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作者 / 趙敏


從選角、定檔、首映再到全球撤檔,《花木蘭》的一舉一動始終牽動著國內觀眾們的心。

這不單單是因為故事本體來源於中國,某種程度上,迪士尼的這版《花木蘭》也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一個側面。可以看到,除了主演劉亦菲之外,甄子丹、李連杰都是當下享譽國際的中國功夫代言人。

而劉亦菲,作為花木蘭的扮演者,從曝光的種種物料來看,其打戲也是影片最大看點之一。事實上,此前劉亦菲還登上了美國的專業武術雜誌封面,成為該雜誌自2018年創刊以來的唯一女演員,該雜誌一貫的大咖是李連杰、甄子丹及成龍、李小龍等功夫巨星,以至於坊間熱議,劉亦菲有成為新一代女打星的潛力。

且不論是否擔得上“打星”稱號,在國內這一批年輕女演員中,劉亦菲的打戲確實算得上可圈可點。早在2008年,她就和成龍、李連杰在《功夫之王》中有過合作,飾演的是武藝高強的復仇孤女“金燕子”。

熟悉國內武俠片的應該都知道,金燕子是我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扮男裝的女俠形象,出自1966年胡金銓導演的電影《大醉俠》。巧的是,在《花木蘭》預告中有過短暫露面的鄭佩佩,就是當年“金燕子”的扮演者。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可以說,正是鄭佩佩引領了“打女”的浪潮,並且隨著邵氏武俠片的蓬勃發展,以及此後功夫片、動作片的興盛,出現了一批靚絕大銀幕的“打女”,如惠英紅、上官靈鳳、徐楓、胡慧中、李賽鳳、楊紫瓊等。此外,如梅豔芳、林青霞、章子怡等,也都留下過經典的“打女”角色。

這些女演員們,大多有深厚的舞蹈功底,演起打戲來行雲流水,即便毫無基礎的,那會兒也都是真真切切拜了師傅學了武,不怕吃苦,生猛如男兒,因此,成就了一段影史佳話。

不過,在當下的影視圈,再提“打女”似乎顯得不那麼合時宜,畢竟隨著武俠片的沒落、功夫片的收窄,真正能擔得起“打女”稱號的,屈指可數。而觀眾們也看慣了女演員們千篇一律網紅錐子臉的十級美顏,似乎遺忘了我們曾有過那麼多的颯爽英姿。

邵氏武俠片興起 第一代打女出場

時間拉回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時候的香港,風起雲湧,各方勢力交匯,無形中也成了很多人的“避難港”。

1961年,15歲的鄭佩佩經歷了家庭鉅變:身為墨水廠老闆的父親因為成分不好被打壓,母親只能帶著她們姐弟幾個來到香港投奔舅舅。

長姐如母,鄭佩佩需要一份工作來減輕家裡負擔。彼時,邵氏電影公司旗下的南國實驗劇團正在招收學員,不會說粵語的鄭佩佩,抓住了這個機會,成為第二期學員。

1963年,從劇團畢業,她順勢加入了邵氏電影公司,第一部電影是《寶蓮燈》,她在裡面女扮男裝,反串出演了劉彥昌一角,這也為日後她的銀幕生涯埋下了伏筆。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那時候的邵氏電影,已經憑藉著李翰祥導演的黃梅調影片聲名鵲起,不過,老闆邵逸夫並不滿足。他想要涉足武俠片領域,只是那會兒市場上的武打片都還是以粵劇為師的老一套,他並不喜歡。同樣蠢蠢欲動的,還有他旗下的一批導演人才和學武之人。

1966年,還在邵氏的胡金銓計劃籌拍《大醉俠》,因為對鄭佩佩的男裝扮相印象深刻,找到了鄭佩佩。學過舞蹈的她,雖然在此之前沒有演過打戲,但勝在基礎好,悟性高,也不怕痛,經過一番苦練,呈現的打戲效果讓人刮目相看,最終將女俠“金燕子”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部電影后來被稱為新派武俠片的開山之作。1967年,同樣是邵氏旗下的張徹導演了《獨臂刀》,成為香港第一部票房破百萬的電影,至此,由胡金銓和張徹而起,引領了一個新武俠片時代的到來。

在一派男人的陽剛俠氣中,鄭佩佩成為其中當之無愧的女俠。在出演完《毒龍潭》之後,她被當時的香港和臺灣報界選為“武俠影后”。媒體也用“打女”來形容女打星。而她的“打女”形象也隨著一部部作品深入人心。

後來在採訪中回憶那段年輕的時光,鄭佩佩稱“那時走在彌敦道,街上的小混混們都不敢近身,因為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會武功。”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不過,在大銀幕上恣意江湖的女俠,其實嚮往的還是相夫教子的世俗生活。1971年,鄭佩佩來香港十年之後,她決定隨從丈夫遠赴美國生活,一去就是二十年。

