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藥明康德欲開啟“A+H”時代

A股成功上市後,“獨角獸”藥明康德的步伐還在繼續。7月1日晚間,藥明康德發佈公告稱,公司開始謀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併發行H股。這也成為藥明康德登陸A股不足兩個月後的又一次重大動作。

藥明康德登陸A股後,股價大漲的同時,佔用七成左右的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近幾年的平均研發費用不足4%等問題也引起各界關注。

專家表示,有些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超額情況比較突出,且理財有方,收益較大,但存在的風險也不可忽視。

藥明康德A股大漲後擬發行H股

7月1日晚間,藥明康德發佈公告稱,公司開始謀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併發行H股。同時,為完成本次發行上市,董事會同意其轉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藥明康德此次發行的股票均為H股普通股,以人民幣標明面值,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

公告顯示,從擬上市方案來看,藥明康德H股發行方式為香港公開發行及國際配售。發行的對象包括符合相關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及依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有權進行境外證券投資的境內合格投資者。另外,在符合香港聯交所要求的最低流通比例規定的前提下,藥明康德稱將由公司根據自身資金需求確定發行規模。具體來看,藥明康德此次發行的H股股數佔本次發行後總股本的10%(含)-15%(含)(超額配售權執行前),並授予承銷商(簿記管理人)不超過前述發行的H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權。

2007年,藥明康德在紐交所上市。2015年4月,藥明康德以33億美元從紐交所私有化退市。同月,公司通過分拆子公司合全藥業掛牌新三板。2017年6月,子公司藥明生物登陸港股。今年5月成功登陸A股後,藥明康德連續收穫16個漲停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港股上市成功,藥明康德有望成為第一家A+H股獨角獸藥企。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共有101家A+H股公司。

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表示,A股主要面向國內市場,而藥明康德的業務中包含國際化部分,在這種情況下,謀劃港股上市,成為A+H公司,對藥明康德來說,確實是很好的選擇。

藥明康德7月5日在給新京報記者的回覆中表示,謀劃港股上市的考量在於,作為一家在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擁有26個分支機構,服務全球3000多家客戶的跨國企業,同時有A+H股融資平臺有助於公司國際化,提升公司的國際知名度,提高公司在全球領域的競爭力。

募資買理財產品 研發費用不高

藥明康德主要從事小分子化學藥的發現、研發及生產全方位一體化平臺服務,同時也從事少量的大分子生物藥業務和醫療健康科技服務等其他業務,以全產業鏈平臺的形式面向全球製藥企業提供各類新藥的研發、生產及配套服務,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小分子醫藥研發服務企業。

根據藥明康德今年4月發佈的招股意向書,IPO發行數量將不超過1.04億股,預計募集資金使用額為21.3億元人民幣。與此前招股書披露的計劃募集資金57.41億元相比,擬募資額度減少約63%。

值得注意的是,藥明康德此前一份關於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告,引發關注。

6月5日,藥明康德公告稱,藥明康德及其子公司累計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總額為14.99億元。這也意味著,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額度佔公司募集資金的七成左右。

與之相對應的是,一向注重研發的藥明康德相應投入並不高。2014年至2017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3億元、1.43億元、2.14億元、3.0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3%、2.93%、3.5%、3.94%。

藥明康德方面解釋稱,A股募集的資金用於三個項目。由於項目的建設實施週期較長,款項分階段支付結算,因此短期內有部分募集資金處於閒置狀態。在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和募投項目建設實施進度的情況下,公司利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保本型理財產品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通過進行適度的低風險短期理財,能獲得一定的投資效益,提高閒置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為公司股東謀取更多的投資回報。按照公司戰略實施進度,該部分資金最終還是會按照計劃投入主營業務,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對於藥明康德而言,大筆資金投入到理財產品上並非首次。藥明康德招股書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9月30日,藥明康德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總額約為33.59億元,分紅收益約為3億元。同期,藥明康德2014年到2017年9月30日的淨利潤總金額約為30.13億元。也就是說,在上市前的四年,理財投資收益總額佔藥明康德四年淨利潤總額的9.96%。

有業內人士表示,有些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超額情況比較突出,且理財有方,收益較大,但存在的風險也不可忽視。對上市公司來說,要儘量選擇持牌正規大型的金融機構;對監管方來說,則可以增加信息披露監管力度、加大違規處罰力度。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