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江傳承保護,毛南族語言

據悉,毛南族是全國22個人口在10萬人以下的少數民族之一,毛南族只有本民族的語言,沒有文字。隨著區域間經濟文化的相互融合,各民族語言互聯互通,毛南語使用的時間和空間不斷縮小。為保護毛南族語言,增強毛南族群眾對本民族語言的認同感和自信心。近年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傳承和保護毛南族語言。

為留住“鄉音”,該縣每年都在毛南族群眾聚居區下南鄉中小學都舉辦“毛南語講故事比賽”,並把發音準確度作為評分的要素之一。通過比賽,在校園內營造講毛南語的良好氛圍,培養學生講本民族語言的習慣,讓學生記住鄉音。

譯製毛南語電影。近幾年,民族工作部門先後用毛南語翻譯抗戰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舉起手來2》,在毛南族群眾集中居住的村莊進行免費巡映。

唱毛南語山歌。該縣收集毛南族山歌10多首,製成毛南族民歌專輯《歌,從這裡飄來》向社會推送,充分展示毛南族語言藝術魅力。另外,利用節慶活動舉辦毛南山歌比賽活動,把毛南語向社會推廣。

播放毛南語新聞。在環江廣播電視臺開設毛南語新聞欄目,每天播放毛南語新聞,不斷提升了毛南語在廣大群眾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力。此外,開展毛南族語言保護音像數據庫建設工作。已完成4000多字的毛南語詞彙語音的審定、發音、錄音、錄像以及長篇語料的陳述、錄音、錄像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