當然,俠女的故事還在繼續。就在鄭佩佩宣佈息影的同一年,香港上映了一部武俠片,名字就叫《俠女》,導演是鄭佩佩的恩師胡金銓。這部電影為女主扮演者徐楓贏得了“冷豔俠女”的美譽,將她的事業推向了高峰,也成為新一代“打女”的代表。

其實,在當年拍完《大醉俠》之後,胡金銓就離開了邵氏,轉入聯邦影業公司旗下,拍攝了影片《龍門客棧》。那時女主原定還是由他一手提拔的鄭佩佩,但礙於其和邵氏的合約未到期,胡金銓就找了上官靈鳳來替代,而徐楓在那會兒則以配角的身份出演。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在那個武俠片興盛的年代,只要肯學肯練,不怕流血流汗,不管主角、配角,女演員們走“打女”路線不僅是條捷徑,也頗得人心,尤其是在鄭佩佩息影之後,以上官靈鳳、徐楓等人為代表就活躍在大銀幕上。

不過,後來真正稱得上邵氏當家打女的,是比她們都要小上十幾歲的惠英紅。

鄭佩佩剛入行拍攝《寶蓮燈》時,惠英紅只有3歲,因為家道中落被迫和媽媽一起在灣仔賣口香糖為生,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她14歲。那一年,在夜總會當舞蹈藝員的她,經午馬推薦,介紹給了導演張徹,簽約邵氏,月薪只有五百,不到她跳舞收入的一半,但她覺得當明星更有前途。

從小吃苦熬過來的人,就更懂得珍惜機會。1979年,劉家良在籌備電影《爛頭何》,原定的女主角們一個個因為受不了打戲的苦臨陣脫逃,劉家良想到了惠英紅,於是找她救場。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那時候,她已經出演過《射鵰英雄傳》《南少林北少林》等電影,雖不是主角,卻也混了臉熟。最重要的是,她既能忍,也會打。在劉家良的悉心指導下,她的武藝更是精進。

1981年,劉家良力排眾議,堅持讓惠英紅出演電影《長輩》,結果正是憑藉這部影片,惠英紅拿到了次年舉辦的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打女”影后。此後,惠英紅不僅月薪漲到了一萬,片約更是不斷,享受了幾年的銀幕“風光”生活。

可以說,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到八十年代,在武俠片最為興盛的年代,以鄭佩佩、惠英紅為首的一批女演員在那個風起雲湧的男人江湖世界,留下了讓人難忘的銀幕形象。


動作片發展 楊紫瓊領銜新一代打女

當然,世間萬物敵不過時間之手。

1993年,香港上映了一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再次贏得了市場和觀眾,獲得了當年的票房冠軍。

用今天的話來說,這部電影除了官方CP吸粉之外,還有一個角色順利出圈,那就是和周星馳演著演著就插播了個硬廣的華夫人,她的扮演者正是當年的“武俠影后”鄭佩佩。

雖說這部影片在我們看來是經典,但在當時,鄭佩佩可沒少“捱罵”,如胡金銓、張徹等她的師父、師伯們都認為這部電影毀了他們心目中的俠女。

怎麼就成了諧星?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鄭佩佩倒是坦然,離開了演藝圈二十年,江湖早已不是那個江湖,婚姻失敗,破了產,又有四個子女需要養育,她沒得選,至少“華夫人”讓更多年輕的觀眾認識了她,也打開了她的戲路,從此,她開始嘗試各種類型的角色。

當年,中國還誕生了一部如今看來甚是偉大的影片《霸王別姬》,人們都說這是導演陳凱歌職業生涯的巔峰,但其實那會兒,向來偏好文學小說,看不上“通俗小說”《霸王別姬》的陳凱哥,並不想拍,買下電影版權、費力說服他拍攝、推動項目發展的正是“冷豔俠女”徐楓。那會兒的她,已經退居幕後好幾年,做起了製片人,《霸王別姬》就是她製片的代表作之一。

第一批“打女”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分別以不同的姿態加入到了新的滾滾浪潮之中。

其實,變革的跡象早已明顯。

在邵氏電影稱霸銀幕的那幾年,有一個叫李小龍的功夫小子,從美國回到了香港,毛遂自薦想進入邵氏,但因為對方條件苛刻,他被剛剛出走邵氏、亟需人才的鄒文懷簽下,成為其所創立的嘉禾電影公司的一員,隨後就拍出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等眾多膾炙人口的影片。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只可惜,在短短三年之後,李小龍就突然離世,不過由其開創的功夫片已名揚天下。此後,嘉禾又相繼將洪家班、成龍等人納入麾下,而他們逐漸摸索出了一套不同於李小龍風格的動作片。也就是說,在邵氏武俠片耀武揚威的那些年,功夫片、動作片也在不斷髮展,直至八十年代後期,後來者居上。

1988年,伴隨著邵氏電影宣佈停產,當時的當家打女惠英紅也只能另尋出路,她出演了一部電影,叫做《霸王花》。雖然這部電影依然以打戲為主,但和在邵氏時期已大有不同,而且這部電影的重點,是為了推新人胡慧中。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後來的那幾年,惠英紅也出演了一些電影,但受限於戲路,再加上當時她年少氣盛,不甘於只當配角,種種壓力之下患上了抑鬱症,事業也進入了低谷期。

