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56年前的現在,EMI 旗下的 Parlophone 公司發行了一張石破天驚的專輯,它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業界的生態,更可以稱得上是改變了整個世界。它就是 The Beatles 處女作《Please Please Me》。NOWNESS 拋開那些滿是讚美的老生常談,甩開厚厚的“專業樂評”課本,就淺敘舊事,和大家聊聊這張專輯的來龍去脈。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一切還得從靈魂人物 John Lennon 說起。Lennon 的媽媽Julia 在他小的時候把他寄養在親戚家裡,雖然自那時起他成了一個性格自我的放養娃,但一直以來,擅長音樂的 Julia 教兒子和他同學彈班卓琴,給予了他音樂與陪伴。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約1949年的 John Lennon 與母親 Julia

Lennon 上中學時,從小愛好音樂的他跟校友組建了 The Blackjacks,因為和當地一個樂隊重名,很快就謙讓地換了一個名字:The Quarrymen,取自母校,利物浦的 The Quarry Bank High School。隨著年紀增長,他獨當一面,招賢納士,領導範兒十足。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成員來來去去,樂隊始終難有一個固定班底。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57年,The Quarrymen 在利物浦的一個教堂外演出, 這一天 John Lennon 遇見了 Paul McCartney

1957年,John 邂逅了小自己兩歲的 Paul McCartney,和 Lennon 的灰色童年不同,這位來自另一學校的學霸弟弟從小生活穩定,品學兼優,學過鋼琴小號吉他,進過唱詩班,但和 Lennon 差不多的是,McCartney 自己也並沒有經過什麼專業的樂理知識訓練,都是野路子。McCartney 當時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吉他手,但他在與 Lennon 的磨合中漸漸與之成為了好搭檔。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57年 McCartney 加入後,The Quarrymen 的首次演出

和 McCartney 熟識的同校校友 George Harrison,經介紹在1958年也加入了樂隊。起初,Lennon 嫌 Harrison 是個小屁孩,不予採用,但 Harrison 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人員更替的過程中,最終樂隊形成了只有三個吉他手的奇特局面。不過面對樂隊沒有貝斯手和鼓手的質疑,他們說:“節奏就藏在吉他裡。”

那 Ringo Starr 在哪兒呢?別急,他上世紀60年代初還是 The Hurricanes 的鼓手呢。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58年,The Quarrymen 進行婚禮演出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幾年來,他們用不同的名字征戰了大小沙場,啟用了不同的人掌舵事務,過了沒錢買設備的苦日子,Lennon 個人更經歷了喪母之痛,樂隊瀕臨散夥,但始終都沒有把三人徹底分開,“官配”Lennon 和 McCartney 還在一起寫歌,小鮮肉 Harrison 和他們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58年,The Quarrymen 進行婚禮演出

之後,Harrison 錯過了自己所在樂隊 The Les Stewart Quatest 的一場演出,他和成員 Ken Brown 因此被開除了。為了要給俱樂部老闆 Mona Best 一個交代,Harrison 機智地想到了 Lennon 和 McCartney,他和 Brown 招募了他倆,四個人在一起以 The Quarrymen 之名重出江湖,在新開的俱樂部 The Casbah Coffee Club 小獲成功。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59年,The Quarrymen 在 The Casbah Coffee Club

但世上的事就是沒個準兒,Brown 因為一場病和三人分道揚鑣,Lennon 邀請朋友 Stuart Sutcliffe 帶資進組,擔任貝斯手,兩人想出了 The Beatles 這個日後紅遍全球的名字,而 Mona Best 的兒子 Pete Best 也擔任了鼓手。五人陣容的原始甲殼蟲正式成軍,離開利物浦的“披頭士在漢堡”更成為一段傳奇經歷。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0年,The Beatles 在漢堡演出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0年,The Beatles 在漢堡演出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0年,The Beatles 在漢堡演出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0年,The Beatles 在漢堡演出

可即便是這樣的他們,離成功還是很遙遠。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遇見伯樂 Brian Epstein 之後。樂隊在德國漢堡之旅結束後,回到了利物浦,開始在 Cavern 等俱樂部表演。這次旅行對 The Beatles 的意義不言而喻,拿了經驗值也壯了膽兒,橫跨五個月在 The Top Ten Club 的駐守,不但業務能力飛昇,更狠狠刷了存在感。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0年代早期,The Beatles 多次在 Cavern 俱樂部演出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0年代早期,The Beatles 多次在 Cavern 俱樂部演出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0年代早期,The Beatles 多次在 Cavern 俱樂部演出

在這段經歷內,還不得不提與 Tony Sheridan 合作的專輯《My Bonnie》,只不過那時候他們的名字被 Polydor 公司換成了 The Beat Brothers,因為 The Beatles 聽起來太像德語粗話裡的男性生殖器。


