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戰“疫”,這些老黨員們戰鬥在鄉村一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組織、黨員幹部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泉港區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特別是老黨員們,他們在“中老年人易感”的危險面前沒有退縮,而是衝鋒在鄉村一線,另闢蹊徑地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宣教。

  老黨員與村幹部一道敲鑼喊話現場:“鄉親們,別亂跑,肺炎病毒在邊兜;不做壽,不聚會,紅白喜事全辭退。”

  連日來,在界山鎮的各個鄉村,幾乎都可以看到這樣敲鑼喊話送防控材料的場景。而喊話的內容,都是由各村老黨員們與老協會成員一起根據各村特點和語言習慣自編自導的,方言版的防疫宣傳喊話和廣播,讓老百姓聽得懂印象深。

  界山鎮東張村老協會會員 陳壽泉:“村裡面在搞宣傳活動、進村入戶,發宣傳品等,我們老幹部老黨員都很好的配合,通過我們這些老幹部、老黨員的配合,村民的防護意識得到了很大的加強,大家都自覺不串門,而且村民和村民間還互相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就在東張村老黨員們敲鑼喊話的同時,隔壁鳩林村的老黨員們也開始利用老年代步車等方式開展防疫宣傳。

  界山鎮鳩林村老黨員 陳國水:“這次確實是無(硝)煙的戰爭,引起各級領導的重視,群眾也是理解的,老黨員老同志覺悟是很高的,除了配合工作,自身也(自覺)戴口罩,少走動。老黨員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各個方面都是帶頭配合行動。”

  泉港地處泉州與莆田交界,有著獨特的方言文化,不同鎮村之間方言差異較大。為此,泉港區整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十大要點,結合轄區語言特徵,錄製了閩南話、莆仙話和頭北話三種方言的廣播音頻,通過全區各村的“村村響”廣播系統和鎮街宣傳車進行精準循環播放,增強了群眾防控意識,提高了群眾自我防護能力。

  界山鎮黨員幹部 王錫波:“我們充分發揮老黨員在村裡威信高,德高望重的作用,通過成立宣講團,到各村宣講防控知識,同時設立政策宣講崗跟群眾勸阻崗開展宣傳。”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宣傳工作,農村往往是薄弱環節,如何讓群眾深入知曉、認可?在當地黨委的引導下,泉港區的老黨員老幹部們紛紛請纓,他們走進宣教一線,組建夕陽紅宣講團、宣傳隊,用鄉土文藝的宣傳方式,為鄉親們普及衛生防疫、杜絕聚會聚餐、文明過節等防控知識,取得很好的實效。

  界山鎮夕陽紅宣講團團長 柯玉忠:“我們這些離崗離(退)休的同志,只要黨組織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勇敢地站出來,積極地參與到整個防抗疫情當中去。”

  界山鎮黨員幹部 王錫波:“我們通過村兩委帶黨員,黨員帶群眾,依靠群眾帶動群眾,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按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泉港區廣大黨員紛紛走進基層,將“跨村聯帶”這一黨建做法繼續延伸至防疫前線,建立村村聯動互通、信息共享的黨建聯盟堡壘,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同時,泉港區多級黨組織還發動民間藝人、文藝工作者等,編撰“自我防護口訣歌”“七步洗手法”等科普小知識,創新融合掌中木偶表演、“閩南三句半”、“順口溜”和民間講古等形式,通過微信、抖音、樓宇電視、LED等平臺進行宣傳,運用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增強宣傳工作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