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膽小、害羞?教你3招,讓你的孩子充滿自信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從小膽小、自卑,在同伴在一起習慣聽從別人指令,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做什麼事情也沒有底氣,總擔心自己做不好,在人堆裡永遠是最不起眼的那一個,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表現的十分懦弱和膽怯,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也很容易退縮。在家長十分苦惱尋找造成孩子缺乏自信、懦弱的原因時,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某些行為,才是導致孩子產生不自信的根源。

孩子自卑、膽小、害羞?教你3招,讓你的孩子充滿自信

如果,你還是不能夠立即確定你的孩子是不是這類“懦弱”的小孩,那就通過下面這三個方面自我判斷吧,只要命中其中一條,恭喜你,你的教育方法必須要改變了。

1、不敢與他人對視

在幼兒園裡,有一個叫做彤彤的小女孩引起了新來老師的注意。她大大的眼睛,卻總是一副躲著老師,即便是和小朋友一起玩,也總是低眉順目,一副老好人的表現。通過更細微的觀察,和長時間的接觸,老師認為,這位彤彤小朋友,具有典型的懦弱的特點,如果在幼兒園階段不能得到良好的糾正,孩子勢必會在未來形成自卑型人格,保不齊還會在走入社會中時,陷入被他人欺負的糟糕境遇。

2、忽視自我的感受

小奇是個八歲的小學生了,在同學當中,他總是一副笑嘻嘻的樣子,即便是自己受了委屈,他也不爭不搶,不吵不鬧,甚至始終保持著一副笑臉,這讓成人看起來心痛。

其實,小奇的表現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他不是沒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但他果斷的屏蔽了自己的一切需求,長久以來便造成了他“忽視自我感受”的錯覺。

3、過度的自尊心

那些從小就在懦弱中長大的孩子,往往相當的敏感。而由於懦弱的特性,又讓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極度差,結果稍有些不如意和磨難,就會造成他們過度的基礎判斷,懷疑自己被人嘲笑,被人懷疑,被人看不起。因此還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過激的行為。孩子如此的鑽牛角尖,甚至到了病態的地步,當然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孩子自卑、膽小、害羞?教你3招,讓你的孩子充滿自信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讓孩子失去自信?

1、父母的過度保護

許多孩子在小的時候,恐怕都會遇到父母過多的保護。比方說,父母會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了,其它的事情父母會幫你解決的。”其實父母的這種行為非常不好,時間長的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遇到困難,孩子就會立馬退縮,向父母尋求幫助。

2、不經常對孩子進行鼓勵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誇讚和鼓勵是孩子最大的動力。在孩子看來,父母如果經常對自己表現出誇獎,那就表明父母是愛自己的。但是如果經常對孩子表現出批評或打擊,那就是對自己很厭煩。長此下去,孩子會覺得連父母都不認可自己,就會失去自信,陷入焦慮當中,對自己產生否定。

3、把不好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如果家長總是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艱難困苦,人生的不幸和黑暗面,這樣的表現不僅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壓力,還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恐懼和自卑的情緒,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的不利。在孩子眼中,父母是一種榜樣,當自己的榜樣倒塌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毀滅感,會覺得,父母都沒本事,自己再努力有什麼用呢。

孩子自卑、膽小、害羞?教你3招,讓你的孩子充滿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源於父母無條件的愛。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那我們的眼睛就要盯著孩子身上的金子,而不是盯著孩子身上的問題和缺點,作為家長如何從生活中給孩子建立自信呢?以下總結了4點,一起來看看吧:

1、要給孩子參與的機會

不做強勢父母,尊重和理解孩子,把他當成是朋友,少用命令語氣,多用商量口吻,讓孩子有參與感,孩子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認真傾聽孩子說話,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給他自我選擇的權利,比如自己選擇穿什麼衣服、買什麼文具,不要否定他的眼光。父母有參考權,沒有選擇權。

不然永遠被別人指揮操控的孩子,只能看到自己的不能幹,缺少成功的體驗,就缺少自信。


孩子自卑、膽小、害羞?教你3招,讓你的孩子充滿自信

2、不要用評價干擾孩子

不管是過多的批評還是過多的誇讚,都是在干擾孩子的自我判斷,在減少孩子自信的形成,而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覺得別人的評價很重要,自我感受不重要。一個自信的孩子,只要能相信自己的看法,能夠堅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會忘記自己,看不清真正的自己。

當孩子受挫或失敗時,不批評,不指責,不嘲諷,不打擊,更不要表現緊張、驚慌失措地上前安慰,而是要表現得沉著冷靜,陪他感受失望、打擊,陪伴他重新嘗試、挑戰。

孩子自卑、膽小、害羞?教你3招,讓你的孩子充滿自信

3、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孩子開竅,就是從不懂到懂事的過程,而懂事,就是當孩子知道自己的所有行為要自己承擔後果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分寸,就會自己想想可不可以做,無助地等著別人收拾自己的爛攤子。父母要讓孩子學習面對不同程度行為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