就是這張專輯,吸引到了唱片店經營者 Epstein 的注意。當時有人求買這張唱片,嗅覺敏銳的 Epstein 立馬get到了商機。之後他殺到 Cavern 觀看了他們的表演,大為震動之後,便決定要當他們的經紀人。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My Bonnie, 1962

Epstein 是個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的人,首先他把樂隊的皮衣扔掉,讓他們穿上了漂亮得體又時髦的新西裝,連同攝影師 Astrid Kirchherr 打造的馬桶蓋髮型,為日後的“披頭士狂熱”打下重要的基礎。接著他帶著樂隊四處奔走,在幾經挫折(重要的 Decca 面試以失敗告終)後終於與 Parlophone 的 George Martin 正式聯姻,合約穩了。可是此時 Pete Best 的技術受到了這位“第五隻甲殼蟲”的挑剔。

那時候彈貝斯的 Sutcliffe 早已經離開了樂隊,選擇繼續求學,McCartney 替他接盤了,唯一的矛盾點就是 Best 的鼓技。跟與 Sutcliffe 略顯幼稚的矛盾原因不同(他們嘲笑他小小的尺寸和大大的 ego),Best 的危機解釋了成功必須付出的犧牲。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2年,Harry Whatmough 為其拍攝的宣傳照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2年,Harry Whatmough 為其拍攝的宣傳照

錄都錄了N多東西了,Martin 和男孩們對他就是不滿意,Martin 自己準備物色鼓手。其實樂隊早就相中了,誰呢?那就是之前與他們結緣的 Ringo Starr,Starr 在1962年8月正式加入了披頭士,無奈之下 Pete 只能打包回家,儘管他媽媽 Mona 為樂隊付出不少,但實力不夠談別的也沒用。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2年,Ringo Starr 加入 The Beatles

風波還沒完,這邊廂 Martin 一直對樂隊自己找的鼓手存有疑慮和不滿,暫時讓 Starr 穿了小鞋(Martin 竟然認為老他們十歲的 Andy White 能呆樂隊裡,真是神邏輯,但很快 Starr 就獲得了 Martin 的肯定),那邊廂他們的初始迷妹對樂隊更換 Pete Best 表示強烈抗議,因為 Best 已經有不少的粉絲了(悄悄告訴大家,Best 長得超帥)。

可時間可以沖淡一切,日子一天天過,並沒有誰能抵擋樂隊進步的腳步,他們錄單曲、打榜、表演,整個1962年末到63年初,幾乎都生活在這種節奏下,忙得熱火朝天,而曙光就在眼前。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3年,The Beatles 在倫敦演出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3年春天,《Please Please Me》終於發行了。按下播放鍵,“1,2,3,4!”,朝氣蓬勃的開場,立即使人沉浸在酣暢淋漓的 Merseybeat 節拍當中。在專輯中,你時而能體會到 Lonnie Donegan 那般迸發的連貫的激情,卻又被分明的 beats 隔開;你能觸摸到貓王那樣的溫柔黃金之心,卻多了一份青春的稚氣。這股子新銳的氣息是前所未有的。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Please Please Me, 1963

放到現在或許有些難以置信,但整張專輯都是現場錄製的,只不過地點選在了錄音棚而已。樂隊只花了不到一天就一氣呵成將單曲以外的10首歌曲錄好了。這不奇怪,當時又不是如今製作人的百萬修音時代。整張專輯沒有經過任何後期加工,連口琴都是當天感冒的 Lennon 現場吹奏的。和音更不算完美,但音準卻沒有任何問題。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3年,The Beatles 在 Abbey Road Studios 錄製專輯《Please Please Me》

這和我們熟知並熱愛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所開創的局面完全對立,而從其中也可以看出兩件事:Skiffle 的純粹和迷幻的複雜與激進。我們承認 The Beatles 中後期的偉大與不凡,但是作為根源搖滾的末班車,也只有先老老實實上了車,才能有機會一睹“迷幻鑽石星球”的壯麗景觀。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1967

專輯錄是沒錄多久,但籌備過程不輕鬆,費了老大勁兒。那時候,要是不夠紅,別說專輯了,連單曲都懸。單曲《Please Please Me/Ask Me Why》登上了UK榜冠軍後,Martin 才真正動了做專輯的想法。可是原創歌曲不夠,所以又找了6首翻唱。在單曲選擇上,Epstein 眼光銳利如隼,但專輯的構建需要更專業的 Martin 來拿捏。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Please Please Me/Ask Me Why, 1963

