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賓陽

賓陽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位於廣西中南部,南寧市東北部,東鄰貴港市覃塘區,南偏東與橫縣接壤,南與興寧區、青秀區交界,西與武鳴縣相連,西北銜接上林縣,東北與來賓市興賓區相鄰。

我的家鄉賓陽

賓陽,自然山水鍾靈敏秀,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俗風情諮彩濃郁,民間文藝豐富、文化形式多樣,尤其是賓陽炮龍文化活動,以狂熱、激烈、奔放的感人形象,塑造了熱情、進取、豪放的賓陽精神,賓陽炮龍節於2008年6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在北京市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節慶創新論壇暨中國品牌節會頒獎盛典上榮獲“中國最佳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慶”的稱號,被人們稱為“中國炮龍之鄉”。目前,全縣已成功入選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3項,其中國家級1項(賓陽炮龍節,國家級第二批),自治區級9項(賓陽炮龍節、遊彩架、絲絃戲、賓陽師公戲、賓陽酸粉、賓陽“老竅”故事、賓陽壯錦、大羅毛筆、三娘乖習俗)、南寧市級12項,賓陽縣級23項。

賓陽民間的節日除了傳統的春節等節日外,還有清明節、端午節、天貺節、關公節、燈酒節、中元節、重陽節、冬至節、送灶節、三月三、四月八等。在民間和傳統的節日裡,除了家家戶戶燃放鞭炮外,人們還舞龍、舞獅、舞馬、舞鶴、舞蝶、舞蚌、遊彩架、踩高蹺以及跳民間歌舞等。此外,賓陽的民間舞蹈、戲劇豐富多彩,戲劇方面有粵劇、師公師戲、絲絃戲、採茶戲;歌舞方面有仙馬舞、綵鳳舞、飲酒舞、群鼓舞等;音樂方面有八音、民歌、馬歌、儂歌及各種形式的配樂演奏等。與此同時,賓陽人民還創造了剪紙、刺繡、壯錦、竹篾編織、木器、製陶、雕刻、繪畫等傳統工藝,這些有上千年曆史的傳統工藝是賓陽獨特文化積澱的精髓。

我的家鄉賓陽

一、賓陽炮龍節活動

賓陽炮龍節是賓陽縣一帶漢族、壯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綜合性民族民間節慶活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於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1年 5月榮獲“中國最佳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慶”的稱號。炮震千山醒,龍騰百業興。傳統的炮龍節活動主要有“遊彩架”、“燈酒會”、“舞炮龍”三個部分。自2007年起賓陽縣委、縣政府實施“炮龍文化”精品戰略,著力打造“百龍舞賓州”特色品牌,在傳統炮龍節的基礎上,增加炮龍晚會、炮龍表演比賽、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民間文藝大展演、龍娃龍女形象大使選撥等內容,將活動時間改為每年的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一,整個活動的內容可以概括為:食龍肉,競龍會,看龍行,隨龍舞,抱龍歸。

  近年來,賓陽炮龍節活動規模逐步擴大,每年炮龍增加到100多條,參與炮龍節的群眾、遊客多達50多萬人,有60多家國內主流媒體與10多家國外知名媒體參與採訪報道。2012年炮龍節期間帶動旅遊收入達1.3億元,帶動了賓陽的旅遊、服務行業的發展。2010年2月“賓陽炮龍”首次走出了國門,參加新加坡“新年妝藝大遊行”活動,進一步提高了賓陽炮龍節的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2011年 5月份在北京市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節慶創新論壇暨中國品牌節會頒獎盛典上,我縣炮龍節榮獲“中國最佳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慶”的稱號。

我的家鄉賓陽

二、遊彩架

賓陽彩架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於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間,由廣東佛山武舉人李若珠移居其妻潭氏家(即今新賓三聯社區外東街)時傳入,俗稱“遊彩架”或“飄色”。賓陽彩架在1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傾注了當地藝人全部高超的技藝技能和淵博的藝術知識,從而使她成為如今集雕塑、繪畫、化妝、裁縫、力學、數學、民族學、金工、木工等技藝溶於一體,兼併聽、視藝術於一身的一種完美的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形式。當年一傳入,就與本地八音文武場音樂櫃、舞龍、舞獅體育技藝項目融合在一起。近年,彩架又加入了炮龍節項目活動,使這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得到了完美的相合與共存共榮的傳承和發展,更為當地新春佳節增添了喜慶、歡騰,熱烈的氣氛。

  賓陽彩架曾先後組團應邀參加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開幕式、海南省椰風集團狂歡節、八桂狂歡旅遊節、來賓縣法國狂歡節、浙江省溫州迪尼斯樂園展演,所到之處,均受當地觀眾的喜愛和歡迎,廣西電視臺、中央電視臺、以及外省電視臺都錄播載轉播,使彩架成為了對外文化交流的紐帶和擠梁,這對建設“文化賓陽”,乃至“文化南寧”、“文化廣西”都起到積極的影響,倍受各地關注。2010年6月4臺賓陽彩架被廣西恭城縣邀請參加當地的關帝廟會民俗文化藝術節。賓陽彩架被自治區文化廳選為2010年8月在上海世博園廣西活動周表演節目之一,10月份又隨南寧市人民政府代表團到韓國果川市進行訪問表演。

三、絲絃戲

賓陽絲絃戲,又稱“賓州戲”、“絲絃戲”, 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於清朝乾隆五十九年(1794)前後,由湖南一位姓白的師傅傳入賓陽。其後,由三聯街與廖族班科弟子分別在本縣與周邊地區的上林、馬山、邕寧、忻城、都安、武鳴等先後傳藝,並組建了30多個絲絃戲班或劇團,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賓陽絲絃戲,音樂含唱腔、伴奏曲牌、鑼鼓點三部份。唱腔以南、北路為主,兼有吹腔、雜腔小調,屬皮黃系統板腔體。南北路唱腔的句式為上下句復唱形式,用桂柳官話演唱,重語言本色、問字要腔。傳統唱腔在使用上嚴格區分南、北兩種板路;在同一劇目內最忌南、北唱腔混用,同一唱段內也忌兩路板式混用,故一齣戲的唱腔僅用一路板式和南北路能通用的小調雜曲。絲絃戲行當、表演程式,鑼鼓點、唱腔板式、伴奏曲牌、管絃樂器等戲曲的主要成分較齊全完善,是廣西八大劇種之一,在桂 中地區佔有重要地位。是優秀民間地方戲曲藝術,她融納了多種兄弟劇種的唱腔曲目,小調雜曲與各民族音樂藝術的精華,且能與自己的唱腔曲目,並存發展,又不失本地絲絃戲的特色,這在廣西實為絕無僅有。

四、賓陽壯錦


賓陽壯錦,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起源於漢代,形成於唐宋時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廣西壯族民間工藝文化的珍品,是廣西壯族地區古老而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壯錦曾與歷史上有名的蜀錦、雲錦和宋錦一起,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賓陽壯錦編織技藝嚴格地傳承了傳統壯錦古老的織造器械、編織工藝、編織材料和圖案風格,與其他織錦器械最大的區別和特點是懸掛在壯錦織機上的大竹籠(“竹籠機”), 其產品有生活日用品類,藝術品類,旅遊紀念品類三大類,主要有壯錦被面、羅芯、頭巾、黃紅麻地毯、床毯、掛包、壁掛、窗簾、檯布、沙發布、套繡花絲等100多個品種。賓陽壯錦圖案眾多、設計新穎、顏色鮮豔、質地結實,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富含吉祥、美好的寓意,以反映壯族人民熱愛幸福生活的願望。傳統的花色圖案有:鳳穿牡丹、雙龍戲珠、雙鳳朝陽、獅子滾球、八色花、五彩花等;地方名勝古蹟的圖案有桂林山水、南寧風光、陽朔風景等。

賓陽壯錦是1991年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1998年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40週年慶典指定產品,1994年賓陽壯錦袋屬北京世界婦女大會各國與會代表的專用文件袋。2011年4月,賓陽壯錦代表廣西赴浙江參加2011年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銀獎。

我的家鄉賓陽

五、賓陽師公戲

賓陽師公戲,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孕育於漢末時期,雛形於唐宋元朝,成形於明末,成熟發展於當代,具有逾千年的悠久歷史。賓陽師公戲,是賓陽縣唯一的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戲曲藝術形式,已收集、整理有唱腔曲板近30種,融匯著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本地民族音樂藝術的精華,具有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共存共榮的文化豐富性,擁有眾多觀眾和廣闊的市場。以演師公戲為主的文藝隊遍及賓陽縣城鄉各地,每逢節日慶典日子,無處不上演師公戲,更有甚者,每逢城鄉之家庭或單位在喜慶日子,例如紅白喜事、歡慶壽誕、新宅落成、升學參軍、工程開工剪綵等喜慶日子,多有人家或單位邀請前往上演師公戲為其增光添彩,已逐漸形成本縣各民族人民不可缺少生活內容的一部分。1950年創作的現代師公戲《借傘》,出席參加“廣西省第一次現代觀摩演出大會”榮獲優良劇目獎;1986年現代師公戲《和氣生財》參加原南寧地區“農村文藝會演”榮獲編劇、導演、表演、音樂設計、舞美五項一等獎。

六、藍衣壯山歌

藍衣壯山歌是以五言壯歡為主,又稱“五字扣”、“歌伐”,約從明代開始,當地勞動人民在勞動生產、生活當中開始流傳,至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一直以來都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它是露圩、橫縣一帶山歌的重要部分之一,它以藍衣壯壯族民間的山歌形式來表現,是在外來山歌的基礎上,配合本地獨特的藍衣,融合本地方壯族的語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山歌民族文化。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是露圩藍衣壯傳統歌圩節,每到這一天,藍衣壯們著新裝,展新容,三三兩兩結伴而遊,或坡上坡下,或田頭田尾,天音天籟,怡然自得,熱鬧非凡。《迎客歌》、《哭嫁歌》和《惜時歌》三首五言壯歡山歌被收錄入《中國壯族民歌精選一百首》。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協會副會長範西姆教授兩次親自來到該村指導山歌文化的發展,《大地飛歌》攝影組實地進行了錄製;廣西日報、南寧日報等媒體報道了該村歌圩的盛況。

我的家鄉賓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