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爭當“三好學生”?中小學生文明禮儀必須要知道

文明禮儀教育是養成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很多孩子們被家庭過分關注,這使孩子們在生活中逐步養成了依賴、自卑、任性、唯我獨尊等不良心理,制約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校園道德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作為校園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培養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能夠更好地解決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並有利於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價值觀。因此,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與培訓,最大限度地提高禮儀教育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是非常有必要的。

接下來便來說說中小學生文明禮儀都有哪些內容。

一、學校禮儀

1 、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上課作好課前準備,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在課堂上,專心聽講,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做好筆記,課堂上應獨立完成作業,不隨便離位走動,不說悄悄話,不吃東西;下課要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尊師禮儀:見到老師要主動打招呼,向老師問好;與老師交談應面對老師,神情專注,認真聽老師講話,離開時有禮貌地向老師道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3、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獲得良好同學關係的基本要求。同學間要互相幫助,不說髒話,不打架,不給同學起外號。不小心碰到別人後,要及時主動承認錯誤,說話語氣要友好;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

4、校內公共場所禮儀: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5 、升旗禮儀:立正站立,行注目禮,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東張西望;神態要莊嚴,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想讓孩子爭當“三好學生”?中小學生文明禮儀必須要知道

二、家庭禮儀:

1 、尊重長輩,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見和教導,聽取他們的教導和指點。2 、關心體貼父母。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打掃衛生等,主動為父母服務,表達對父母的孝心,儘可能地減輕他們的負擔。3 、對父母態度端正。不頂撞父母,不鬧脾氣,離家或回家與父母打招呼,4 、生活節儉,不浪費,不擺闊氣,不虛榮攀比,不向父母提超越家庭經濟條件的過分要求。5、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離家時間較長,打電話事先通知家人。

想讓孩子爭當“三好學生”?中小學生文明禮儀必須要知道

三、稱謂禮儀

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標準稱呼。對親人不要連姓帶名稱呼,同學間則可以用姓名稱呼。

四、餐桌禮儀

讓長輩先入座,等父母長輩開始吃才能拿起筷子,不無故講話,不狼吞虎嚥;不偏食、不挑食,飯前前後幫忙收拾碗筷,擦桌子洗碗。

想讓孩子爭當“三好學生”?中小學生文明禮儀必須要知道


五、待客禮儀

禮貌待客,謙虛有禮,有客人來訪,應以禮相待,起立相迎,熱情招呼,主動問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送客要送到門外,並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六、穿著禮儀

按照學校規定穿校服,儀表整潔大方,著裝樸素得體;在學校不化妝,不佩戴飾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褲衩和拖鞋。

七、行走禮儀

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上下樓梯、過樓道靠右行,有序進出教室不擁擠,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想讓孩子爭當“三好學生”?中小學生文明禮儀必須要知道

八、乘車禮儀

1 、自覺排隊候車,有秩序地上下車。2 、在車內不吃東西,文明乘車,自覺保持車廂潔淨。3 、不搶佔座位,主動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4 、在車上不做危險動作,注意乘車安全。

想讓孩子爭當“三好學生”?中小學生文明禮儀必須要知道

九、社會禮儀

1、與人交談,態度要真誠,說話要和氣。聽取他人發言或說話時,要正視對方,不能漫不經心,不能隨便插話。2、在公眾場合,不能大聲喧譁,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能挖耳、摳鼻、剃牙、剪指甲等。3 、遵守交通法規,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4、遵守公共秩序,應排隊購票購物,對他人有禮貌。5 、愛護公共設施,愛惜花草樹木,保護小動物和生態環境。

文明禮儀教育是關懷一生的教育,良好的禮儀習慣的養成,可以轉化為一個人內在的性格、情操,將影響青少年一生的發展。積極開展校園文明禮儀教育教學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