原創八首歌,其中兩首在英國本土打了單,採用A面帶B面背靠背的方式打出四首歌,《Love Me Do》是他們錄的第一首歌,自然先打,《Please Please Me》是後來寫出來的,旋律的完成度明顯超越前者很多,但《Love Me Do》的價值卻藏在他動感的節拍中。拋開動聽的旋律不講,咚咚作響的節拍,才是這一張專輯的真正主題。這些節奏是少年的擺動,更是少女的粉紅色心跳。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Love Me Do, 1962

雖然接近一半的歌都是翻唱,但在當年卻是稀鬆平常的事情,這些翻唱歌曲都是他們常在俱樂部中表演的,已經非常熟練,Martin 的目的除了趁著單曲的走紅趁熱打鐵,還為了重現 The Beatles 的表演氣勢。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翻唱的每一首歌都是出自美國黑人藝術家,鄉村/靈歌先鋒 Aurther Alexander、Ray Charles 伴唱組合出身的R&B女子組合 The Cookies、女子組合 The Shirelles、雙人男子組合 The Top Notes。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3年,The Beatles 在 BBC Studios 演出

這進一步說明 British rock and roll 血統來自美國。而他們在音樂中所營造的那股青春躁動和淡淡的鄉愁感,卻是自己的貢獻。畢竟,美國並不缺節奏布魯斯啊,美國也不缺 pop 啊,The Beatles 最終能叩開美國的大門,長驅直入締造“英倫入侵”,靠的除了好聽的歌曲和光鮮的樂隊形象,另外就是“小鮮肉經濟”了。


儘管四個人都在專輯中獻了聲,體現了專業的業務能力,但這終究還是一個看臉的世界。讓少女一併跟著瘋狂的,讓“Beatlemania”席捲全世界的,還有他們的青春的面龐。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63年,The Beatles 於倫敦 BBC 大樓外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專輯封面在今天依舊令人津津樂道,四個小夥子滿臉笑靨地在倫敦EMI總公司大樓內往下俯瞰,毫無故意營造 icon 的油膩感。也許正是這不經意的驚鴻一瞥,才成功俘獲了少女的芳心。

最初 Martin 想法是帶他們去動物園的昆蟲館外拍照,遭到動物園的拒絕後,Martin 聯繫到攝影師 Angus McBean,讓他帶他們去 EMI 大樓拍一張彩色照片。拍攝過程很隨意很快,就像他們的音樂一般。一輩子習慣了超現實主義創作的 Angus McBean 在偶然間捕捉到了經典的瞬間,對他過去的作品風格來說也是一種顛覆。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Angus McBean 在 EMI 大樓為 The Beatles 拍攝的照片

幾年後,The Beatles 解散之際,Lennon 提議讓 Angus McBean 再來拍一張復刻版,作為原擬定專輯《Get Back》的封面,表示首尾呼應。但最後因為《Let It Be》的發行導致這一想法被擱淺了,照片沒有立刻被用上。

然而,在1973年發行的回顧精選時,這兩張時隔6年的照片被分別用在了上下部的封套上,底色用紅藍以示區別。從滿腔熱情到平靜如水,用意不可謂不深。在第二張照片裡,大家的頭髮長了,樣子滄桑了,儘管笑容依然看起來真誠,但當下每個人的心中都長滿了時間與情緒的皺褶。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73年,The Beatles 發佈精選輯 《1962-1966》和《1967-1970》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1973年,The Beatles 發佈精選輯 《1962-1966》和《1967-1970》

風雲56載,過去的親密或疏遠甚至是怨忿都不再重要,就像《Misery》中一開始那故作矯情的嗟嘆一樣:“哎,這世界總是虐待我,慘啊。”唱的時候是一種心情,回頭看,又是另一種心情了。春雷響過,自有甘霖降下,洗去所有愛恨嗔痴。如今,Lennon 和 Harrison 都不在了;Starr 老而彌堅,前兩年的新專輯中還玩了一把雷鬼;最活躍的還屬 McCartney,上一次留給年輕一代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與 Rihanna 和 Kanye 合作的《FourFiveSeconds》,大搖大擺升到 Billboard 第四名。他雖未開口,但他酷酷的彈奏姿態還是會令人感受到《I Saw Her Standing There》中那個略微佯裝成熟卻青澀懇切的他。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2015年,單曲《FourFiveSeconds》發行

風雲56載,過去的親密或疏遠甚至是怨忿都不再重要,就像《Misery》中一開始那故作矯情的嗟嘆一樣:“哎,這世界總是虐待我,慘啊。”唱的時候是一種心情,回頭看,又是另一種心情了。春雷響過,自有甘霖降下,洗去所有愛恨嗔痴。

披頭士是如何成為神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