另一邊,受到力捧的胡慧中也不負眾望,容貌姣好,身手敏捷,很快成了新一代打女的門面,後來她和同樣出演過《霸王花》系列的李賽鳳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動作片女神,不過她們都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因結婚等原因逐漸淡出了演藝圈。


而真正在大銀幕上走得更久遠的九十年代“打女”代表,是楊紫瓊。早在1985年,胡慧中剛剛從臺灣來到香港發展之時,楊紫瓊就憑藉在《皇家師姐》之中的打戲讓人眼前一亮,她也憑藉此片獲得了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只是,她在1988年同樣因結婚淡出了演藝圈。當時為了填補她的空缺,楊麗菁接替出演了《皇家師姐》系列,因此也有“楊紫瓊接班人”之稱。

不過,在1991年,楊紫瓊離婚後就又復出了,和成龍合作拍攝了《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片中多場高危險的動作戲,楊紫瓊都是親自上陣,也正是這部電影,讓楊紫瓊名聲大噪,在1993年,接連上映了由其主演的《東方三俠》《太極張三丰》等六部電影,風頭一時無幾。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1997年,楊紫瓊更是走向了國際,拍攝了007系列電影《明日帝國》,飾演了一個有勇有謀的女特工,讓她在國際上留下了身影。

不過,讓她聲名更盛的是2000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這部影片不僅獲得了奧斯卡的青睞,至今仍是華語影片在北美的票房冠軍,楊紫瓊也因此成為了在好萊塢發展的動作女星代表。


類型片沒落 純“打女”不再

《臥虎藏龍》不單單讓楊紫瓊的“女俠”範兒名揚國際,也讓初出茅廬的章子怡在好萊塢打開了局面。片中她們倆對打的經典場面,想來現在依然為影迷們津津樂道。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也因《臥虎藏龍》當年的大獲成功,讓國內已被邊緣化了的古裝武俠片迎來了短暫的回潮。在此之後,如《英雄》《十面埋伏》等片都曾獲得過不錯的市場回報。

不過,到底也只是短暫的回春,尤其是伴隨著內地資本的崛起,電影市場發展迅速,整體而言,古裝武俠片終究沒有再成大氣候,而香港動作片的發展也受限於香港市場本體的萎縮,進入相對尷尬的局面,也正因此,依附於類型片的“打女”們,似乎再也沒有往日的輝煌,而自楊紫瓊後,“打女”的稱呼也不再流行。

如章子怡,雖然因玉嬌龍一角揚名,但她並不是專拍動作戲的女演員,只是因為勤奮肯學,稱得上是打戲不錯的女演員,並且因為演技加持,留下了一些經典的“俠女”形象。比如時隔多年之後,章子怡又在《一代宗師》中露了回身手,“宮二”一角再次讓她踏上了職業生涯的高峰。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事實上,和章子怡相類似,雖不是“打女”出身,但也“身手不凡”,打戲乾淨利落,讓人印象深刻的女演員也有不少,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比如和楊紫瓊關係甚好的梅豔芳,當年在杜琪峰執導的《東方三俠》中的“女飛俠”令人驚豔,而她和楊紫瓊、張曼玉三個人的打戲現在看來,依然颯爽。

除此之外,女神林青霞,更是英氣十足的典範,東方不敗是經典,《新龍門客棧》《東邪西毒》等片中的女俠形象更是讓觀眾念念不忘。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相對而言,內地小花兒們的“功夫”還得多多修煉。不過,在這其中,劉亦菲倒算是起步較早的一位。當年的“小龍女”一角,不僅讓“神仙姐姐”之名更甚,也讓觀眾們見識到了劉亦菲打戲的魅力,直到現在,網上還流傳著不少她當年拍攝打戲的花絮。

2008年,她更是獲得了和成龍、李連杰一起出演《功夫之王》的機會。雖然該片口碑不如預期,但劉亦菲則是因為此踏踏實實因為此學習了馬術、更精進了“武藝”。可以說,如今她能夠出演《花木蘭》,除了會說英語之外,紮實的武術功底也幫了她不少。

盤點|“打女”靚絕大銀幕的那些歲月


也正因此,有粉絲稱她是“戴得上皇冠、穿得了戰甲的女星”,更有甚者,不少粉絲往往紛紛在微博留言,希望她能走打星路線,以突破自己。

不過,不管是由於影視大環境的變化,還是成為“打星”的艱苦,在當下,走這條路線的女演員是少之又少。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紅海行動》中飾演佟莉、有過精彩表現的蔣璐霞,就是走的“打星”路線。

但總的來說,曾經叱吒大銀幕的美豔“俠女”們,是時代的東風助力,而因“打女”出名的女演員們,也有各自的困擾和苦楚,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夠順勢而為,懂得轉型繼續尋找新的出路,有的卻已泯然眾人,但大銀幕上總有故事在繼續,留下一代又一代年輕的女演員們前赴後繼。


分享到:


相關文章: