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五大連池市出實招營造優質環境

黑河五大連池市緊緊圍繞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全面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力營造優質營商環境。

  五大連池市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改革,按照企業、群眾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標,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和“一網、一門、一次”改革,營造最優的政務服務環境。按照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的要求,梳理調整政務服務事項53項。加快與國務院和省、市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體系的連接,推動政務服務“一次登錄、全網通辦”,大幅提高政務服務便捷性。整合構建全市政務服務網上平臺,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向“兩微一端”等延伸拓展,為群眾提供多樣性、多渠道、便利化服務。552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實現“應進必進”。依託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時匯入網上申報、排隊預約、現場排隊叫號、服務評價、事項受理、審批(審查)結果和審批證照等信息,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無縫銜接、全過程留痕,為企業和群眾辦事線下“只進一扇門”提供有力支撐。以企業和群眾辦事“少跑腿”為目標,對295項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進行了優化,大力推進減材料、減環節,整合涉及多部門事項的共性材料,減少審批材料近30%。推廣多業務申請表信息複用,通過“一表申請”將企業和個人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齊、後續反覆使用,減少重複填寫和重複提交。充分依託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各單位、各部門梳理本單位政務服務事項到現場辦理的“最多跑一次”目錄,通過優化辦事系統、簡化辦事材料、精簡辦事環節,讓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這個市積極組織實施審批制度改革,推行要件“容缺機制”“承諾機制”等方式,承諾事項全部在承諾期限內辦結,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營業執照登記註冊承諾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材料齊全的當日辦理。按現行審批流程,除重大項目外,辦理報建開工手續只需要48個工作日,不到法定時限150個工作日的三分之一。供電部門高、低壓擴辦電環節取消2項,合併6項;用水報裝申請材料減少3項,時限縮減到3-5個工作日;工商戶燃氣報裝時限壓縮到2個工作日;新建項目用熱備案申請材料減少2項,辦理時限壓減到半個工作日。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工程項目建設並聯審批窗口,實現工程項目建設前臺綜合受理、後臺並聯審批、綜合窗口出件。

  五大連池市探索創新服務市場主體方式,建立政企溝通機制,先後為10餘家企業解決實際問題18個。抽調9個單位的精幹力量組成專門工作組,負責與企業建立聯繫,蒐集整理企業訴求;積極與市經濟合作中心對接,做好招商引資項目信息統計工作,聯繫溝通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專班、牽頭領辦和幫辦部門,落實代辦幫辦事項清單和提供審批服務事項清單,幫助企業解決從開辦到投產全流程的實際問題。同時,在35個單位設立企業服務專員,負責幫助企業熟悉本部門辦事流程及辦事指南,協調幫辦權責範圍內的相關事宜。對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後,在15個工作日內協調政府召開相關部門參加的專題協調會。對企業特殊審批事項實現“我幫辦”“馬上辦”。建立企業信息臺賬、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定期到企業進行走訪調研。落實營商環境監測站(點),組建市優化營商環境微信群,設立企業訴求服務熱線電話,密切關注企業當前的生產經營狀況。對轄區內2個省級百大項目和6個黑河市級百大項目、60餘家大中型企業、30餘家小微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和電話聯繫。堅持“半月一聯繫、一月一走訪”常態聯絡機制,梳理彙總企業需求和問題清單。積極幫助謀劃發展思路,幫助協調排憂解難。制定反映反饋問題處置流程和制度,進一步加強政府與企業的溝通。(記者 林松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