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3個女兒,4個女婿春節上門記

閱讀前點擊關注,一起分享,共同關注!

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重要節日,也是一年難得的家人團聚時刻。在很多中國人看來,你可以缺席端午節、仲秋節,但是春節一定不能缺席,除非你有非常特別的理由,否則家人不會接受你無故缺席。


家有3個女兒,4個女婿春節上門記

春節不但是家人團聚的好節日,親朋好友一大家子聚集在一起也能見證很多美好的事情發生,比如很多人會在春節前後舉行婚禮。當然你可也能會見到新面孔,帶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回家過年應該是比婚禮更隆重的見面儀式,俗話說“醜媳婦早晚見公婆”,一旦帶男女朋友回家過年了,那麼好事就近了。

我爸媽一共生育了3個女兒——我的大姐、二姐還有我,但是我家卻先後有四個女婿上門。

1 不被看好的二姐夫,成為所有女婿中的黑馬

二姐輟學後先是在家裡幫母親幹了三年農活,之後就出門打工了。打工妹一般結婚較早,二姐也沒有例外,出門打工不到兩年就要帶一個男人回家過年。當時的我還在讀初中,不明白這個男人就是二姐今後要嫁的男人,更沒想到這個男人會是我的二姐夫。

那年春節,二姐沒有回家過年,她給出的理由是放假太晚了,趕不上回家的班車。春節她就到同事家湊合一下,春節後會跟同事一起回家。

父母已經料到了事情的結局,但是我卻還沒有看透事情的本質。

家有3個女兒,4個女婿春節上門記

看到二姐夫的第一眼,我的腦海就飄出了“好醜”兩字。二姐夫的確很高,一米八幾的大個子,依然沒有辦法掩飾他的醜陋。除此之外,二姐夫年齡明顯偏大。母親向來藏不住心事,她當即就表示“不同意”。從二姐夫踏進家門到最後離開,母親始終都沒有跟這個未來的女婿同桌吃飯。

可是不管母親如何不同意,二姐已經下定了決心,最終母親只能被迫同意,給了二姐體面。二姐吃苦耐勞,生完兒子後,沒白沒夜地加班工作。在她的操持下,婆家蓋了新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當時的大姐和大姐夫還是北漂一族,我剛畢業。三姐妹中,二姐就是最幸福的一家,她已經在小康之路上一路奔跑,而我和大姐還剛起步,看不到未來。

2 大姐夫用一張嘴征服了所有人

大姐夫個頭不高,體型偏瘦。他第一次來我家的時候還是一個窮學生,當時他“二戰”考研,家裡給的經濟支持有限。大姐陪同大姐夫一同考研,倆人是一無所有。但是大姐夫卻深得人心,家裡所有的人都願意跟他講話,各種各樣的事情都願意跟他嘮叨。

家有3個女兒,4個女婿春節上門記

大姐夫參加工作後的第一年,他就和大姐在聖誕節領了結婚證,元旦舉行了婚禮。結婚第一年大姐在婆家過完了除夕就回到了孃家。大姐夫無奈只能陪大姐一起回來了,正月裡串門走親戚是例行儀式。

不管誰到我家,大姐夫都能跟別人聊到一起。尤其記得三個表叔來我家串門,大姐夫跟人家從種地聊到種大棚,還聊到了養豬。後來三個表叔跟我父母講,大姐夫就是天生靠嘴巴吃飯的人。實際上,大姐夫的工作的確跟說話有關,他在法院工作,負責民事案件的審理,在工作中接觸了無數大事小情。

在跟人打交道方面,大姐夫的確是別人肚裡的“蛔蟲”,他說出的話總是既得體又合乎情理。

3 我家那位,木訥愚鈍

老公2013年到我家過年,在這之前父母已經知道他的存在,這是他第一次上門。

老公是江西人,我是山東人,方言的差異不是一星半點兒,而是隔著萬水千山。他聽不懂我家的方言,在我家他只能像木頭一樣杵著,除非我熱心提醒他兩句。親朋好友對他的評價就是“忠誠老實,少言少語”。

從結婚到現在,只要在我家過年,老公永遠乖得像一隻貓,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父母對我老公的好感從來沒有減少過。都說丈母孃疼愛姑爺,這句話放在我母親身上絕對一點兒都不冤枉。

每次回家過年,母親都會提前備好老公愛吃的辣椒。老公是江西人,特別愛吃辣。每次飯桌上的辣椒炒肉都是母親為老公量身定製的下飯菜。

4 二婚仍然沒有得到幸福

2013年夏天,二姐揹著家裡的所有人離婚了。離婚沒多久她就跟一個比自己小6歲的人好上了,之後的一切經歷就像過山車,對我們來說更像一場夢。

2014年二姐跟認識的男人結了婚,2015年生了孩子。2017年春節,二姐帶著一家三口來我家過年。那個春節應該是有生以來最憋屈的一個年。二姐夫毫無教養,對長輩毫無敬重之意,在長幼有序的農村,父母對此很不滿意。二姐夫當著大家的面許下的承諾,轉眼就成了空頭支票。2017年春節後,二姐再回孃家就是2019年的事了。

家有3個女兒,4個女婿春節上門記

二姐的再婚沒有得到我們的祝福,我們不看好這段婚姻,不僅僅是因為年齡差距,更是因為公婆對二姐的態度相當惡劣,二姐夫也是毫無素質的人。二姐當初的執意下嫁並沒有換來老公的珍惜,二姐被家暴過,可是無論我們如何勸說,她都沒有下定離婚的決心。

2019年8月,二姐夫因為意外去世了。2017年是我第一次見到二姐夫,一面之交就成了永別。

從2005年到2020年,每年春節,我家的人數都在急劇增長。我們從一家六口變成了現在的一家十二口,父母從壯年步入了暮年。

父母會因為我們的團聚而高興,也會因為分別而落寞。這分分合合就是人生的過程,我們珍惜每一次團圓,也期待著下一次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