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物理學家,在廁所工作多年,用一支筆算出導彈數據

  眾所周知,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實力越來越強大,其他國家再也不敢輕視中國。這其中,那一個個為我國嘔心瀝血的科學家,可謂是付出了莫大的精力。他們日日夜夜守衛在自己的崗位上,一遍又一遍的鑽研著手裡的機器或數據,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人興奮的科研成果,國家為他們的存在而感到驕傲,而他們也為貢獻於國家而感到自豪。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這其中的一個科學家的故事,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物理第一人”的束星北。

  

他是著名物理學家,在廁所工作多年,用一支筆算出導彈數據


  束星北,江蘇揚州人,是我國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雷達之父”。1907年出生,1926年自費赴美留學,1931年回國後,在國內多家頂級大學任教。1978年,束星北被青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聘為研究院。束星北將自己的畢生心血都放在了科學研究上,還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物理人才,為中國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是著名物理學家,在廁所工作多年,用一支筆算出導彈數據


  但束星北在60年代時,曾因一時衝動被停職審查。1964年,束星北向有關組織提出了研究核武器的要求被批准,但當時的他連工作的地方都沒了,只能轉移到了廁所進行工作,而且這一呆就是幾十年。不過,就算如此,他依舊懷著一顆熱情之心繼續研究著核武器。1979年,科學院在研究第一顆洲際導彈時,遇到了十分棘手的問題。隨後讓束星北接手了此項難題,當時的束星北年齡已經高達73歲,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但他果斷接受任務,最終不負眾望,僅用了一支筆便算出了洲際導彈的最佳打撈時間,令所有人驚歎。

  

他是著名物理學家,在廁所工作多年,用一支筆算出導彈數據


  1983年10月30日凌晨,束星北因病逝於青島,享年77歲。他去世前,還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了青島醫學院。但令人憤怒的是,在他去世後,其遺體卻被遺忘了。半年以後才被人想起來,但是此時束星北的屍體已經腐爛不堪。醫學院便找了兩個學生,將束星北的遺體草草的安葬在了學校籃球場旁的雙槓下面。

  

他是著名物理學家,在廁所工作多年,用一支筆算出導彈數據


  不得不說,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最後仍將屍體留給了後人研究,竟然被如此對待,實在令人唏噓不已。不過,束星北對我國科學研究作出的巨大的貢獻,相信我們一定會牢牢的記在心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