望每個人都跑出去急著進行檢測。下週初開始,預計能額外進行50萬份檢測,有望在週日宣佈提供檢測的地點。

一米短評:消息公佈後,CBOE恐慌指數VIX跌至日低附近,日內跌17.25點至58.22點,美股尾盤不斷拉昇,三大股指收盤漲超9%,谷歌收漲超9%。

美購房量8年低點:病毒嚇跑購房者和賣家,億萬富翁表示危機重重

病毒已開始嚇跑美國購房者和賣家

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在3月12日發佈的一項快速調查顯示,全國幾乎有六分之一的房地產經紀人表示,由於對這種疾病的擔憂,買家的興趣有所下降,而十分之一的人表示,將房屋推向市場的賣家數量也減少了,而這也是包括股債市和全球樓市槓桿投資者不願意看到的,事實上,這種趨勢早在去年就開始體現。

BWC中文網財經在2月11日發表的《美國10天放水4萬億,或正將萬億赤字風險轉嫁,中國人拋售美國房產》一文中中引用路透社的分析報道稱 ,根據美國房地產行業最新數據預計,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國外買家一直在拋售美國商業房產。

到2020年第二季度,雖然,今年1月和2月,美國樓市成交開始反彈,但中國買家購買美國房屋的數量將跌至8年來的低點,對應的金額或將降至120億美元以下,更遠低於2017年和2018年的300億美元。

但上述情況並非個例,在美元資產的另一端,據美財政部最新公佈的報告顯示,雖然,美國本土投資者對美債需求激增,但全球央行已連續16個月大幅度淨拋售了超過4000億美債,其中,中國所持美債在最近12個月內,共拋售1236億美債。

這就意味著,美聯儲自從去年9月開始,總共投放流動性將達到5.4萬億美元規模的債務赤字風險將不能被很好的稀釋。

因為,如今美國的負債行為是一種戰略性的負債,且美國對這些主要債權投資者資本的依賴還在不斷地增強的現實,使得這種負債使美國在面對它的主要債權買家時顯得有些脆弱不堪,這更意味著,美國經濟或將出現更大損失,對此,億萬富翁投資人吉姆.羅傑斯也表示美國在高額美債的情況下,金融市場似乎已經危機重重,而美國的大債主們由於持有萬億美債將掌握更多主動權。

另一面,美國經濟除了依賴外國買家購買美債、房地產和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外,美國的稀土供應也越來越依賴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外企業,按獨立經濟戰略分析家Alessandro Bruno接受俄媒RT時分析稱,稀土就像美債一樣對美國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中國相關企業將保持在稀土精煉加工領域接近壟斷的地位,並握有主動權籌碼,而以這些都意味著對美國經濟來說並非完全沒有弱點。

美購房量8年低點:病毒嚇跑購房者和賣家,億萬富翁表示危機重重

澳祭出176億澳幣財政刺激計劃

儘管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在澳大利亞尚不屬嚴重,但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週四宣佈一個總額達176億澳元(折114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以幫助該國避免踏入經濟衰退的泥潭,其中包括向大約650萬人發放每人750澳元的一次性現金補助。

莫里森宣佈的財政刺激政策包,除了向社會福利領取者和低收入家庭發放一次性現金補貼外,還將投入13億美元以保護12萬名學徒的工作,以及斥資67億澳元支持中小企業的現金流,使它們能夠在業務低迷時期繼續支付工資。

儘管迄今為止,澳大利亞只有112個確診病例,其中3個死亡病例。但經濟學家預計,這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性為全球大流行病的疫情,將對該國產生明顯的衝擊,澳大利亞第二季度可能出現經濟衰退。

澳大利亞財長弗萊登貝格(Josh Frydenberg)表示,該刺激計劃中大部分資金將立即投入使用。模型顯示,這可能會在第二季度提振該國經濟1.5個百分點。

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澳大利亞還從未經歷過經濟衰退,即連續兩個季度的經濟萎縮。由於森林大火和疫情衝擊,澳大利亞一季度經濟陷入停滯。

“這個計劃不會給經濟帶來額外的負擔,也不能保證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但這是良好的第一步,”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首席經濟學家克雷格•詹姆斯(Craig James)表示


免責聲明:1、本文所有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2、本公眾號原創文章相關知識產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和發佈,如引用須註明出處,且不得對原文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