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留守”農民工:“經紀人”一線牽 家門口覓新機

在沿海地區務工多年的張超,最近將萌生已久的想法付諸現實:“留守”位於湖南益陽南縣廠窖鎮先鋒村的家中,在家附近找了份稱心的工作。

此前,因疫情無法外出務工,今年33歲的張超通過村裡一名勞務經紀人在南縣經開區敲定了自己的新“東家”。這家電視配件企業開出的每月4500元人民幣的工資,只比他在外地掙的少一點。“更重要的是能兼顧家裡。”留守在家的年邁父母和兩個年幼孩子,一直是這些年張超奔波在外的最大牽掛。

縣城林立的高樓、標準的現代化廠房,村鎮不斷冒出的扶貧車間……被疫情困住的這段時間,曾在過年才能回家呆上幾天的張超,開始對家鄉有了新的認識。“沒想到家鄉變化這麼大,如果家門口有好機會,何必再去外面漂?”

針對疫情下企業招工難、村民務工難問題,在廠窖鎮,通過各村勞務經紀人前期對接篩選,政府統一組織村民前往南縣經開區各企業參與“點對點”招聘,此次包括張超在內的45名老鄉一起定下求職意向。

和張超作出同樣選擇的,還有邵陽縣黃亭市鎮和平村返鄉村民楊章財。“反正是待在老家,索性就幹一次!”今年32歲的楊章財常年在浙江務工,積累了一定資金和技術,這些年開始有了回鄉自主創業的想法。疫情發生後,滯留在家的楊章財決定不再猶豫了。

租用村扶貧車間做廠房,短時間招來12名工人……在該縣“返鄉回引”聯絡服務幹部的幫助下,楊章財創辦的集成裝飾吊頂器材廠很快完成各項建設工作,即將投入生產。

據悉,通過多方努力和出臺一攬子優惠政策,邵陽縣針對因疫情防控一時不能外出的返鄉人員,組織300多家企業提供了5萬多個就業崗位。目前已引導3700餘名返鄉人員就近就業,創辦各類企業13家。

作為中國傳統的勞務輸出大省,湖南擁有1632萬轉移就業農民工。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去年7月披露的調查數據顯示,湖南外出從業人員的增幅已連續4年出現回落態勢,並呈現向省內迴流趨勢,出省務工比重下降。

在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副總隊長範素琴看來,這得益於湖南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吸引不少農民工返湘創業就業。此外,外出勞動力在中部地區從業的月均收入在逐漸增長,也促使部分外出務工者從東部沿海地區向湖南省內迴流。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湖南適時出臺、推出的一些相關政策和暖心舉措,或將更多此前選擇外出打工的老鄉留在“家門口”。

3月11日,湖南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聯合發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的八條措施》,提出將從促進勞動力供需精準對接、鼓勵企業吸納農民工就業、提升農民工就業能力、加大農民工創業扶持力度等方面發力,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農民工等返鄉下鄉創業人員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對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者,按規定發放創業擔保貸款並給予貼息……”類似利好舉措,猶如一場及時雨“下”進了楊章財的心坎裡,“又減輕了一些壓力,這讓我創業的信心更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