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在祁連大草原的現代化空港——寫在祁連機場通航之際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歷時兩年多建設的祁連機場也將迎來屬於它的沉甸甸的果實。

8月28日,“神鷹”將載著遠方的賓客,來到素有“東方瑞士”、“天境祁連”美譽的祁連大草原,在藍天白雲間,在巍峨的祁連山頂,鋪就一條名副其實的“天路”,成為我省航空史上又一篇恢弘的樂章。

隨著“神鷹”的降落,祁連機場正式通航,成為繼西寧、格爾木、玉樹、德令哈、花土溝、果洛等機場後我省第七條“空中走廊”,對我省加快構建“一主八輔”機場建設格局、完善航空網絡佈局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祁連機場是我省“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工程於2016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是我省第7座民用機場,也是西北地區第24個運輸機場,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跑道、垂直聯絡滑行道、航站樓、站坪機位,同時配套建設助航燈光、空管、供油、供水、供電、消防救援相關設施,項目總投資約11.73億元。

祁連機場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東南38公里處,海拔3163米,屬高原機場。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C ,機場新建工程按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0噸、飛機起降2400架次的目標設計。機場建成後可起降機型為A319、B737-700等高原型飛機,規劃航線有祁連至西寧、西安、成都等。機場的建成並正式通航,無疑是對我省民用機場建設的強有力支撐,並折射出我省民航事業新的發展,由此跨出了巨大而更為堅實的一步。

祁連縣位於我省東北部,海北州西北部,是我省的北大門,境內雪山縱橫、物種豐富、自然風光秀美,是迄今世界上原始生態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風情濃郁。除了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祁連還是我省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生態保護重點地區和礦產資源重點縣。

祁連縣距離西寧約280公里,但是由於路況不好再加上還要翻越達坂山(山高路陡彎大),往往需要5到6個小時的車程,到了秋冬季節,雪後的道路更加難走並且很危險。

“多年來,進出祁連僅有公路一種交通方式,受制於路程和雨雪頻發的天氣,祁連亟待構建綜合、立體的交通運輸體系,祁連機場的通航為改善群眾出行條件,促進地區旅遊業發展,帶動祁連的經濟增長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祁連縣縣長龍永圖說。

機場航站樓上鮮紅的“祁連”二字,在藍天白雲、雪山綠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航站樓屋面“機翼”造型與折板屋面之間設置側高窗,通風效果良好;空側和西側立面設計為流線造型,並配以金屬質感表達機場特質,營造冰川效果。陸側立面保持韻律感和林海意象的形式,微微的曲折更加貼近雪山背景的特點。祁連機場以“通廉”航空的低廉票價為少數民族同胞提供高品質的交通運輸條件,是承載我省人民殷切期盼的又一項民生工程,也是我省生態立省、旅遊強省戰略部署的具體體現,對於完善全省機場佈局、打造立體交通意義重大。為確保祁連機場早日建成通航,自開工以來,工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州縣政府、西部機場集團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祁連機場位於祁連山南麓,高聳的祁連山脈阻擋了來自南方的水汽,因此降水較多,而過多的降水,對於機場建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但是青海機場公司作為工程建設管理單位,充分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辛、敢於拼搏、敢於勝利”的機場建設精神,克服有效施工期短、雨雪天氣多、土方量大、高差大等困難,建成了一座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新穎的新機場。祁連草原必將銘記所有為祁連機場付出艱辛和汗水的建設者。如今,嶄新、漂亮的祁連機場已經崛起在巍峨雄偉的祁連山下、鮮花盛開的草原之上,通航後,它將展開臂膀,喜迎八方來客!(青海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