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教材與舊版教材的不同和所釋放的考試方向


部編版教材與舊版教材的不同和所釋放的考試方向

自2016年陸續更新語文教材,到2019年幾乎全國各地都使用部編版教材,杜絕了“一綱多本”的情況。新版本相較於之前使用的版本內容變化非常大,不少老師都感到新版本難度增加,呼籲家長和學生理性看待考試成績。現在我們就四川部分地區之前使用的語s版和部編版部分內容變化解析一下。

一、講讀篇目總數減少,但識字量卻有所增加。

部編版教材與舊版教材的不同和所釋放的考試方向

語s版三年下冊共32篇課文,部編版三年級下冊共28篇課文。雖然篇目總數減少,但是學習的要求一點也不低。以課文《趙州橋》為例,語s版學習的生字為“趙、州、濟、設、寬、跨、史、勞、傑、歷”共10個生字,部編版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共有24個。可見部編版重視基礎,也增加了孩子們的識字量。

部編版教材與舊版教材的不同和所釋放的考試方向

部編教材釋放了語文改革和考試的方向,就是重基礎、重閱讀、重理解、重運用……

過去,很多父母天天盯著孩子抄生字、抄課文、做習題,仍為這樣就可以拿到高分。但是現在,試題越來越靈活,靠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已經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了。用功用錯了方向,不但事倍功半,而且還極容易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

部編版教材與舊版教材的不同和所釋放的考試方向

二、弘揚中華傳統,傳統文化篇目增加。

部編版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增加了傳統文化篇目,尤其是古詩名篇,整個小學的12冊語文書共選編132篇古詩文類的文章,占課文總數近30%,而初中古詩文類文章佔比更高。體現了繼承國學經典和弘揚傳統文化精髓。

部編版教材與舊版教材的不同和所釋放的考試方向

三、從課後習題設置來看,更注重語言積累和運用。

如課文《草船借箭》後面的習題設置中要求變背誦為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也引導學生理解文中人物,收集和了解文中人物更多的故事和信息。

總之,與舊教材相比,部編版新教材考察的不再是單一的知識點,也不是閱讀理解,而是對信息的分析、整合、提煉,更注重思維的表達。因此,在部編版教材的教與學上都需要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