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陌影》與《遠方》,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漂泊

兩部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差異甚遠的影片,拍攝年代相隔18年,但是異鄉人在都市漂泊的同樣主題,仍然可以將它們做一個饒有趣味的對比。

這就是1984年美國導演吉姆.賈木許的《天堂陌影》(又譯作《天堂異客》),和2002年土耳其導演努裡.比格.錫蘭的《遠方》。

《天堂陌影》與《遠方》,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漂泊

《天堂陌影》1984

《天堂陌影》與《遠方》,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漂泊

《遠方》2002

《天堂陌影》是一部用影像來說話的電影。雖然是文藝片,而且是黑白片,然而吉姆.賈木許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和充滿揶揄的故事情節,讓觀影充滿了趣味。

話說匈牙利移民威利是一個混混,住在“天堂”紐約的一個破舊小公寓中,和好朋友艾迪以打牌出千以及賭馬為生。這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他的表妹艾娃從布達佩斯過來,要在他的公寓裡借宿10天。

於是,一幕幕看似平常,然而又富轉折的生活,就在這三個邊緣青年之間展開……

《天堂陌影》與《遠方》,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漂泊

從匈牙利來到紐約的艾娃

《天堂陌影》與《遠方》,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漂泊

無聊的威利和艾迪

《遠方》講了一個類似結構的故事。

已過不惑之年的馬赫穆特是一名來自土耳其鄉村的獨立攝影師,經過多年打拼,他終於在伊斯坦布爾謀得了一席之地,獨自在公寓中過著平靜而自在的生活。

然而,來自鄉下表弟尤瑟夫的借宿,卻打亂了他平常而優渥的中產階級生活。

尤瑟夫因為家鄉工廠的倒閉而失業,想到大都市來闖蕩一番,但是卻和個性與生活習慣差異甚大的表哥產生了種種的隔閡......

《天堂陌影》與《遠方》,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漂泊

茫然的尤瑟夫

《天堂陌影》與《遠方》,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漂泊

惆悵的表哥

這兩部小成本的獨立製片電影,都獲得了成功。

《天堂陌影》據說當年的拍攝成本只有7000美元,卻獲得了第37屆戛納電影節的金攝影機獎。

《遠方》獲得了第5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提名,以及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大獎和最佳男演員獎,並且參加了2019年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展映。

不過,從電影內含的文化符號,以及對後期影人的影響來看,《天堂陌影》無疑要更勝一籌。影片中女人公艾娃的磚頭錄音機中,一直在放的一首歌曲,就是上世紀美國另類音樂人Screamin'jay Hawkins(嚎叫的傑伊.霍金斯)1956年的成名曲"I Put a Spell on You"(我對你施了魔法)。歌曲中傑伊.霍金斯的聲音嘶吼而具有神秘的原始感,完美地襯托出了艾娃渴望衝出無聊生活包圍的心情。

而《天堂陌影》中,表妹借宿到城裡表哥家的情節,也被王家衛借鑑在1988年的影片《旺角卡門》裡。

《天堂陌影》與《遠方》,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漂泊

《旺角卡門》1988

《天堂陌影》與《遠方》,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漂泊

《天堂陌影》19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