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量不加價 九江銀行股權緣何被“變賣”

圖蟲創意圖

“股權被拍賣的價格其實折射了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經營規範且狀況良好的銀行拍賣價格會比較高。”

銀行股權拍賣再現淘寶。

3月10日至5月10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九江銀行1.36億股、合計5.65%的股權進行拍賣,起拍總價約為10.18億元,約合7.48元/股,市場價總價約為12.97億元,截至發稿0人報名。

據記者瞭解,本次拍賣已進入變賣環節。如果再次流拍,法院會解除查封、凍結,將該財產退還被執行人,再考慮如何重新處置。那麼,九江銀行股權緣何會走上“變賣席”?

股權降價拋售

此次拍賣的股權所有方為大生(福建)農業有限公司(下稱“大生(福建)農業”),為九江銀行的第四大股東,共持5.65%的股份。

天眼查信息顯示,大生(福建)農業註冊於2006年,註冊資本為30億元,經營範圍包括初級農產品銷售、對外貿易、企業管理信息諮詢等。

此批標的很大一部分最初於去年8月被第一次拍賣,當時大生(福建)農業拍賣其持有的5.02%、合計1.21億股九江銀行股權,底價約為11.28億元。並且,根據拍賣公告,拍賣的股權價格包含2018年度的分紅款,依據九江銀行2018年股東大會決議,分紅方式為每10股0.8元的現金股利。但終因無人報名而以流拍告終。

而此次為期60天的拍賣增加了約0.2億股,起拍底價約為10.18億元,約合7.48元/股。

為何此次拍賣“加量不加價”呢?

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葉法官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稱,去年8月起拍價平均每股為9.35元,若把大生(福建)農業持有的全部股份拍賣則會超出應還金額,但後續考慮到本金、利息等原因,才又追加了0.2億股。

不過,葉法官透露,這也是與大生(福建)農業及法院溝通的結果,比起留有一小部分九江銀行股權,若有人接手,大生(福建)農業更傾向於拋出全部股份。

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出,這將是九江銀行股權最後一次網上拍賣,如果這次再流拍,法院會解除查封、凍結,將該財產退還被執行人,再考慮如何重新處置。

因借款合同糾紛

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研究員遊春看來,銀行股權拍賣時有發生,是非常正常的程序。但股權降價或打折並不常見,一般都是按照原價拍賣。

這尷尬的“甩賣”背後究竟是何緣由?

上述法官向記者確認是因借款合同糾紛。

據瞭解,此次拍賣的股權中,約0.12億股質押於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分行,另約有1.23億股質押於廈門國際信託公司。

根據裁判文書網2018年的執行裁定書,廈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與大生(福建)農業、深圳市大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蘭華升、王棠莉借款合同糾紛一案,《執行證書》及相應債權文書已生效,但因上述被執行人未主動履行法律文書的義務,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才受託立案執行。

裁判文書中提到,福建省廈門市鷺江公證處對此糾紛作出了執行證書及相應債權文書。儘管相應的債權文書細節並無透露,但或許可以從京東拍賣的公告上了解更多信息。

2019年4月,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拍賣其持有的“廈門信託-融通匯智16號單-資金信託”受益權,原因為大生(福建)農業及擔保人違約。信託合同受託人廈門國際信託向大生(福建)農業及擔保人郵寄了《貸款提前到期通知書》,宣佈前述《信託貸款合同》項下所有貸款本息於2018年10月22日提前到期。根據福建省廈門市鷺江公證處出具的(2018)廈鷺證執字第00226號《執行證書》計算,至2019年3月末,信託受益權本金為1.78億元,受益權總金額為1.9億元。此拍賣最後有一人報名,以底價1.87億元成交。

就股權拍賣一事,《國際金融報》記者也致電九江銀行總部及拍賣負責人,但均無人接聽。

銀行資質如何

官網信息顯示,九江銀行原名九江市商業銀行,由當時的八家城市信用社組建而成,於2000年11月1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批准正式開業。2018年7月10日,九江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至此,九江銀行成為江西省第一家、中部地區第一家、全國第二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地級城市商業銀行。

對於九江銀行的股權拍賣情況,經濟學者宋清輝表示,港股行情一直持續低迷,再加上九江銀行股權之前無人競拍,這次變賣可能也不會有人參與競拍。

截至3月12日收盤,九江銀行股價為10.9港元/股,較上市發行價略高了0.3港元/股。

在中國銀行業協會3月份發佈的“2019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中,九江銀行憑藉235.17億元的核心一級資本淨額位列第52位,較去年提升10位。根據年報來看,九江銀行近年來的表現平穩。2019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去年6月,九江銀行資產總額3576億元,上升了14.8%;淨利潤10.86億元,同比增長2.9%;不良貸款率1.97%,較2018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聯合資信2019年對九江銀行的評級報告中提到,九江銀行貸款行業集中度較高,房地產業貸款和信託計劃投資規模較大,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相關信用風險需持續關注。

事實上,不少九江銀行的股東都涉及房地產業,比如廣州錦繡大地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肇慶市天城置業有限公司和富力地產(香港)有限公司等。儘管近年來九江銀行對於房地產業的貸款比例也在逐年下降,但截至2019年6月末,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仍佔據九江銀行貸款業務大頭,分別佔貸款總額的16.7%和14.8%。

此外,九江銀行共有32戶內資股股東的股權處於質押狀態,佔該行股權的25.33%。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對《國際金融報》分析,儘管銀行股東股權被質押對於銀行的運作本身並無大礙,但是對於股價會有不良影響。作為投資者,股民或許會擔心收不回本金而急於拋掉手上的股份。

緣何屢遭流拍

根據阿里司法拍賣信息,2017年至今九江銀行的股權共經歷了17次拍賣,僅有兩次成交。

不過,九江銀行並不是唯一一家被“嫌棄”的銀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阿里拍賣2019年共有4083起銀行股權拍賣標的,其中不少中小銀行的股權都遭遇流拍、變賣。

為何在銀行股權跌價的情況下仍無人接手?銀行股權緣何變成“燙手山芋”?

針對中小銀行股權流拍的現象,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表示,簡單來講就是價格不值。“影響價格的因素很多,例如流動性、未來的盈利預期、行業發展前景、目前銀行本身的經營情況等因素”。

另有業內人士直言,銀行股權並不高其他股權一等,經營不善的銀行股權可能低價也難以出手。

遊春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股權被拍賣的價格其實折射了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經營規範且狀況良好的銀行拍賣價格會比較高。

此外,對於競拍方的一些要求也篩選了不少候選人。比如,九江銀行股權購買人的條件中就提到,需滿足《中小城商行股東資格准入審批要點》等文件,同時,若買受人最終持股比例高於5%,則股東資格需經由江西銀保監局審批後方可取得。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