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縣羅坳鎮巖背村龍王山

從峽山到迴龍山,又從迴龍過上白雲山,再從白雲山至騎龍山,再又從騎龍山往龍王山,雖然幾經通幽,幾番周折,可是路途都不遠,驅車片刻,即可登上龍王山頂。

龍王山,雖然沒有三山五嶽那麼多的人文景觀,也不如奇山深海那麼多的天資美景,但是,它給了人類莫大的財富。它年長月久,坦襟露骨,靜臥沃地,頭頂藍天,默默地奉獻,慢慢地在沉睡中獻出了它那龐大而又結實的身軀,贏取了當地民眾的高度讚譽。

于都縣羅坳鎮巖背村龍王山


龍王山,位於于都縣羅坳鎮巖背村。這座古山,從頭到腳,橫直幾千米都是“全板青”的石灰石,表皮土質草木極為稀少,石壁間除了家幾顆小孩喜歡採摘的“貓尾子”野果樹外,幾乎沒有草木,凹顯的都是奇形怪狀的石灰石。這個村背面全是岩石,就以此起名為巖背村的,雖然名字安得不算好,但“以貌取名”見景生情,也是比較好記。

解放前,這裡的人們“靠山吃山”全靠這座龍王山養家餬口,他們利用石灰石資源開挖石灰石,修建土窯子燒石灰。憑雙手,錘鐵錘,用鋼釺,放土炮,劈山取石,廣燒石灰。而燒石灰需要煤炭。那時整個羅坳沒有煤炭資源,只能從外地用船裝運到離巖背村龍王山10里路遠的三門灘碼頭,然後請人一擔一擔地挑進石灰窯裡,又得請人把燒成的石灰一擔一擔地挑到三門灘河裡,然後用船運往贛州城各縣城、鄉鎮等地銷售。這裡流傳著這樣一些歌謠:

于都縣羅坳鎮巖背村龍王山


巖背村來三門灘,

石灰煤炭有得擔,

換來銅錢買米煮,

不餓肚子不要懶。

有女不嫁三門灘,

石灰煤炭天天擔,

要嫁就嫁肩擔郎,

換來銅錢做新衫。

這兩支歌謠,能引起我們的所思所想,其情其景令人悲傷、遺憾。也從這兩支歌謠裡,不難看出正是這座山,也養活了好幾代人,造福了好幾代人。

1958年,于都縣羅坳公社黨委、政府靠50元起家,因陋就簡,就地取材,自建土,辦起了全縣唯一的第一家農民集體企業一一羅坳聯社石灰廠。

于都縣羅坳鎮巖背村龍王山


所謂聯社,當時就是跟羅江公社合辦,屬股份制企業,有職工66人,當年收入創1.2萬元。爾後,採取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地消化的“三就”辦廠方針和老廠帶新廠、大廠帶小廠和一廠變多廠的”“三廠”辦法,以及採取“母雞下蛋”、“蛋孵雞”的良性循環運作,先後辦起了石灰廠、水泥廠、農機廠、農機站、搬運隊、煤炭廠、香粉廠、蚊香廠(當時的“雙蛙”蚊香享譽全市)、造船廠等十多個社辦企業。1968年至1978年裡,改造了石灰窯。1970年,羅坳聯社石灰廠被評為全省工業學大慶先進集體。1978年社辦企從業人員達到715人,企業總收入231萬元。1979年,羅坳公社的社辦企業享譽全省,還以“社辦企業開新花”為題,參加了江西省第三屆農業學大賽成果展覽,得到上級的高度讚揚。

于都縣羅坳鎮巖背村龍王山


龍王山,有許多奇石怪洞。“山上有洞,洞中有山”是對這山的最好描述。通常人們比較瞭解的有龍王洞、到叾洞、通天洞、出水洞、刀鞘洞和三門洞等,這些神韻天成,鬼斧神工的溶洞展示出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態,讓人們驚歎不己。可惜的是有些不知名的溶洞早已被厚土掩埋或因燒石灰、水泥作原料被取石推毀。1982年一1984年,羅坳石灰廠工人打石灰石巖時,發現採集化石層屬洞穴式裂隙堆積,化石出自棕紅色砂質土層。不過,石灰廠爆破組的工人們在這座山上尋找到許多迤邐如圖、古連幽墅的恐龍化石、恐龍蛋化石、恐龍牙化石和腳骨、踏骨等化石,有的還送往上級有關考古部門進行識別鑑定,為考古學家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化石標本。經中國科學院古脊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鑑定,此類化石有爬蟲類和哺乳類兩大種屬。其中有獒、蝙蝠、鹿、竹鼠、野豬、野牛、大熊貓、中國犀、巨獠鹿等十餘種,其生活年代為太古時期,距今約15000年左右。

