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以最不尋常的方式嘗試解決其火星“鼴鼠”問題

據外媒BGR報道,自幾個月前到達紅色星球以來,NASA的“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已經完成了許多出色的工作。它為科學家提供了對紅色星球的洞察力,揭示了火星地震的更多秘密,甚至還及時發送了氣象報告。

然而其熱流和物理性能探頭“鼴鼠”一直未能按預期工作。

NASA以最不寻常的方式尝试解决其火星“鼹鼠”问题

NASA本計劃讓“鼴鼠”探頭鑽入火星地下16英尺(5米)處。它最初的嘗試乏善可陳,甚至在NASA嘗試新技術時,火星也再次將探針推倒。現在,NASA正在全力以赴,其最新計劃似乎正在奏效。

幾周前,NASA宣佈將使用InSight著陸器的機械臂將探測器物理地推入孔中。NASA表示,這種策略可以使探測器在火星鬆散的土壤中具有足夠的牽引力,以使其更深入地挖掘自己。該探針僅在可以向下挖掘時才有用。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當時表示:“任務團隊計劃命令洞察號機械臂上的鏟子按下“鼴鼠”,這是一種微型打樁機,旨在下探至火星地下16英尺(5米)遠。他們希望向下推動“鼴鼠”的頂部(也稱為後蓋)能夠阻止它從火星上的洞中退出,在最近幾個月差點埋葬自己之後,它兩次出現了這種狀況。”

沒有人知道該策略是否可行,或者是否有可能在不損壞儀器與著陸器之間的連接的情況下繼續推進探針的末端。畢竟,將探測器從著陸器上切下將意味著該特定任務目標的突然結束,因此必須格外小心,以免夾住繩索並造成損壞。

如今,NASA的InSight團隊發佈了一條推文,看起來頗有希望。這是一個非常簡短的視頻,似乎顯示了機械臂使探針微微移動:

該團隊似乎對結果感到非常鼓舞,並指出該技術“似乎正在發揮作用”。不過,現在宣佈完全成功還為時過早。

NASA以最不寻常的方式尝试解决其火星“鼹鼠”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