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縣著力強化黨員幹部教育培訓

靖遠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和“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的要求,多渠道、多層次開展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教育培訓科學化水平。

發揮黨校作用,做到主體與專題相結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分層次、分類別推進教育培訓。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和省市縣重要會議精神、脫貧攻堅政策解讀、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等內容納入縣委黨校主體班次的重要培訓課程,做到有班必講、有課必學,切實推動黨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結合社會事業發展需要和幹部成長需求,科學設置黨的十九大精神、省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市八次黨代會精神輪訓班,統籌安排黨政領導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入黨積極分子、新錄(聘)用工作人員、新提拔科級幹部和後備幹部等專題培訓班,確保參訓黨員幹部工學相宜、學有所得。

創新培訓方式,做到課堂與實踐相結合。在組織形式上,變“進城學習”為“送教下鄉”,針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群眾思想觀念保守、致富技能缺乏、脫貧信心不足等實際問題,組織縣委黨校教師、科技人員、致富能人組成講師團,深入鄉村一線巡迴宣講,講扶貧政策、傳科學知識、授致富技能。在學習方式上,變“課堂學習”為“綜合教學”,大力推行研究式、互動式、案例式、體驗式、模擬式等現代教學方法,依託農村黨員實訓基地、設施蔬菜培訓實用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和現代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實訓基地進行現場教學。在隊伍建設上,變“講師授課”為“現身說法”,聘請各級勞動模範、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和行業先進個人擔任縣委黨校兼職教師,走上講臺現身說法、傳授經驗,形成“領導幹部大講堂”“學員論壇”“勞模說事”等特色培訓品牌。

延伸培訓渠道,做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建立虎豹口西路軍強渡黃河遺址、西路軍吳家川戰鬥遺址、靖遠縣紅軍渡河戰役紀念館、魚龍山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等4個縣級黨性教育培訓基地,組織黨員幹部現場學習、感受氛圍、接受教育。依託甘肅幹部網絡學院、白銀智慧黨建APP、靖遠黨建網、白銀黨建微平臺和靖遠黨建微信公眾號,搭建電腦網站、手機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於一體的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網絡課堂”。積極擴大與省內外高校院所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有計劃地選派黨員幹部到福建泉州市委黨校、山東威海市委黨校、江蘇江陰市委黨校、江西幹部學院、崑山市委黨校培訓學習,開闊幹部眼界,提升幹部能力。(靖遠縣委組織部 萬永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