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設定目標,讓孩子主動學習

正確設定目標,讓孩子主動學習

過年家人小聚,和嫂子討論了一下侄子的學習問題。嫂子有點困惑:上學期和侄子約定,每次考試進步一個名次,就多獎勵50元,這筆錢可以用來買玩具或者去遊樂場玩。

開始幾次月考,這個獎勵辦法很管用,侄子連續進步五六名,之後就原地踏步甚至下滑。嫂子以為獎勵金額少了,把獎金提到100元,結果期末考試,侄子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

難道設置獎金對督促孩子學習進步不管用嗎?不是獎金越高,孩子越有動力去學習嗎?我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直到看了《小邏輯》裡邊關於“獎勵設置”的章節才想到,有時金錢獎勵不是越高,越能讓人們幹勁十足,人們的追求不同,過高的獎金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有人想得到他人的認可、有人想完成任務後獲得一個悠長假期,只有目標獎勵,觸動人的痛點,才能激發人的內在動力。

《小邏輯》的作者歐文•瑟維斯和羅裡•加拉格爾,分別是英國行為研究小組的常務董事、亞太地區行為研究小組的常務董事,在《小邏輯》這本書中,兩人把一個目標的實現細分成7個大框架、21個行為學小規則,通過具體的案例、詳細的步驟,教會人們如何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一個目標的達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能達成,在目標的制定、執行過程等方面,都很有很多的竅門,瞭解掌握了這些攻關“秘訣”,才能幫助我們腳踏實地地完成最終目標。


正確設定目標,讓孩子主動學習

一、目標制定的3個原則

“無目標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遠征”。如果沒有設定好目標就去行動,很容易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亂撞。制定好的目標,能讓我們的行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書裡提到: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兼顧很多事情,想清到底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把重點放在提升幸福感的事情上。簡單掌握以下提3個原則,讓目標可觸可及易實現。

1、單一性

在工作中,如果上級同時分給我們多個任務,我們就容易陷入迷茫,毫無頭緒、不知該先從哪個做起。目標也是一樣,如果既制定考上研究生、又定下減肥的目標,那麼空閒時間我們是應該學習還是跑步呢?

制定多個目標,容易讓我們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去琢磨先幹哪個上面,而單一目標不會,在一定的階段內,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就只有這一個,就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實現這一個目標之中,更容易實現它。


正確設定目標,讓孩子主動學習

2、簡單性

在設定一個目標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把目標簡單化,不要設定過多的額外限制。

書中提到一個概念“明亮的界限”,意思是制定簡單、透明的規則,能讓自己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越界,減少人們遵守規則所付出的認知努力

比如書中提到喝酒,有人規定自己每次喝酒不超過3~4個酒精單位。那麼在每次喝酒時都要精心計算一瓶啤酒包含幾個單位、一杯白酒包含幾個單位。

因為規則制定的複雜,在實際喝酒中很容易因為懶得去計算,就放棄遵守制定的規則,直接開懷暢飲,那這樣制定目標就沒什麼意思了。

而如果將目標簡單化,那就是工作日的晚上一律不喝酒(偶爾的聚會除外),這樣的規則就簡潔明瞭,不用費腦就能堅持執行。

3、可行性

一個目標能否達成,它在實際操作中的可執行性非常重要。

我們似乎有意要做某事,但卻未採取相應行動,這種現象被稱為“執行意向”。

在目標制定時,目標不能含糊其次,而是要把它分割成小塊,分階段去執行,對每個階段應該做的事情明確列出來,並且瞭解是否能夠執行下去,確保每個階段的小目標都能實現,這樣才能彙總起來,實現最終的目標。

二、讓目標堅持下去的3個方法。

簡單易行的目標制定好了,但很多人在執行過程中容易半途而廢,以下3個方法讓你能堅持到底實現目標。


正確設定目標,讓孩子主動學習

1、做承諾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同樣一件事情,我們如果作出了承諾,往往更有去實現的動力。所以想要讓目標持續下去:

首先,寫下你的承諾,並公之於眾

書裡提到“我們遠比自己想象的更可能屈服於群體壓力。社會的從眾傾向如此嚴重,以致於相當聰明、善良的年輕人也願意顛倒黑白。”

如果我們只是默默設定目標,周邊的人都在玩鬧並且請你一起玩的時候,你很可能就忘記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轉身加入他們的群體。

而把目標承諾大聲出來就不一樣,公開承諾能產生強大動力去守諾。這樣即使別人找你聚會、玩樂,你可以肯定地拒絕他們,專注於自己的事情。

其次,指定一名承諾裁判。

人總有懈怠偷懶的時候,有時容易放鬆警惕,這時如果指定一名裁判來監督你去執行目標,就能督促你集中精力繼續前進。

書中也提到關於指定裁判的幾個小建議:

一是你要信任裁判,相信他是公平的;二是不要找伴侶或者軟心腸的人當裁判,因為他們會因為對你不捨得而不能起到很好地監督效果


正確設定目標,讓孩子主動學習

2、制定恰當的獎勵

獎勵是讓人們堅持下去並實現目標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獎勵如果設定恰到好處,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裡要特意提一下,獎勵不能是籠統的,也不能僅有金錢獎勵,對於本來就有內在的動機去實現的目標,避免使用直接的現金獎勵,只有根據個人的追求來設置不同的獎勵內容才有吸引力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侄子,一開始獎金獎勵比較新奇,他就有動力去好好學習,後來這個獎勵已經不管用了,他想要的獎勵是父母多一些陪伴、假期一起出去遊玩。如果承諾考試進步就一起去期待已久的迪士尼,這樣的獎勵會更有動力。

把關注點轉移到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上,不設定現金獎勵,專注於那份現金會給你買來的東西。比如,購買某種體驗而不是某種物質產品,或者用於擴展社會關係”,這樣的獎勵內容更能吸引人朝著目標邁進直至完成。


正確設定目標,讓孩子主動學習

3、擅分享,求幫助

目標如果堅持不下去,很可能是我們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被困住了,這時向他人尋求幫助,就能打破困境,繼續行動。

有的人認為這個世界是冷漠的,別人不會伸出援助之手。這種想法是片面的,實際在現實中,樂於幫助他人的程度比我們想象要大得多,大約有50%願意幫助他人。

把自己的困難向他人分享,請求他人的幫忙,“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的目標就能順利執行下去。

三、2個方法提升實現目標的效率

同樣一個目標,有人用十天時間實現,有人卻僅用五天就能完成,這其中的差距就在下面兩個“訣竅”裡。


正確設定目標,讓孩子主動學習

1、善用反饋

有人制定好目標之後,就埋頭苦幹,從來不停下來做個階段總結,結果行動了很久仍在原地踏步,離目標的實現還有相當遠的距離,就像一隻盲目前行的船,所有方向的風都是逆風。也有人執行一段時間後,習慣性總結反饋,思想前面的階段做的怎麼樣,對優秀的做好繼續保持,對拖後腿的壞習慣果斷摒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然後繼續下一段的路程。

停下總結反思,是為了更好的前進。如果我們不清楚正在做什麼、做得怎麼樣,就很容易偏離正確的航向。而好的反饋不僅僅是你能知道目前的狀況,還能讓你知道當下處於的位置與應該到達的位置相差多少,能在前進中始終保持正確的認識和方向。

2、利用連接紐帶,讓目標的執行越來越熟練。

熟能生巧,在一步一步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行動起來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把整個目標當成一個有機整體,連通好各個環節的配合,提升執行的效率,讓目標早日保質保量地實現

“除了畏懼本身,我們無可畏懼。”不用在還沒制定目標時,就憂愁該如何實現它,也不用在有了目標之後,畏懼如何去執行。《小邏輯》這本書中教你把每個目標拆解成很多個小目標,並且有詳細的操作步驟指導你如何一步一步執行下去,實現最終的目標。


正確設定目標,讓孩子主動學習

通過實現目標,增強你的自信心,又因為有了強大的自信心,讓你更有動力去實現更高的目標,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人生變得豐富且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