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的發展的瓶頸及出路

近期旅遊景區的主要市場在景區投資,從一級市場投融資角度來看,50%集中在旅遊景區、重資產等。”二級市場中32家上市公司中,16家是景區公司,佔比50%。從一般來講,旅遊景區在總體的規模增長上有很大的瓶頸和壓力,做景區到底如何上市?會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旅遊景區或旅遊集團有兩條出路:一是併購重組,二是在外延領域擴張。

旅遊行業資本市場十大特點

第一,行業覆蓋範圍廣泛,產業聯動性強,過去的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擴充到了現在的商、養、學、情、奇、閒六個領域。

第二,在第三產業中,旅遊業佔GDP比重高,整體市場規模大,未來行業增長率和總收入將保持10%到15%的複合增長率。

第三,旅遊板塊資產證券化程度低,二級市場規模與行業體量剪刀差大。2016年中國旅遊總收入達4.69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國內有人次達到44.4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3.9萬億元,出境遊人數達到1.22億人次,同比增長4.3%。截止2017年6月30日,旅遊板塊A股二級市場總市值為3216億元,佔總旅遊收入市場規模不足10%。

第四,A股市場個股市值較小。在整個行業中可以看到,這32家上市公司,100億市值以上的公司不到10家,不到整個板塊的1/3,我們認為是大行業,但是從公司角度來講是小公司。

第五,二級市場PE估值高,旅遊板塊整體估值在40倍左右,各細分領域種,景區相對較低,餐飲最高可達50多倍。一方面旅遊行業是重資產行業,另一方面通過有序經營可將因天氣等因素對遊客人次的影響降低,比如黃山、峨嵋山以及普陀山,儘管遊客人次受到天氣影響不是很多,有序經營下所以市場估值較高。一級市場旅遊行業的重資產和輕資產給到的估值是20倍左右,整體估值水平比較高。

第六,國企比重高,再融資和併購重組訴求弱。餐飲旅遊板塊共32家上市公司,其中國有企業21家,佔64%。併購重組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發生,國有企業改革是主線,對民營企業來說,在併購重組做大做強的過程中稍顯劣勢。

第七,A股市場目前還沒有在線旅遊、互聯網平臺這樣的公司,以攜程為代表,包括途牛等這類公司未來主要趨勢還是在港股美股上市。

第八:新股IPO進展慢,個股數量少。

第九:中長期旅遊玩家活躍,房地產企業、綜合性集團、互聯網巨頭三足鼎立。

第十,一級市場投融資活躍,涉及多個細分領域,風口不斷湧現。全國旅遊直接投資2016年達到12997億元,同比增長29.05%,預計高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個百分點。其中,民營企業對旅遊投資積極性高漲,佔旅遊投資總額的59%。

景區發展3大瓶頸2大出路

截至2016年,全國旅遊產業投資基金規模超過6000億元,65%的基金投向文化旅遊、生態旅遊、體育旅遊、休閒度假、養老旅遊及旅遊小鎮等。此外,旅遊行業項目PPP投資總額達到6115億元。

整個旅遊行業的一二級市場的重頭戲以景區投資為主。二級市場中有32家公司,16家是景區公司,佔比50%,從一級市場通融資角度來看,50%集中在旅遊景區、重資產等。

景區板塊包括了索道、門票景區、交運、酒店、餐飲等,門票經濟在整個旅遊板塊中毛利率最高,基本上在40%-70%之間,其次是索道業務,毛利率達到50%以上。

一般來講,旅遊景區在總體的規模增長上有很大的瓶頸和壓力,首先是客流量,第二是不可抗力的風險因素過大,第三是景區內部開發到了上限,市值、收入等會受到這三方面的影響。

做景區開發比較關心的2大問題往往是:做景區到底如何上市?會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

其中最主要的還是保證景區門票、獨家經營權和土地性質的問題。

第一,對於上市公司來講,門票如果涉及到自然景區公司需要全部要剝離;第二是獨家經營權,包括對於索道、酒店和餐飲的獨家經營權有年限限制,到期之後需要重新招標;第三是土地性質,和政府溝通的過程中會發現,政府換屆後,不管之前簽了多少的戰略協議都將付諸於流水。

在這樣的情況下,旅遊景區或旅遊集團有兩條出路:一是併購重組,中國旅遊集團是A股市場上板塊最大的公司,還有華僑城最近大的動作;二是在外延領域擴張,16家上市景區公司中有10家在做大規模外延擴張,如黃山、麗江旅遊等,通過產業基金、自己培育、或者是通過外延的合作緩解上市公司的壓力。

作者:一念之間 天山海世界集團 長期提供旅遊免費諮詢服務、景區託管運營、商業酒店管理、物業管理等服務,歡迎來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