在這些諸多的溶洞中,最大的是龍王洞。可能是比較少人接近的緣故,對該洞的情況不夠了解,只要親臨其洞,你就可以看到洞的四壁長滿綠苔,岩石上長滿著既耐高溫又耐嚴塞更耐潮溼的大小野雞尾(一種草本植物),石縫裡不停地滲漏出“嘀嗒”“嘀嗒”的泉水聲,長年累月,整個溶洞保持潮溼。溶洞中到處佈滿不太規則用泥巴築起的鳥巢。飛來飛去、飛進飛出、不停嬉戲燕子不斷髮出“吱吱呀呀”的啼叫聲,從叫聲中可以聽出它活得快樂愜意。據說這個溶洞是龍王出沒並梄息的好地方。

于都縣羅坳鎮巖背村龍王山


到叾洞是一個深不可測的溶洞,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有人下過。有人測試過,站在洞口,扔一塊石頭下去,要差不多二分鐘後才能聽見石頭到底的撞擊聲。而那發出的響聲非同一般,似如敲鐘聲,顯得格外清脆悅耳,又似乎顯得格外沉悶,弄得你捉摸不定,令你遐思亂想。因此,這洞到底有多深,至今還是一個未知數。

通天洞形成於古生代,是一個距離最長的溶洞。它從巖背的龍王山一直可以通到三門大橋煤炭角的三門河。據古人描述,洞內隱隱約約可聽見貢江河裡撐船的竹篙響。因為煤炭角的三門洞有三條看石門為進出口,像是三條門,所以羅坳鎮的三門村就是由三門洞這三道門而命名。

刀鞘洞是突起的石灰岩,經地殼運動,沖刷風化而成。這個洞洞口很小,不到一個身子大,形似“刀鞘”,所以人們起名為刀鞘洞。雖然人要側著身子方可入洞,但一且進了洞內,裡面可以打張吃飯的八仙桌。不過,洞內大小很不規則,時而像地下宮殿,時而像山上石林。有的奇峰突起,有的平坦如鏡,有的石階橫立,有的凹凸不平。也有人說,巖背村龍王山方圓十多里,以前是茫茫河流。河裡有雜魚群龜,並有巨龍出沒在這一帶。後經過地殼運動破碎,大水沖刷,溶蝕風化,年長月久,形成如今的龍王山、石灰石和絢麗多姿的大小溶洞。

龍王山前面有個龍王廟,是通常人們用來朝拜龍王爺的地方。過去,龍王山一帶二天雨三天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天公稍有不雨之日,人們住龍王廟,燒香鳴炮,跪堂求雨。說來也怪,龍王顯靈,當天晚上便有瓢潑大雨,禾苗,受到滋潤,人們喜笑顏開。

龍王廟廟宇宏大,四周石林矗立,群巖擁翠,樟樹密集,樽笠遮陰,龍王爺雕像,高達二米,栩栩如生。尤其是那雙龍眼,炯炯有神,似乎放射出一縷縷耀眼的光芒。一年四季,廟裡香火連綿,香菸環繞,吸引不少遠道的信民來此敬奉。在廟前一百多平方米的空坪間,隨時你都可以看到成碓的紙錢灰和爆竹殼。

于都縣羅坳鎮巖背村龍王山


廟的前沿有條小溪,溪水從滴水洞流注而出,清澈晶瑩,長年累月穿廟而過,川流不息。不知何時有位信民到廟朝拜,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龍王廟裡龍王爺,

降服旱魔志不移。

一方煙雨潤民心,

龍王裕民建功績。

直至如今,詩句仍然流傳甚廣,有人把龍王山比喻古老的泰山,說成是當地的一座“神山”。因此,龍王山腳下有不少房屋的後梀天子壁上和周邊的大石頭上都刻寫有“泰山石敢當”"和“泰山在此”的大字。這些字,字體渾厚,雕刻神工,高雅素描,清晰可見,經久難抹,初一、十五還有人裝香點燭端神飯敬奉這寫在巨石上的“泰山在此”和泰山石敢當”刀刻字。據說,這樣既可以消災避難,又可以鎮妖驅邪,保佑人們日日平安,歲歲平安。

于都縣羅坳鎮巖背村龍王山

(選自《走進峽山》,作者:熊思傳;供稿:于都縣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